APP下载

给学生一段生动的经历

2021-09-10钱卫东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盒里全体同学上课时

钱卫东

开学第一周,我走上五(1)班讲台,放下《道德与法治》课本的瞬间,看见了粉笔盒里的两张钞票,一张10元,一张5元。

我猜测钞票背后有“文章”:有学生捡到钱,交给班主任,班主任找不到失主,以这种形式正大光明地昭示拾物的去向。

此后每次上课,我走到讲台的第一时间会不经意地瞟一眼,两张钞票一直都在。我觉得这群优秀的孩子在书写“传奇”,我在心里构思着期末时亲自动手给这部“传奇”结尾。

第四周去上课时,钱没了。

“这两张钱呢?”我问。

“不知道被谁拿走了。”

“上周五上午,上完体育课回来就没看见。”

同学们纷纷回答。

我知道“传奇”结束了。

“唉,太遗憾了!你们不知道,每次来上课,只要看见那两张钱,我心情就特别好,上起课来特别有激情,因为我觉得大家都很优秀。现在……”我叹气、摇头。

全体同学用惊异的眼神望着我。

我放下课本,继续说:“对你们这个年纪来说,15元钱代表着一大堆小零食、小玩具……要抵御这个诱惑,确实很考验一个人的勇气。我希望这位同学重新鼓起勇气,找一个没人的机会把钱放回来。我期待下次上课时,能再看到那两张钱。大家用掌声为这位同学鼓鼓劲……上课——”

课后,班主任郑老师跟我聊起怎么处理这起班级“失窃案”。她告诉我,已经在班里调查过,没头绪,就在早会时进行了一番集体教育。

“估计这钱你也诱不回来。”我没太抱希望。

她说:“我想到另一个办法——我自己掏15元钱放到粉笔盒里,表扬这个同学知错就改,然后继续……”

我赶紧提醒:“人性容不得测试。前面出了岔子,是考虑不周,再制造诱惑去测试,就是互相伤害。故意引诱学生暴露出‘不善’,来实施‘善’的教育,有违教育伦理。而且,老师的‘喜剧’,可能让‘知错未改’的那个学生内心更加迷茫。”

最后我说:“不着急,这事可以慢慢来。”

下一周上课前,我才走到楼梯口,一个男生就急着跑过来告诉我:“钱老师,那钱还是没有回来。”

我走上讲台,埋头盯着粉笔盒好一会儿,还拿起粉笔盒查看底下:“唉 ,看来这位同学勇气仍然不够呀,那就再等等。跟我一样感觉有点小小失望的同学,请举手。”

很多同学举着手扭头四下张望。

一天天过去,两张钞票终究没有回来,大家似乎也慢慢淡忘了这件事。

期末散学典礼后,我随班主任郑老师一起走进教室。

我把手中两张“钞票”插在粉笔盒里,一张10元,一张5元。

同学们惊异地望着我。

“同学们,当我第一次看见粉笔盒里的两张钞票时,我觉得五(1)班很了不起。当时我就做出了一个决定——到期末时一定报请学校,给五(1)班全体同学一份最特别的荣誉。因为,五(1)班有一个同学表现出了拾金不昧的好品质,而全体同学的好品质成就了五(1)班‘路不拾遗’般的好风气。听说过‘路不拾遗’的同学请举手。”

大多数同学都举手了。

我问:“谁能说一说‘路不拾遗’的意思?”

“就是路上见到别人丢失的财物也不捡起来。”

我再问:“为什么不捡起来?”

“因为古时候没有警察,捡起来没法找到失主,也没处转交,所以把它留在原地,让失主自己原路寻回它。这是最好的办法。”

“人人都不捡,每个遗失物就都可能被失主自己寻回去了。”

“可是,只要有一个人想占有别人东西,那就完了呀!”

“对!”我接着说,“当我后来每次上课再看见插在粉笔盒里的钞票时,它在我眼里就成了一面旗帜——一面彰显优秀集体的旗帜。可惜,一个同学的小动作,毁掉了这面无比荣耀的旗帜。我多么希望他能再多一些勇气,战胜诱惑,把钱还回来,展现出他拥有跟其他同学一样的优秀品质,也挽回五(1)班的荣耀。但直到今天……太遗憾了!”

“但毕竟,五(1)班有35位非常优秀的同学,那位同学也有过近三周克服诱惑的努力,这也算了不起。”我抽出那两张“钞票”,继续说,“这不是真正的钱,只是带有钱一样图案的纸片,是我复印的。”

我请当初捡钱的同学走上讲台来,介绍事情的经过。她告诉大家,钱是上学途中在公交站旁的马路边捡的,周围也没人,不知道是谁丢的。

我请她在两张“钞票”上签上名字,再请班主任郑老师用红笔在名字上面添上“拾金不昧”四个字。

我举起两张“钞票”向全班同学展示:“这还是一面旗帜,宣扬着五(1)班35位同学的好品质,宣扬着五(1)班维持了近三周的‘路不拾遗’的好风气。当然,也纪念着我们所有人一份小小的遗憾!”

我再次郑重地把“钞票”插回到粉笔盒中:“我喜欢下学期每次来上课时都看到它。”

我转身走下讲台时,鸦雀无声的教室里猛然间响起有力的掌声。

我深感意外:给学生们上了一年的课,第一次聽到他们自发且如此动情的掌声——我想,绝不是给我的!

在未来的一学期、一学年,那15元钱能否重回粉笔盒,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旗帜”每天在那里,将伴着他们多少次路过讲台时不经意的一闪念、多少次上课时偶尔的一愣神,也可能重现于我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顺手拎出来做的“小文章”中。

班级里丢财物,如果能查出结果,施以个别教育固然好,但总有很多无从调查的情况。而面对谁也不知道谁是“伸手者”的局面,老师的言语引导、劝诫等直接教育,会让学生感觉像例行公事,让老师感觉像隔靴搔痒。

其实,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孩子,他们对“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该拿”的认知已经清晰建立,个别孩子在诱惑面前仍然做出不当行为,其根源多在于信念和态度的不坚定。对这样的孩子,继续针对认知的泛泛说教,其效甚微,我们必须瞄准信念和态度这个目标,循循善诱。

从拾物变为失物,从集体关注变为集体期待落空,最后到每天面对光荣榜(耻辱柱)似的标志物,这看似自然发展的事件,丰富了学生们的一段经历,充实了他们在这段经历中各个不同的体验,激发了他们在各自体验中不同的情感。这份情感,对于那个拾金不昧者,可能就是一生的财富;对于那34个“路不拾遗”者,可能就是永远的荣耀;对于那个“伸手者”,可能就是置身于具有强烈暗示之意的情境中,无法抗拒地感受全班同学的语言、动作、神态、情绪所表达出的集体否定之后,回视自己行为时的倍感卑微与孤立,以及此后长久的黯然回避——也只有这种发自内心的回避,才可能唤起他在以后“伸手”那一刻的犹豫不决,乃至毅然回头。

(作者单位:重庆市沙坪坝区向家湾小学)

(插图:罗家平)

猜你喜欢

盒里全体同学上课时
往期答案选登
十二星座上课时最像什么动物
动脑
童心颂祖国
康康日记
睡着只需半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