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人物的“大作为”

2021-09-10杨巧娟

文学天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讽刺范进差异

摘要:文学作品是一个时代社会的缩影,通过对小人物生活境遇的描写,讽刺当时社会现状。吴敬梓笔下的范进与契诃夫笔下奥丘梅洛夫的遭遇分别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同为小人物,祈求高官厚禄,拥有一官半职后,在民众面前是要耀武扬威的仕人,官绅面前是阿谀奉承的可怜小人。范进与奥丘梅洛夫分别是作者笔下揭示社会黑暗的一个点,通过对主人公自身的经历,以小见大地讽刺社会丑恶现状;但二人因内外因素,有着不同人物形象特征,以自身的鲜明个性反映社会现实。

关键词:讽刺;范进;奥丘梅洛夫;差异;原因

什么是讽刺?鲁迅先生说:“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写出一群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1]184小说中最具有戏剧性的是以诙谐幽默的语言或场景来表现人物形象特征。中国的“讽刺之书”《儒林外史》之《范进中举》,以及俄国契诃夫笔下的《变色龙》,都是通过对小人物外貌、语言及神态的描写来讽刺社会的黑暗。吴敬梓笔下的范进是千万秀才中的一个,从烂忠厚的穷酸秀才,一跃成为文曲星下凡“大有作为” 人,讽刺了热衷于科举功名,备受可取考试摧残的迂腐、假儒的读书人。契诃夫笔下的奥丘梅洛夫是封建俄国卫道士的一员,人前是狐假虎威的巡警,人后是攀权附贵的小人,作者借此来批判沙皇专制下卫道士谄上欺下,趋炎附势的可恶嘴脸。吴敬梓和契诃夫笔下的主人翁都是深受社会制度荼毒的一员,都是当时人们眼中不出众的小人物,但是范进和奥丘梅洛夫二者之间又存在明显的差异。

一、二者差异

1.出场不同

范进的出场是通过从周进的角度来描写的“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着一顶破毡帽子,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䄌,冻得乞乞缩缩……‘童生实年五十四岁,二十岁开始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 [2]17一个迂腐穷酸的老童生跃然地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这二者人物聚集一处就是一种讽刺,周进有着和范进相同的经历,而现在周进威风凛凛端坐高堂,范进缩手缩脚、破衣破帽磕头退出。周进对范进的考试经历感同身受,从“难怪几十年苦读也考不上,这都说的什么话”到“真乃千古好文章啊!”将范进视为“真才”,“学不优且仕”,足以看出选拔人才的荒谬。奥丘梅洛夫的出场描写他“穿着新的军大衣,手里拿着小包”,[3]36像领导一样在街上巡视,至于没收的东西则有他的小跟班巡警拿着,街上空无一人。在经济萧条的时期百姓生活贫困,作为沙皇专制下的走狗,人们对他们如避蛇蝎,甚至都不开门做生意。

2.地位不同

范进刚开始只是一位老童生,没有任何官职,在高官面前畏畏缩缩,在丈人面前一声不吭,在乡邻面前也小心谨慎。中举前,空有秀才的喙头,在大家眼中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哪怕是自称读书人,也是官人不荐,家人不喜,邻居不屑。高中之后,丈人敬之,邻居畏之,乡绅攀之,成为当地的“大人物”,大老爷气派也随之端起来。之前一直“陪着小心”,“连连点头”,“灰溜溜”……与日后高中做官成为老爷,拥有丫鬟家仆,随手給丈人银子形成鲜明的对比,把一个深受功名利禄引诱的平民到一跃成为举人后的市井丑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奥丘梅洛夫已经是一位警官,拥有一个小小的职位成为沙皇欺压百姓的走狗,对百姓而言,他是剥削者,是这条街上的大人物,人们从心底畏惧,害怕被收走做生意的行当,害怕被冠上反动的名头,要称呼他为一声“长官”;但对于将军而言,他是被剥削者,是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对将军家的小狗也要伸出怜爱之手,进行庇护。刚开始在百姓面前耀武扬威,最后在将军甚至是将军的小狗面前点头哈腰,一前一后的反差对比极大地讽刺了奥丘梅洛夫凌弱畏强的人物特征。

3.形象不同

(1)范进形象分析

“学而优则仕”是古代知识分子通过考试作为进入官场的通行证,他们多数人空有文凭,夸夸其谈,而不具有行动力。范进就是其中一员,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禁锢,满口的“之乎者也”。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无法养活老婆与母亲,可谓是家徒四壁,生活穷酸。邻居告知他高中,他以为是在骗自己,只当没听见,说“你晓得我今日没有米,要卖这鸡去救命,为甚么拿这话来混我”。[4]20被生活所困,卖鸡还钱,为子不孝,为夫不怜,没有能力让家人裹腹。他因穷苦生活看人脸色,养成逆来顺受与卑怯懦弱的性子。范进深受科举的荼毒,每次去赴试都是满载希望去,但又败兴而归,几十年的失望与痛苦煎熬已经成为习惯。即使邻居告知他高中,他认定别人是在打趣,希望与失望交织几十年,忍辱、受冻、挨饿,考了二十几次才捞到秀才,又不知考了多少次才成为举人,他亲眼目睹喜报后又惊又喜,突如其来的喜讯使他几十年紧绷的弦松了,强烈的冲击力使他饱受科举折磨的心经受不了刺激,于是“他看一遍,又念一遍,然后拍着手笑着‘噫!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不省人事。”[5]20范进是可怜的,作为读书人,没有挥刀宰猪的胡屠户经济优越,只是一个热衷于功名富贵却又长期落第的穷酸书生;范进是可笑的,忽闻中举受到刺激晕厥,喜极而疯,毫无形象可言。在胡屠户打了一巴掌后向外飞跑,拍手大叫,觉得扬眉吐气,但是在被找到时候宛如落汤鸡,满手黄泥,头发跌散,内心的喜悦冲昏头脑,无不显得迂腐无能。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描写,“将幽默诙谐的情趣与辛辣犀利的见解相结合”,[6]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啼笑皆非的讽刺性幽默悲喜剧。

(2)奥丘梅洛夫形象分析

奥丘梅洛夫的形象特征就是谄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沙皇走狗。当他断案时,就针对“小狗是谁的”这一问题,成功地展示了作为沙皇走狗变脸的高超技术,总共变脸五次。开始时狗的主人不明,将其称为畜生,并且扬言要打死才成,在听了有人说是日加洛夫将军家的狗时第一次变脸,命令随从帮他脱掉大衣,觉得天气很热,说小狗身子矮小,不可能咬破他人手指;当又听说不可能是将军家的狗后,进行二次变脸色,称其“下贱货”,还要教训它以下;当人群里又有人说可能是将军家的后,奥丘梅洛夫进行三变脸色,命令随从帮他穿上军大衣,忽而又觉得天气很冷,说狗是娇嫩动物,还斥责赫留金自己不小心弄伤手;当将军家厨师来指认时说不是他们的狗时,他又四变脸色,说它是野狗,弄死算了;但又听见厨师说是将军哥哥的狗时,奥丘梅洛夫又第五次变化态度,脸上洋溢着动情的笑容,夸小狗伶俐,并且似乎已经忘了小狗伤人,要为赫留金讨回公道的事情了。“孔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7]18奥丘梅洛夫并不是害怕小狗,而是害怕小狗的主人,他的态度、说话跟着小狗主人的变化而变化,最后断案的结果不了了之,并且裹紧大衣威胁赫留金,最后扬长而去,去其他地方横行霸道。在权贵面前他谄媚虚伪,大衣穿着又脱,脱了又穿,来掩饰内心的心虚与凌弱畏强的丑态。通过对奥丘梅洛夫断案过程中语言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极力刻画了奥丘梅洛夫攀附权贵、专横跋扈与见风使舵的小人形象。

二、形成原因

1.社会背景

范进与奥丘梅洛夫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奥丘梅洛夫是存在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统治阶级最反动时期背景下,政府实行反动的高压政策,。亚历山大三世为使所推行的政策顺利进行,加强了宪兵机构,但是警署这一职业就是摆设,并不是为人民解决问题,而是借一官半职谋取私利,作威作福欺压百姓。在沙皇俄国的官场里,强者倨傲专横,弱者唯唯诺诺,居于中间的则是谄上欺下,奥丘梅洛夫就是典型代表。范进则是处于几千年长期停滞的中国封建社会,但此时清王朝已经到了衰朽不堪的地步,自清入关,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管理汉民族,重视文人学子,更重视对文人学士思想的禁锢,沿用了明代的八股取士,学子们一心以高中为荣,在伦理道德的压制下,八股取士的社会风气,使科举成为一种笑话,范进则是“笑话”中的其中之一。

2.性格特征

范进沉迷于科举功名,屡遭挫折,并且家徒四壁。他因生活穷酸看人脸色,养成逆来顺受与卑怯懦弱的性子,去乡试没有路费还要厚脸皮向丈人胡屠户索要,被臭骂一顿“现世宝”、“穷鬼”等,他也毫不生气,灰溜溜地离开,充分表现他逆来顺受的怯懦性格。面对高中,他喜极发疯,跑出门大喊大叫,并且极为狼狈地晕厥,完全没有读书人的儒雅,极其迂腐无能。在高中后大方地给胡屠户银两,乡邻高呼“老爷”,与张乡绅的攀谈,结交关系,互相讨好,将官场上的虚伪在此表现的淋漓尽致。奥丘梅洛夫的性格特征就是自大霸道,凌弱畏强,在百姓的身上彰显自己权威的一面,面对高官,尽显小人本色。在大街上没收小贩醋栗,扛着遵守法令的旗帜,干着压榨百姓的勾当,街上空无一人,显示出百姓在沙皇专制统治下对官僚的畏惧。在面对百姓,他的官性十足,吩咐手下查找狗的来源;在了解高官地位之后,他的奴性也显现出来,即使是官家的一条狗,也要小心呵护,判断无罪。在离开之前还不忘威胁赫留金,装腔作势地找回颜面。

三、结语

范进与奥丘梅洛夫分别作为中外讽刺小说的代表人物,想要通过此二人含沙射影地讽刺社会现实。《范进中举》以范进形象引出众多被科举制度迷失心智的文人,以考试为生,以高中为荣,以官场为利。范进在高中之后官为学道,竟不知苏轼是何人,集中地讽刺了封建专制制度下知识分子热衷于功名富贵,在八股取士的桎梏下,学子利益熏心,丧魂失魄的社会现状。“八股取士就是一种瞎胡闹的制度,功名富贵的来头就是这样的滑稽扯淡”。[8]147契诃夫小说《变色龙》通过对奥丘梅洛夫断案的描写,在短短的时间里随着狗主人的变化,警察奥丘梅洛夫的态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并且速度之快。变色龙本是一种蜥蜴,通过对颜色的变化来进行保护,而奥丘梅洛夫的“变色”则是为了趋炎附势讨好长官,以幽默可笑的故事情节严重地批判与讽刺沙皇专政的爪牙们谄上欺下,阿谀权贵与欺压人民的丑恶行径。中国清代吴敬梓先生的《范进中举》与俄国小说家契诃夫的《变色龙》,分别运用极度夸张的描写与对比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与态度来表述讽刺对象,用诙谐幽默的故事情节向读者展示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把对人性的丑恶以及对社会的黑暗批判揭示出来,“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9]117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2][4] [5]吳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契诃夫.契诃夫小说选上[M].汝龙,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6]党妮妮.讽刺性幽默的艺术效果及意义[D].青海: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7]金良年.论语·十三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8]竺青.名家解读儒林外史[M].山东:山东出版社,1999.

[9]吴小如.古典小说漫稿[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

杨巧娟(1995—),女,汉族,陕西咸阳人,硕士,陕西师范大学杨凌实验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讽刺范进差异
相似与差异
范进中彩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范进中举》缩写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新世纪以来国产歌舞电影典型案例分析
华盛顿?欧文短篇小说中的艺术赏析
赛博批评视角下对英剧《黑镜3:白色圣诞节》的解读
浅析鲁迅《我的第一个师傅》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