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视域下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1-09-10邱红叶
摘 要:生活视域下的美术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在获得美术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生活视域下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主要有利用生活文化资源丰富美术课堂,活用生活情境激活美术课堂,巧用生活经验驾驭美术课堂,运用生活中多元化的展示平台刺激美术课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基于生活视域的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生活实践;美术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0-0083-02
引 言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 美术教学活动应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紧密关联。但是,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课程的综合性与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便是在公开的研讨课上,教师也只是精心准备课堂教学内容,却忽视了学生生活实践和体验,从而导致教学目标无法达成。在生活视域下,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呢?下面笔者根据实际经验谈一下自己的感悟。
一、利用生活文化资源丰富美术课堂
靳尚谊说过:“创作与教学的源泉来自生活。”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打破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美术教学从课堂向课外延伸,带领学生走进社会,深入生活,使其汲取生活中的文化资源[1]。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使其寻找到美术创作的灵感,并将捕捉到的灵感表现出来,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画龙点睛”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趣味文字、单独纹样,以点状和面状对盒子、纸袋进行美化与包装。福建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其茶文化有一千年的历史。茶与老百姓的生活非常贴近。现如今茶叶包装已不仅仅局限于盛装、保护功能,更是宣传茶文化的载体。如何为家乡的茶叶包装“画龙点睛”呢?课前,笔者先让学生了解茶文化,在看、闻、尝后和大家说说对茶叶的认识,再让学生翻阅书本或上网查阅资料,思考关于茶的相关问题,如什么是福建茶文化,茶叶有哪些品种,饮茶的好处有哪些,茶叶的制作过程大概是怎样的,茶叶包装有何讲究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拓展学习的空间,使其接受本地文化资源的熏陶,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课堂上,笔者让学生尝试设计茶叶包装盒。
这一教学方法打破了美术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多角度的调查,让学生对所要设计的包装品有充分的了解。他们设计的包裝不仅主题突出,还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美术学科综合性的特征。
又如,在教学“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一课时,课前,笔者让学生上网查找陶瓷的发展史,了解各个时期陶瓷的特色,感受陶瓷纹饰、造型、釉色之美,甄别陶与瓷的异同点,并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到陶瓷DIY实地体验陶瓷的制作过程。笔者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使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得以增强,实用性得以体现,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意识的课前知识储备可以改变“欣赏·评述”领域教学中教师满堂灌、课堂气氛沉闷的尴尬局面。教师利用生活中的文化资源,找准切入点,能让美术课堂的文化底蕴更加厚重,更有深度。
二、活用生活情境激活美术课堂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单调枯燥的现状,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它通过创设与美术教学相关的情境,使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在实际教学中,美术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现象、事物、景物、事件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搭建场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在创建书香校园时,师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图书室的图书流动量陡增,图书是否整齐摆放给图书管理员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因此,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给您提个醒”一课时,笔者活用了这样的生活情境,拍下图书乱放的视频,并设定了本课的学习任务——给学校的图书室制作一个温馨的提示牌。只有学以致用,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能积极主动地去了解什么是提示牌,留意自己身边有关的警示牌,观察这些警示牌的形状、特征,提示语及装饰内容,又会思考自己学校图书室的提示牌怎么做能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想到自己设计的作品能为学校做贡献,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大大激发。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术课堂上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让学生感受到美术课的真正价值,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巧用生活经验驾驭美术课堂
哲学家杜威说过,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教育必须从每个人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20世纪末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推出了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和改革举措,呈现出的共同趋势是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因此,生活经验与美术实践活动是一体的。
风筝、灯笼、烟花等是童年的美好回忆。在教学“五彩的烟花”一课时,只要播放烟花的视频,一年级的小学生就能画出一朵朵烟花的形状来,点、线、面的绘画元素,鲜艳的色彩搭配,适当的人物场景添加,画面充实有趣,这些都是生活经验的体现。
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元宵节闹彩灯”和“风筝的制作”两课时,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玩风筝、元宵节游灯会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了解彩灯和风筝的历史文化,种类有哪些,造型有什么特点,如何捆扎更好,等等。因为对彩灯和风筝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更加活跃,制作的美术作品也更具鲜活性。
美术教师要注重美术教学的“因生制宜”。在美术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兴趣爱好,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由生活经验到美术知识的内化,引导学生巧用生活这个大舞台来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天赋。
四、运用生活中多元化的展示平台刺激美术课堂
当前正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时期,每个人的设计作品都可以通过微信、抖音、快手等多种渠道传播,给美术作品带来了更大的展示空间,也给小学生创造了全新的学习成果交流平台。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大胆地引进美术实用性教学,以激发学生参与设计的热情。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我设计的动漫形象”一课时,笔者让学生为自己的微信头像设计一个独一无二的漫画形象。怎样可以让自己的头像更加有趣呢?首先,要了解动漫人物造型特点,懂得动漫人物形象的夸张、变形概括的表现手法;其次,要学习动漫人物的造型方法,认识自己的外形特征。由于是在为自己的微信设计头像,所以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探究每个国家的动漫形象的表现手法,并吸取别人的长处为己所用。学习成果的实用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传统的作业是用绘画和剪贴的形式来完成,信息时代,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用新媒体,如抖音短视频、动感相册等进行编辑创作。这样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更有个性、更加新颖,并且可以体验到美术应用设计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结 语
总之,生活是美术教学的源头。生活视域下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让学生了解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基于生活视域的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们更要强化生活化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引好生活之源头,构建开放式美术课堂,开辟美术教学新境界。
[參考文献]
王晓娇.让小学美术教育回归生活[J].课程教育研究,2012(09):2.
作者简介:邱红叶(1976.9-),女,福建莆田人, 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