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实践探究

2021-09-10徐顺英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渗透方法数学思想小学数学

摘 要: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在教学中引入一定的数学思想,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能动作用,还可以加快数学教学改革的步伐,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鉴于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需要对一些数学思想的引入予以足够的关注,既要在课前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切实做好备课工作,又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切实做好课堂教学工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0-0040-02

引  言

随着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的不断推广和深入,不少教师开始关注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并尝试从教学方法上对现有的小学数学教学作出一定的调整和改变,以期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然而,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状况来看,存在的问题还较多。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教师对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缺乏重视,在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现状,笔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和说明。

一、在课前渗透数学思想,做好准备工作

对于教师来说,想要在数学教学中引入一定的数学思想,关键在于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然而,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多数教师并未将数学思想引入数学教学中,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更多强调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效,至于学生在课前是否对课堂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进行预习却很少去关注,进而导致学生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而在课前引入一定数学思想,着重引导学生在课前对课堂所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则能够让学生的预习更有效果。鉴于此,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应试着借助一定的数学思想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预习理念,矫正学生认为预习浪费时间、预习只是为了应付教师课堂提问的错误思想[1]。

例如,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中,一方面,教师需要端正学生的预习态度,让学生意识到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预习的重要性,并着重对那些认真预习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从而切实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踊跃性。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在课前渗透一定的类比思想,着重让学生就“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与“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两个数学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以此来推断两者在其他方面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同质或者差异。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含义是什么”以及“该如何进行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运算”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以此来提高学生课前学习的成效。

二、在课堂渗透数学思想,做好教学工作

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场所,做好课堂的教学工作是教师开展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工作的关键。而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一定的数形结合思想,不仅可以让几何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单,降低学习的难度,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今后学习几何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来思考和解决问题。鉴于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时,还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多尝试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成效[2]。

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中,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切实加深学生对图形知识的认识,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并认识多边形是按照四边形和三角形分类编排的,因此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就需要发现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为基础,实现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来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在让学生计算多边形面积时,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学生可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先将图形转化为已学的图形,再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找出转化后的图形与原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经历图形轉换这样一个过程,来提高课堂学习的成效,加深对“多边形的面积”一课知识的掌握。当然,在学生解答一些几何练习题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尝试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并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数据和问题,画出相应的图示来进行解答。

三、在课后渗透数学思想,做好反思工作

数学思想是一种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成效的理念,对学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函数思想作为数学学习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数学方法,将函数思想渗透到课后的反思和评价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利用函数来探究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还可以实现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巩固。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时,不仅需要在课前和课堂上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借助数学思想来指导学生的课堂学习,还需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数学思想,以及如何灵活运用数学思想[3]。

例如,在“正比例和反比例”一课的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就本节课课堂教学的过程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问题并及时地予以解决和处理。另一方面,教师则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学生着重对本节课课堂所学习的一些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将课堂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着重对这些问题进行强化学习,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成效。当然,教师还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借助函数思想来做好笔记的整理工作,从而在整理的过程中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又如,针对“在上学时,去的速度快了,用的时间也就少了,速度慢了,用的时间也就多了”的数学问题,学生在进行整理和回顾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函数思想,从而切实实现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中渗透数学思想,做好巩固工作

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来说,想要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教师就要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着重提高作业布置的有效性。但是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更关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至于课后作业,通常只是按照课程的内容来布置,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将教学内容系统化地进行分类,并将一些知识分为多个单元来让学生进行强化学习,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吸收和掌握,进而导致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中总是觉得作业量大、收益小。鉴于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时,还应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着重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例如,在“倍数与因数”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利用整体思想和转化思想来完成本节课的课后作业。一方面,学生可以借助整体思想来解答作业习题。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从数学问题的整体出发,对问题整体结构进行分析,并将某些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着重去把握它们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解答和处理。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借助转化思想来进行解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一些数学练习题中未知、复杂的问题系统地转化成已知的、简单的问题,从而让做作业的过程变得更简单。

结  语

总的来说,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让数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得到渗透和发展,教师需要改变现有的一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采用形式更加多样化的方式来进行授课。当然,教师还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应用数学思想来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的方法,以此来指导学生的课堂学习。

[参考文献]

靳玉斌.谈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  学教学中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7):115.

刘丽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5(08):23.

施香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2):78.

作者简介:徐顺英(1973.10-),女,福建古田人, 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渗透方法数学思想小学数学
以形思数,以数想形
初中历史岳麓版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复变函数》课程的教与学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