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体育教学的实施策略
2021-09-10周奎涛
周奎涛
小学体育课程一直都是小学生喜爱的课程,学生的积极性毋庸置疑,可以很好的保持体育课的热情。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教育更加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能够全方面的发展,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也是更明确,有效的把“玩”和“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充分享受乐趣,另外有效的增强学生体质,保障学生的身体和机能的正常发展。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是我们体育教师的研究的课题,本文也是主要研究小学体育教学如何实施展开的。
1 认识小学生身体行为意识形态
低段小学生思维处于形象思维朝着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对于事物的认知和学习更多的趋向机械记忆或者形象思维学习记忆模式;小学生意志力比较薄弱,难以持之以恒完成一项运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容易分散精力;自我管束能力较弱,更多的需要外在监督;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小学生的思维进行体育教学,那样才能事半功倍。
小学生身体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需要更多的运动来满足身体机能的锻炼需要,这也是体育课程的实施目标。小学生还处于不太能意识到体育规范动作的重要性,体育教学也是培养学生运动的合理性,让学生能够规范运动,健康的运动,让身体在积极的运动中增强,保障学生能够健康的发展。
2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开展的方法
鉴于上文阐述的小学生的身心状态的认识,我们可以从上述几个方面来开展小学体育教学,引导小学生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目标,实现身心的积极发展。
2.1小学体育兴趣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课程的开展方法需要考虑小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开展,让学生能够自发的积极性参加体育教学。一方面可以满足更多的小学生体育活动,让小学生保持体育课程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玩中很好的掌握教学任务,是保证小学生体育课程教学保持关注度的关键。
例如浙教版小学体育课程《跳长绳》课程,本章课程主要练习学生的跳长绳方法和加强跳长绳技巧,通过练习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和协调能力。在学生看来这些都是女生玩的体育游戏,有些小学男生会失去参与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失去学生主动愉快参与的教学的目标,教师可以利用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练习,最后综合进行一些比赛和小奖品的模式教学,一方面激发男学生的好胜心和对小礼物的渴望和好奇,可以很大程度上刺激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力,分组活动也可以很好的练习团队合作能力,保障学生的集体活动,融入人群的很好手段,也是完成体育教学的好的方法。
2.2小学体育问题教学
小学体育要注重学生的思维模式的练习,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中学会思考体育动作的合理性和创新性,可以保障学生在未来自我体育活动开展的同时能够避免走向误区,能够进行健康的体育活动。
例如小学体育课程《30米快速跑》,跑步属于全身的参与的活动,对于身体机能的发展很有效果,也是对于地点的要求的比较小的一项体育运动,是一项适合我们一生中的一项体育运动,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跑步也是一项很要求技术要领的运动,可以更好的保护学生的膝盖和脚踝,健康的运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什么样的跑步姿势更健康,什么样的跑步姿势会跑的更快,这样的问题教学手段可以很好的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些问题上,可以保证学校的关注力,也会激发学生探究的能力,会自发去实践这些问题,找到教师提出的问题的答案,也能够很好的练习学会正确的跑步姿势,达到教学的教学目标。
2.3小学体育引导性教学
引导性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是新课改下要求的重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更多的成为监督和引导的,学生自主去练习和发现解决问题的主题,这些也是自我学习课程知识的过程,也是一种将过程变换知识的关键,这样的学习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掌握更透彻,也是个人亲身的经历学习,会具有更大的应用的空间,很好的和生活结合,更好的与实际生活接轨,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学也不例外。
例如浙教版小学体育课程《立定跳远》,这章节课程也是小学达标考试项目的必考项目,需要学生好好的掌握,未来也是初中、高中的体育必考项目,所以小学立定跳远的基础技能练习尤为重要。教师的体育课程设置可以将动作要领和基本技巧以视频或者图片的模式来展现,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更直观的表现出来,教师进行这些引导性的技能知识后,可以很好的让学生自发性的去练习技巧,教师可以适当性的观察指导,保证学生的姿势的合理性,这种引导性教学可以很好的让学生课中和课后的合理练习,也是很大程度上给予学生自由思考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能够更快乐的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教师也从主导角色切换到引导的角色,保障了学生的创造性,更便于學生的自我健康发展。
3 结束语
小学生处于身体机能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体育工作者需要重视小学生的体育课,在新课改的条件下,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是对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挑战,也是实现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的机遇,需要我们更多的优秀体育工作者加入进来,能够探究出更多的适合的小学生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实施手段,保障小学生身体和机能的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舟山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