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袁隆平和中国的“死生之地”

2021-09-10

南风窗 2021年12期
关键词:袁隆平粮食科学家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去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无疑是一个天才人物,他的成就以及他这个人本身,说是上苍送给中国人的一份大礼也不为过。

在他的研究开始之前,中国社会受苏联李森科主义影响,普遍认为基因学说就是胡说八道,袁隆平在这种严酷环境下逆流而上。即便社会已经接受了基因学说,主流科学界依然认为水稻没有杂种优势,袁隆平时时处处都会遭受舆论打击。

试图自证,唯一的办法就是拿出成果。而要做出成果,取决于能够在自然界找到强壮的雄性不育野生稻,这几乎是大海捞针,简直只能寄托于奇迹。奇迹的确发生了,那就是1970年,袁隆平在海南找到的命名为“野败”的宝贝稻株。

神奇的力量被唤醒,产量上的突飞猛进,养活了几亿中国人,并且把人力资源从土地中部分解放出来,去拥抱一个工业化的好时代。不用再饿肚子,是中国人高视阔步迈向现代化的舞台布景,在种子、化肥、农药、机械等一众领域的布景师中,袁隆平贡献卓越。

袁隆平的出世和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具有相当大的历史偶然性,但这种偶然性出现以后要真正发挥作用,又必须植根于历史必然性的基础之上。

粮食问题能否得到比较好的解决,抛开自然灾害因素不论,主要与三个因素密切相关—土地制度、赋税政策和农业科技,三者之间相互制约或相互促进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朝代或者时期社会的粮食丰歉状况。中国自有历史以来,到改革开放以前,粮食问题从未得到彻底解决,甚至连“比较好的解决”都是很少见的。历代治乱循环,暴力革命周期性往复,饿殍遍野、人相食,无数人暴死荒郊,根源都指向粮食问题。

前方所谓历史必然性,指的就是新中国彻底的土地公有制,加上改革开放之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起构建的土地制度体系。基础的制度建构是公平的,同时又为个人的剩余索取权留足了空间,在此基础上设计的农业赋税,人们是心甘情愿去背负的。

这样一种制度、政策和社会精神面貌良性共生的局面,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农业科学家无法左右時势的生与灭,但当积极的时势出现的时候,他们能够把握的部分—农业科技,就有了最大限度放射光芒的条件。

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的时代,就这样因缘际会地到来了。

我们总是为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太少而叹息,有时甚至会在社会内部产生一点自卑情绪。其实放眼世界,像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对人类作出的贡献,相比任何诺贝尔奖的成果不但毫不逊色,甚至值得日月经天一般的仰望。

而在新中国,这样的科学家很多很多。70多年艰苦卓绝,步步前进,和这些人低调的付出密不可分。

世界非常复杂,但人类的思维多数时候非常简陋。人类构建某种理论的时候,常常把许多与人共生的、事实上绝对无法剔除的因素剔除掉,由此获得一个简洁的令人赏心悦目的公式,再把这个公式用来套用到真正的现实。就像把竹笋挖起来削得干干净净,又再把它塞回原位,还期望它继续生长一样。2008年,就发生了一场是否需要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的争论。背景首先就是粮食增产,其次是市场发达,最后是全球化。套入经济学公式里一推理,耕地自然不必保护,因为够吃,不够吃还能买到。

袁隆平在这场争论中也有过发言,他只是给大家讲述饥荒时代饿死人的故事。粮食问题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产业问题或者市场问题,而是可能被各种无意的或者恶意的力量随时介入和干预的“死生之地”的问题。

只看看2020年、2021年的国际政治大气候,就知道把粮食安全寄托于国际市场,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袁老在此时逝去,应该带给中国人更多的警醒。

没有一丁点的技术迷信和市场迷信,袁老活到91岁,奋斗目标始终一如既往—提高产量。他晚年潜心于海水稻,拓展水稻的种植环境,归根到底也是为了提高粮食总产量。

掌握着世界上最值钱的知识,但他的心里永远是天下苍生,这是一种战略科学家的气质,非凡夫俗子所能知。

猜你喜欢

袁隆平粮食科学家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喂饱全世界:袁隆平5月22日逝世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袁隆平中队”重名不重样
假如我是科学家
袁隆平 56年的“师生恋”
我的粮食梦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