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2021-09-10余仲汉

南北桥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规模学校教师发展举措

余仲汉

【摘    要】引领教师的发展是学校的永恒主题,是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保证,学校也才能实现持续发展。本文校园文化、价值认同、深度学习、全员培训,校本研修、课题研究、发展评价、激励机制等进行简要论述,旨在推动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规模学校  教师发展  举措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3.094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

一、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发展的困境

1.学校办学条件和运营经费效率低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平时需要承担更多的教育教学工作,课时负担重,导致平时不太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教育教学知识技术难以获得有效更新,限制了教师的发展。

2.教师活力不足,职业倦怠。受职称晋升、职业倦怠等因素影响,部分教师上进心不足,师训经费使用受限和外出培训学习积极性不高,造成部分教师知识老化。教师缺乏在职培训与学习,出现专业化发展的现实困境,教师掌握的知识相对陈旧,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3.校本研修流于形式,研修水平有待提高。大多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未上升到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课题的层面,研究深度和成果有效性等方面难尽人意。

4.个人专长发展无广阔平台。小规模学校相对大规模学校,其教师专业发展平台较少,实践活动活力欠缺,教师能力得不到发挥。

二、引领小规模学校教师发展的抓手

1.以校园文化、价值认同为抓手,促进教师为共同愿景奋斗。校园文化是指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建设校园文化能有效促进个人和集体的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激发团队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培育敬业精神,校园文化影响着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小规模学校要以校园文化、价值认同为抓手,建立以学校发展、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共同愿景,要引导教师倾注工作热情,增强主人翁意识,树立团队共同体的理念,建立彼此支持、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的价值观,努力营造资源共享、个性自由表达、身心愉悦的成长空间,在团队发展中实现提升自己、超越自我的目标。

2.以深度学习、全员培训为抓手,促进教师整体素养能力提升。学校在引领教师发展中必须面向全体教师,要利用教育资源网站中大量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视频,组织安排教师观摩学习;开展全员培训,解决教师发展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如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理念、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教学技能和班级管理艺术等问题。学校要采取全员培训、跟岗学习、自学研修等多样化的方式,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中老年教师经历长期的教学,相当一部分成为经验型、应试型教师,他们缺少新的教育理论、课程理念,创新精神不足,因此,培训重点应放在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激发他们的教育创造力。青年教师学历较高,创新意识比较强,成长愿望强,但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研究能力相对不足,培训重点应放在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培养和教学研究能力上。

3.以线上互动、有效实践为抓手,形成行知统一的共促共进机制。开展线上学习与互动和教学实践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切实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牵线专家、名师成为导师,解答教师的疑难问题,精心策划各种有效活动;结合校情学情,教师和专家共同确立教学实践方案,在方案统领下,备课组解决教材教法问题,年级组通过跨学科教研解决学生已有知识和学习动机问题,交叉配合,读懂教材,读懂学生,完善教学方案,形成共促共进的教学实践机制。学校要为教师有效学习创设机会,开设多元的学习渠道,有计划地向教师推送学习文章,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科和专题培训会与研讨会,让优秀的教育资源得到共享。通过教育专家、名师引领,结合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以校本研修、课题研究为抓手,促进教师全员参与协同研修发展,提升综合实践能力。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基地,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平台。学校要根据专业发展目标调整、创新校本教研主题,开展专题攻关、案例研究等活动。要立足校情,为团队开展教研活动积极创造条件。积极进行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提高研究实效。

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课题研究是必须依靠集体智慧、分工协作才能出成果的教育活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能更加有效促进教师教育理论积淀、教学实践能力提高、科研能力增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核心,以提高为重点,以服务为方向,积极探索促进教师合作研究的新机制。要立足课堂进行开放式研究,开展研修课、评优课、调研课、精品课等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以论坛、交流、教学开放等多种方式开展研修活动,提供锻炼发展平台,拓宽教师专业成长途径,提升专业水平。

5.以发展评价、激励机制为抓手,推动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学校要结合教师发展目标给教师提出明确合理的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依据目标、成长过程、学习与实践成效、反思分享形成发展性评价,实现教师个体发展目标与自身价值,促进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相融合。制订和落实奖励措施,让教师专业发展有制度支撑和经费保障,实现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

三、引领教师发展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学校稳定发展。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點和痛点问题,需要集全校教师的智慧加以破解,一些突出矛盾也只能借助于教师队伍发展得以化解。学校的生命力必须建立在教师队伍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

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智慧,培养协作能力。新课程改革强调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不同学科间研究活动的协同效果,可以破解教育教学难题,落实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有利于激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热情。引导教师打破思维定势,审视自身教育实践,唤醒专业自觉性,激发专业发展欲望,激发教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进而使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参考文献

[1]林伟.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J].教书育人,2020(20).

猜你喜欢

小规模学校教师发展举措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小规模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