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1-09-10朱梅霞

南北桥 2021年3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小学生

朱梅霞

【摘    要】数学学科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而对于数学建模来讲,其本身是一种新型数学学习方式,对于学习者展开引导时能够应用相应的知识形成一定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本文针对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的培养进行策略性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模型思想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3.078

新课程标准推行以后,要求数学教师建立模型思想,让学生体会并理解数学知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增强其对相应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从而更好地使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得以提升,这对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结合实际的生活经验,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借助生活经验进行学习是学生深入学习的基础[1]。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对教学情境进行有效创设,让每个学生在经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足够的能力将问题进行转化,使其与数学问题相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初步对数学模型进行感知。在遇到一定的数学问题时,学生能够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从中搜索一定的信息与数学知识相匹配,从而进行高效的数学学习,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思维。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时,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能够有意识地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向学生展示生活当中的常见长方形和正方形,如教室中的桌子、椅子、课本、书包,等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概念,加上一定的理论知识解释,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掌握本课的知识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概念与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进行有效联系,建立充分的感知,从而建立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表象意识。

二、经历探究过程

学生对新的知识进行探究的过程也是其建立模型思想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在合作中共同探讨[2]。结合实验、操作、分析、比较、归纳等一系列课堂活动让所学习的数学问题的本质得以充分展露,并且能够充分地使用相关数学符号进行有效的呈现,将数量之间的关系和其变化规律表达出来,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充分体验模型思想。在实际的操作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即先经历实物模型,其次是抽象模型,最后到实物模型。在这一系列的经历中,让学生充分地体验模型思想。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面积》一课时,在进行备课阶段,数学教师可以增加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内容,本课的重点知识是求物体的面积,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小学生在课前准备相应的实物,如牙膏盒、牛奶盒、饼干盒、药盒等,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常见物体进行举例,使其列举出生活当中的各种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详细讲解面积的计算方法,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领悟面积的计算公式。整个过程能够让学生在相应的实际物品的接触中有直观的感知,从而联系面积的计算公式,最终学习相关知识,从中找出规律,在其中体验到模型思想。

三、提炼探究方法

数学建模的整个过程是让学习者对数学思想进行灵活运用,并使其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个过程是新的数学思维方式形成的过程[3]。要想有效地建立数学模型,不能忽视对数学思维方法的运用以及提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过程是建立在对旧的知识进行新的认识的基础上的,也是对新的思维结构进行构建的过程。对于學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讲,及时转化学习思想,成为其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策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这种转化思维的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能力,使其数学学习思维得以有效建立。在这一过程当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建模的能力是每个数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重点问题。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动手实验,在纸上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用剪刀剪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且将平行四边形剪两刀,使其能够了解两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能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从中提炼探究方法,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应用同样的探究方法,促进高效学习。

四、灵活运用模型

构建数学模型思想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对模型进行拓展和运用,因此,建立数学模型后,教师要创造一定的机会,让学生能够灵活地拓展数学模型,并且在实际实践中进行验证,从而有效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的模型可以让学习者结合已知经验将其应用于现有知识体系中,变成其解决问题的经验。而让学生用建构的数学模型进行相应的验证并解决实际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模型的应用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对于学生来讲,这种愉悦感可以促使其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其不断地探索知识,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从而有效提高综合能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立数学模型思想,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十分重要,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对此予以充分的重视,并且能够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加入一定的引导方案,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思想,从而积极地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并不断地投入更多注意力在其中,从而完成高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解成维,刘明娟.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20(12):83-84.

[2]毕春兰.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思想的融入心得[J].赤子(中旬),2019(12):175.

[3]毕春兰.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思想的融入心得[J].赤子(上中旬),2019(10):175.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