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策略

2021-09-10周洁

南北桥 2021年3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

周洁

【摘    要】自小学教育改革以来,以生命教育为代表的素质教育新内容出现在小学日常教学环节中,如何结合不同年级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展开生命教育就成为了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征出发,探究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价值、问题及策略,以期助力小学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普及。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语文教学  生命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3.018

生命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引导学生直面生命、生死问题的教育,是近几年小学阶段素质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自生命教育普及以来,恰当地开展生命教育能在小学阶段就将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等理念灌输给学生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积极享受生命、利用生命的方式方法,从而助力学生们的成长。所以,在小学教育改革的今天,如何将学科教育与生命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现状

作为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语文学科也是未来教育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尤其针对语文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已经逐步养成的高年级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大都能实现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生命意识的目的。虽然这一教育内容的渗透已经获得了一系列成效,但由于我国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的时间比较短,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部分教师对生命教育的理解较局限

虽然在1968年世界教育领域就提出了有关“生命教育”的理论,但这一教育理论被应用到我国小学教育中的时间只有短短数年,这一情况就导致很多语文教师对生命教育的理解较片面,影响了后续课堂生命教育渗透的成效,也限制了这一内容在语文课上的普及。比如,在实施生命教育时,很多教师认为只有涉及到“生死”内容的文章才能实现语文课堂上生命教育的渗透,这一思维固式致使教师错失很多在语文课堂上实施生命教育的机会。

(二)生命教育实施深度、广度不够

由于教师对生命教育的理解不够,致使当下语文课堂上实施的生命教育大都停留在表层,并没有达成启迪学生对生命思考的效果,继而影响了语文教学环节生命教育的成效。比如,在部分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生命教育时,很多教师只会在教材的基础上简单提及生命教育的内容,不仅讲解的时间无法引起学生的关注,而且这一“转瞬即逝”的生命教育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策略

结合以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经验,笔者认为后续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渗透生命教育,满足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的深度、广度需求,也提高学生了解、探索生命教育内容的兴趣。

(一)从语文教材出发,实施生命教育

既然想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那么教师就应从语文教材的内容出发,改变过去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灌输生命教育内容的模式,将生命教育的内容渗透到语文教材点滴中去,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理解生命教育的本质,获得更好的教育成效。以人教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为例,可以发现在新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如《地震中的父与子》《狼牙山五壮士》等)中都能渗透或多或少的生命教育内容,从而让学生在了解语文知识、探索语文领域的基础上深化对生命教育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开展前就将生命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学生语文预习过程中去,凭借微课等教学资源的利用,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前就自主地探究“生命”,实现语文教学中启迪学生自主探究生命教育内容的目的。譬如,设计高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课程前,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前围绕“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一典故为学生设计视频课件,引导学生思考“為什么说‘青山处处埋忠骨’?”,借此实现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目的。

(二)从学生需求出发,实施生命教育

如果想获得比较好的生命教育实施效果,从小学高年级学生需求出发也是未来语文课堂实现生命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因此,笔者建议后续开展生命教育时,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实践等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生命教育”,继而收获比较好的教育效果。以六年级小学生为例,可以发现当下这一阶段很多学生对“和平精英”等游戏比较感兴趣,鉴于此,教师在面向这一阶段学生展开生命教育时,就可以从游戏的情景出发,将团队中最后一名战士与语文教材中《最后一头战象》相融合,将“不要放弃”的生命教育内容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他们感兴趣的情景中理解生命教育的真谛。再比如讲解小学语文《狼牙山五壮士》课程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应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立体的情境,让学生置身情境中领悟文章作者想要表述的感情、意蕴,从中领悟文章传递出的生命教育内涵。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这一文章内容进行演绎,让学生在演绎中升华对文章的理解,也帮助学生将生命教育的内容实践下去,提高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实施的效果。

三、结束语

语文作为小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力途径,只有将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这一教育内容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有效渗透,所以,本文提出从语文教材、学生需求出发两方面实施生命教育的举措,希望能启发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实施生命教育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成莉.生命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1):249.

[2]范丽君.浅析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51.

[3]蔡荣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11):91.

[4]魏少林.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0(44):160.

[5]马小梅.小学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7):144.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