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区型住宅区模式研究
2021-09-10黎伟
摘要:本课题从探讨中国城市住宅区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出发,梳理中国自古以来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变,研究国外城市“开放式居住街区”的理念与规划方法,找出中外住宅模式的相似之处,从我国国情出发,分析我国建立“开放式街区”模式的可能性,并把国外“开放式居住街区”的优秀案例借鉴到中国居住区改造与建设当中,以期解决现在城市建筑贪大、特色缺失、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诸多问题,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关键词:开放式居住街区;居住小区;理论研究;规划设计
1.绪论
1.1研究起源
我国居住区规划的发展一直以来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密切相关。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迅猛发展,城市人口日益增长。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在这场举世瞩目的改革当中,中国居住区的建设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形成了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的规划模式,90年代以来房地产商开发的商品房更使住宅模式呈现多样化发展,并且迅速在城市以及郊区蔓延,有效的解决了城市人口的居住问题,极大的提升了人们的居住品质和住宅环境。
不可否认,住宅小区的建设模式在我国城镇发展史上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它的功劳是不可取代的,但在城市发展的今天,住宅小区模式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在不断的扩大,主要体现在:1城市交通拥堵。开发商的每个楼盘各自封闭,并且占据大面积地理位置,导致整座城市大量缺乏可以通达的交通道路。2步行者安全威胁。路网密度低与城市汽车出行方式的增加形成尖锐的矛盾,目前中国城市与交通规划建设中,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已经获得绝对的优先地位,人行道变窄,或是被汽车占用,步行不安全是中国城市每个市民在城市中越来越明显的感受.
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居住小区与城市的关系。居住小区就像圈地运动一样,小区地块定了,车辆只能绕着周边走,地块圈得越多,道路密度越小,周围的道路只能越建越宽,以承担更多的交通量,但由于每个路口的交通状况不一样,拥堵问题还是无法解决,封闭小区已经影响到了城市交通的发展。
1.2研究目的
根据我国城市发展现状,居住小区的人居模式已不再适应城区的发展,并且逐渐暴露出很多弊端,影响着城区的发展。为了不使这种影响愈演愈烈,改变现在的居住小区模式势在必行。开放式“居住街区”在欧美国家已经非常普遍,而在国内的例子缺非常少,我们需要研究“居住街区”模式,并借鉴到我国来改变现状,本文所做正是这样的研究。
1.3研究方法
本课题拟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研究: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梳理我国传统居住模式的演变过程,总结演变规律,找出“居住街区”在我国应用的历史基础。
理论研究法:对国外“居住街区”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为我国小区建设与改造做理论指导。
案例分析法:通过调查国内外优秀案例,汲取宝贵经验,为我国小区建设与改造做实践指导。
2.我国居住区规划的演变
居住区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居住区收到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回顾我国居住区规划建设的发展进程,经历了里坊、街巷、邻里单位、居住小区等过程。
2.1传统居住区规划形式的演变
早在奴隶制社会,奴隶主为了便于统治奴隶和征收赋税,实行了“井田制”,即将土地划分为如“井”字的地块,“一井”为“一里”,中心是公田,四周是私田和居住部落,这种向心性的划分形式对我国古代城市格局有着深远的影响。三国时期,“里”的单位在不断扩大,面积约为30h㎡。
到了唐代,城市规模扩大,居住单位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达到80k㎡,而且这些居住区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设有坊墙、每晚实行宵禁,坊门关闭,禁止出入。
到了宋代,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封闭的里坊制已不适合城市发展要求,于是城市去除了围墙,取而代之的是沿街商店,宵禁被取消,住宅直接面向街巷,与商店作坊混合排列,逐渐变成了自由的街巷制规划模式。此时,居住模式已从唐代封闭、内向的“院落生活”逐渐转变成开放、外向的“街道生活”了。
到了明清时期,城市居住區的组织形式没有较大的变化,是在宋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把宋代的街巷变成了长条形的胡同,间距约70米左右,四合院并联在胡同两边,多条胡同平行并且汇聚于大街,人们可以快速的通过胡同到达大街,既满足人们出行方便的“街道生活”的需求,四合院也可以满足人们私密的“家庭生活”的需要,是理想的居住模式,当时的北京城就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进入20世纪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原有住宅和街道混杂相交的状态不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于是,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邻里单位”的住宅组织形式,规定城市道路不得穿越邻里单位,以保证儿童上学的安全,邻里单位设有小学、商店、公共活动中心等。
如今,居住小区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和完善,它们的存在已经妨碍了现代城镇交通、安全、环境等因素的健康发展,它们像一座座独立的、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一样,以牺牲周边的城市环境为代价,换来小区内部的安宁和舒适。
3.开放式居住街区相关理论的研究
3.1开放式居住街区的概念
开放式居住街区的英文名称是OPEN BLOCK,它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主流居住理念。BLOCK是5个单词的缩写:B-Business(商业)、L-Lie fallow(休闲)、O-Open(开放)、C-Crowd(人群),K-Kind(亲和)。可以概括为:居住和商业相互融合,街区既要满足居住要求,又要包含丰富的配套设施,建筑上层居住,底层商铺,住区不设围墙,直接面向街道。
3.2开放式居住街区的特点
1、融合的住区环境
商住混合,居住环境中结合商业街、银行、医院、学校、公共交通站点等设施,人们可以在较短的距离内得到所有生活便利。
以BKOCK为基本居住单元
以街区为基本居住单元,每个单元尺度较小,中间通过小型街道相连,街道不宽,所以人们可以徒步穿行,有利于城市居民交往、购物以及休闲。小型街道两端与大型街道相连,大街适当位置设置公共交通站点,满足人们远行的需求。
多樣的建筑类型
建筑类型多样,利用高科技手段建造紧凑型建筑,建筑更加节能环保,每个家庭都能获得更多的阳光、通风和景观。
4、多元的交通方式
住宅街区每个单元占地面积小,并且和城市肌理融为一体,因此会产生“窄马路、密路网”的道路规划,实现城市单行道为基础的交通方式。汽车低速通过街区街道,保证步行者的安全,另外,由于街区街道与大型街道紧密相连,市民可以选择步行或者自行车到达公共交通站点,这种多元的交通方式可以解决城市交通堵塞的问题,减少环境污染,并使市民愿意选择健康的出行方式。
4.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在欧美,街区制的规划模式已经相当成熟,纽约、巴黎、东京、香港这样人口众多的城市,道路普遍窄小,但是交通情况却远远没有中国的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拥堵。这就是实行“开放式街区”模式的优点,以下笔者研究国内外“开放式街区”案例,希望对我国住区改革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4.1美国的第五大街
美国纽约的第五大街几乎是每个到访纽约游客的必经之地,这里拥有众多高级住宅区和购物商店,住宅楼紧邻街道,上层居住,底层商铺,商铺包括干洗店、健身房、理发店、咖啡店、超市,日常生活在自己楼下都能够解决,生活十分便利。街区内道路不宽,非常适合步行,地铁就在转角处,有效的减少了汽车的使用。政府为了使人们融入街区生活,设立大量的公共空间,大部分人只需要走出自己的住宅楼不远,就能够到达或大或小的公园绿地进行玩耍,政府还经常举办丰富的街区活动,创造和谐、友好的人际环境。关于住户安全问题,每一栋住宅楼都有需要刷卡的门禁,安装摄像头监控或者配备一两个负责的保安。
但是这种开放的街区也有一些弊端,就是来自街道上汽车、行人、商铺的噪音,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住区改革中不断的探索,找到解决方案。
4.2西班牙的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老城区形成于中世纪时期,街道狭窄,规划混乱,1854年,西班牙著名建筑师Ildefons Cerdà经过5年的调研和设计确定了肌理鲜明的正交网络状城市结构。这种高度一致的城市肌理是Cerdà设计出的理想城市规划,他认为这样可以消除贫富差距,社会资源平均分配。经过150多年的城市规划变革,直到现在他的思想依然是规划的主导思想。
每个街区的规模都在边长为113米的正方形内,正方形四个角向内倾斜形成倒角,一方面可以为狭窄的街道腾出更多空间,改善了通风、采光等问题,另一方面使每四个街区中间都能形成小型广场。街区内的建筑都分列在沿街道一侧,中间留出空地作为绿化和公共空间,由于建筑普遍不高,最多4层,进深控制在24米内,因此保证中间空地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为人们轻松、自在的交流提供安静、舒适的场所。这种布局形式极像我国宋代的住区规划模式,一个个正方形的街区就像四合院,对外直接面向街道,对内建筑自动围合成天井一样的私密空间,是开放和封闭形式完美结合的典范。
5.我国开放式街区的规划设计
5.1街区的规模
城市的道路与小区内部的道路要有机结合在一起,需要重新调整居住区的规模,要改变规模较大、具有资源优势的封闭式小区为开放式街区,就要依据邻里交往的适宜尺度来划分住区规模。
根据生理学家研究,人的视力超过130M-140M就无法分辨他人的体貌特征,因此我国传统街区道路之间的距离大多也在130M-140M范围内,如:上海老城区中心的一些传统街坊,尺寸大约为100M×150M,而国外传统老城区的街区规模更小,大约在60M-70M就有一个交叉口。同济大学周俭教授对我国街区规模提出的限定是不超过150M的空间范围。
5.2平面布局
5.2.1行列式
行列式布局是指住宅按照一定的间距平行排列,这种形式有利于获得良好的通风和采光,不会产生阴暗死角。但是,围合感不强,难以形成组团,不利于居民的交流和保安的管理。
5.2.2围合式
围合式是指建筑沿街区周边布置,这种形式能形成很好的围合,容易产生领域感,有利于人们的交流和活动。同时,中间的空地可以组织公共绿化供人们休息,而且不易形成穿堂风。但缺点是部分居室朝向较差,日照和通风也有一定问题,拐角处私密性不好,相邻住户容易互相干扰。
5.2.3综合式
结合以上两种形式的优点进行布置。采取东西方向楼体长于南北方向楼体,并形成围合,或者周边围合,内部行列的形式,合理安排不同功能房间的朝向,兼具两种形式的优点。
5.2.4综合式的几种形式
“L”型围合形式容易形成良好的通风和日照,但围合感不强,且造成用地浪费。
三面围合和四面围合能够形成较强的领域感,围合部分的开口数量和大小,是决定围合感强弱的关键因素。而且,恰当的开口可以使街区内部道路和城市道路完美融合,内部空间也有了良好的通风和日照,底层商铺等公共设施对外开放,特别是街区拐角处,可以结合开口形成公共景观或小型广场。
5.3交通组织
我国现有大部分封闭式小区占据着城市大部分道路,把公共道路划为己有,破坏了城市的路网结构,阻碍交通的正常运行,因此,开放式街区模式是把小区内部的道路还给城市,疏通城市道路堵塞,改善交通状况。
5.3.1网状道路结构
大部分欧美城市道路都采取网状道路结构,把小区内部空间道路打通,与大马路相连,形成城市支路,有利于车辆的分散通行,缓解交通压力。另外,这些城市支路较窄,且沿街的商铺为居民提供方便的生活条件,从而会减少机动车出行的频率,人们可以选择多种出行方式: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增加了路线的安全程度,并能减少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环境和噪音。
5.3.2步行道路系统
步行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生活、出行方式,并且步行能有效减少机动车的出行,并增加出行的安全性。
步行的距离应以人们能接受的尺度为标准,不会因为距离太长感到行走疲劳和不便。街区的布局可以以公共生活区和公共交通点为中心,住宅环绕在其周围,以保证大部分住户从住宅到公共生活区和公共交通点的距离大致相等。
友好轻松的步行环境也是关键因素,街道两侧商铺林立,橱窗和广告诱人,再加上良好的绿化和漂亮的铺地,能够让人们找到步行的乐趣,相比现代封闭小区冰冷、乏味的铁栏杆围墙更富有人情味。
5.3.3车行道路系统
传统的封闭式小区实行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这样安全性很高,而开放式街区是要把车型和人行道混合在一起,这样安全性方面固然会降低,但是可以通过单行道制度限制交通流量,降低汽车速度,在地面高差上对步行和车型的范围加以限定等方法改善安全问题。
6.结论与展望
二战后,欧美国家相继出现了很多关于城市规划和住宅模式的理论研究,这些理论和实践对他们的住区规划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我国城市居住规划的建设。虽然每个国家体制、文化、种族等社会因素不同,但是发展道路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欧美住区理论和实例可以对我们的居住改革提供很好的借鑒。
我国改革开放后,住区模式发生了几个变革阶段,到现在,曾经风靡一时的封闭式小区对城市造成的负面影响在逐步扩大,已经到了又一个变革阶段。本文主要从研究起源、国内外相关案例、我国居住区演变、居住理论的研究、街区规划设计等五个方面加以论述。而城市街区住宅模式在我国属于新兴事物,它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希望笔者有限的学术水平能为开放式街区模式的研究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窦以德.回归城市--对住区空间形态的一点思考[J].建筑学报,2004,(04)
[2]许娜.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想对我国住区规划设计的启示[J].建筑创作,2004,(08)
[3]王慧.新城市主义的理念与实践、理想与现实[J].国外城市规划, 2002,(03)
[4]陈永良.唐国安新城市主义和现代居住区规划[J].山西建筑, 2008,(13)
[5]仇保兴.19世纪以来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变的六次转折[J].规划师,2003,(11)
[6]赵燕菁.从计划到市场:城市微观道路-用地模式的转变[J].城市规划,2002,(10)
[7]邹颖.卞洪滨对中国城市居住小区模式的思考[J].世界建筑, 2000,(05)
[8]赵欣.谈住区用地规模[J].山西建筑,2005,(01)
[9]缪朴.城市生活的癌症--封闭式小区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建筑, 2004,(05)
[10]崔英姿.浅谈新城市主义社区开发模式的运用[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22(6):7-9
作者简介:黎伟(1983.07-),男,汉,湖北孝感人,硕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名称:城市开放式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研究,项目批准号:2017-ZZJH-555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