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2021-09-10宋燕燕
宋燕燕
【摘要】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一门专门研究0—6岁儿童语言发生、发展及其教育的学科,是师范类及其他高等院校培训学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幼儿园一线教师的一门应用性科目。它通过探索和发现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中的现象,揭示其中所蕴涵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对学前儿童实施有效的教育,来促进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提高。
【 关键词】幼儿 语言 听、说、读、写
语言能力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个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即基本的语言能力,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四项。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它先于读、写而发展;读、写能力得到发展之后,反过来又能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它们是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的。语言能力的另一方面是指分析语言的能力,它不是单纯地把语言当做使用工具,而是以语言和语言形式本身作为分析观察的对象进行知觉的能力,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各语言层次语音、语感、语义、语法、修饰等和各语言单位词、词组、句子、篇章等所具有的特征的知觉上,带有较强的直觉性。
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尤其是处于口语发展关键期(一般为2—3周岁)和人的主要阅读能力形成期(一般为3—8周岁)的学龄前儿童而言,语言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和手段,也是他们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人大概到5岁左右,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话一般都得学会了)。我儿子就是其中一个。他今年5岁,经过一年的小班学习生活,他学会了很多话。而且语言将对人的终身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善于运用语言的人,叙事能让人仿佛目睹,说理能让人心悦诚服。片言只语可以让人久而不忘,长篇大论也可以让人听之不倦,对工作、生活都将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些小朋友格外善于说话,有些小朋友却腼腆不敢言。如果说,语言能力与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言传身教紧密相连的话,那么,环境对小朋友的影响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幼儿园,作为小朋友学习生活的重要园地,孩子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孩子们语言能力的提高,可以在幼儿园老师的悉心教导下,能够不断地完善和提高。从托儿班的呀呀学语,到大中班的熟练用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的蜕变。
然而,语言能力并非仅限于能说会道,更应该表现为孩子语言素质的提升以及与他人之间交流能力的增强。
一、让幼儿在交往中产生主动性,使其敢说、想说。
实际上,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中主动构建的。幼儿园语言教育若刻意对幼儿语音、词汇和造句语法进行简单训练,是不符合幼儿语言教育的特点,违背了语言的本质功能——交往功能。幼儿的语言学习主要是在与他人交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要使幼儿对语言的运用具有主动性,教师应为幼儿创造敢说、想说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条件。
二、教师和家长为幼儿创造轻松无压力的语音环境。
轻松无压力的语音环境是调动幼儿说的内部动机的必要条件,它体现了师生间心灵上的沟通和关系的平等。体现了对幼儿人格的尊重,它促进可幼儿积极性的发挥。为此,教师在与幼儿相处时应该成为他們的朋友,尊重他们,并为他们创造自主表达与自由发挥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自由的氛围中,有话愿说,有话敢说,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参与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在此条件下教师再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成人的平等介入。
成人的平等参与和良好态度,是调动幼儿有话愿说,有话敢说的外部因素。教师经常参与幼儿间平等对话,可以使幼儿感受到教师对幼儿的关爱,增强老师与幼儿相互间的感情联系,激发和强化幼儿说的愿望。教师在参与中应是一位沟通者,并将这种沟通建立在幼儿的生活上,使幼儿对谈话内容有胜任感与控制感。同时,教师还应是一位倾听者,在倾听中了解幼儿,适时地给予积极的回应与适当的指导。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幼儿成就感和价值感。教师在参与中应注意与幼儿的互动,使幼儿学会表达,学会围绕话题交谈,积累相互对话的经验,提高语言能力。
四、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有丰富的生活环境和丰富的生活经历,幼儿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根据幼儿思维的特点,教师应该注意让幼儿在做中说、做后说,为他们组织多种活动,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选择、扮演角色的体验,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多听多看,到社会中去多接触事物,在活动中获得感受并产生交流的愿望。
五、创造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是孩子温暖的、最重要的、最安全的、最自由的、快乐的港湾。家庭成员的讲话水平及语言表能力直接影响幼儿语言水平的发展。因此作为家长,在家里应尽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中幼儿的语言教育,家长树立榜样,培养幼儿兴趣。
3—4岁幼儿正是语言接受能力最强的时刻。这时,对幼儿进行普通话教育与培养,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家长以身作则,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孩子乐于讲普通话。特别围绕在孩子身边的学习与生活谈一些符合孩子语音特点,孩子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乐于讲,并时时要求他使用普通话。从小培养孩子说普通话的兴趣。同时家长应用规范语言跟孩子进行交流。
2、充分利用各种环境激发幼儿说的愿望。
双休日,家长带孩子去公园、书店、游乐园等,充分利用周围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在玩的过程中让幼儿认识事物,鼓励幼儿勇于交谈。如与其他小朋友、售货员、管理员等进行交流,有时也让幼儿与小动物、植物讲话。这样,家长可以了解孩子内心在想什么。孩子大脑中有了内容自然回流露出想说的欲望。这样就为幼儿的想象插上了美丽的翅膀。
六、幼儿园的语言教育。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造一个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也就是说,教师应注意调动幼儿说的积极性。教师与幼儿建立良好关系,使幼儿有什么说什么,把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来给幼儿创造语言环境。
1、学会倾听和阅读是培育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部分。
利用晨间、饭前来开展语言活动。如:“谁来做我的录音机?”让幼儿简单地复述老师所讲的内容,模仿老师的语言、声调、速度等,以此引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在游戏中纠正幼儿的发音。
正规的语言活动,即采用课题教学形式面向全体开展语言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帮助幼儿在倾听、表达、欣赏和早期阅读等四个方面来发展。本期,我着重在早期阅读中培育幼儿。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早期阅读就是认识汉字和看书。其实,在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是帮助幼儿建立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他们提高语言文字敏感性,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2、户外游戏中的语言教育。
在户外游戏时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比如:“今天做了什么游戏?”,谈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说户外玩具的名称,等等。游戏结束后,让幼儿自由大胆的讲述出自己的游戏感受。在过程中,我就发现,我班幼儿说话欲望都很强烈,连我班年龄最小,语言水平发展较弱的小朋友也会不停地说:“这是羊角球……大皮球……大树、草地。”等。
七、注重创造多样化、生活化的学习情景。
近年来,幼儿园教师采用讲述活动、谈话活动、听说游戏、早期阅读和文字活动等形式,为幼儿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习环境。但这些只有和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使语言教育充满生命和活力。
总之,在儿童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更新教育观念。家长也要积极配合。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用使用的有效的方法激活幼儿学习语言的内在动力,及时鼓励,积极引导,将其培养成能适应新世纪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2、《学前教育》
3、《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
作者单位: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