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看待欧美关系回暖

2021-09-10辜学武

南风窗 2021年13期
关键词:欧美盟友拜登

辜学武

近日来,各路媒体关于欧美关系频繁互动的报道与讨论纷沓而至,眼花缭乱。一时间,“中欧关系断崖式下跌”“美欧关系急剧升温”俨然成了中美欧三大地缘政治势力博弈的新趋势。

事实上,这些报道和分析的确都不是空穴来风。最近一段时间在中美、中欧和欧美之间发生的几件大事都有力地支撑了这个感觉的形成。从回归巴黎气候协定到拯救伊核条约,从重拾解决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冲突的“两国方案”到认真对待欧洲“数字税”诉求并索性将其扩展为德法早就倡议的全球大企业最低税,拜登政府似乎铆足了劲赢回欧洲对美国的信任。

尤其使人感到扑面而来的欧美关系回暖气息的,是华盛顿和布鲁塞尔如期启动了欧美首次高层“中国对话”。5月26日,美国副国务卿谢尔曼(Wendy Sherman)专程来到布鲁塞尔与欧盟对外行动署秘书长萨尼诺(Stefano Sannino)举行对话并发表联合声明。

这一切都表明:事情正在起变化,欧美关系在经历了4年特朗普“灰暗期”之后正在摆脱困境,迅速升温。

然而,回暖和升温似乎只是表象。它虽然极大地缓和了欧美之间在特朗普时代形成的冷言相向剑拔弩张的气氛,但传统的美欧之间的战略互信并没有真正得到恢复。目前的欧美关系状况离它们实质性联手全面遏制中国战略还相差甚远,充其量也就达到了一个貌合神离的境界。

回暖并不能掩盖一个基本事实,即美国和欧盟对华日趋强硬的战略动机始终格格不入。对于美国来讲,中国是美国全球霸权地位的最大挑战者,也被他们视为是唯一一个能终结美国全球霸主地位的国家。全面遏制中国的继续崛起不仅是特朗普时期的行动纲领,也是拜登政府的既定方针。

从某种角度讲,在阻止和延缓中国超越美国方面,拜登比特朗普显得更加“紧迫”,目标更加具体。就职100多天以来,几乎在每一次提及中国的演讲中,这位美国总统都信誓旦旦地保证,绝不会允许中国超越美国的事情在任何一个重要领域里发生。

中国的军力决不允许超越美国,美国的5G技术决不允许落后于中国,美国的新能源产业决不允许被中国击败,美国决不允许中国的航天事业走在美国的前面,决不允许美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被中国赶超,这些都是这几个月来拜登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提及中国某些方面如机场设施和高速铁路已经比美国做得好的时候,拜登会时常表现出不甘心的样子。承认这些,对他好像已经是很难受了。但接受这些事实长期存在,更不是他的兴趣所在。击败中国,决不允许中国人的日子比美国人的日子过得更好,决不允许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被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所取代,似乎是拜登政府强硬对华政策的主要冲动。

比起美国的“击败中国,确保美国的全球领袖地位”的动机来讲,欧盟对华政策日趋走向强硬的冲动显得“谦虚”多了。对于大多数欧洲人来讲,中国恢复世界大国地位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接受中国的崛起,而且要和这个亚洲巨人“和平共处”并从中获益,这看起来对欧洲并不是一件难事,至少很多欧洲人的基本心态如此。

因此,欧洲人并没有一定要“击败中国”的野心。当下的许多欧洲主流政治精英之所以对中国牢骚满腹并不是对中国的崛起忧心忡忡,而是不想接受中国崛起的方式,他们认为中国处理问题的方式偏离了欧洲可以接受的轨道,与欧洲价值观格格不入。

但许多欧洲人心里很清楚,美国人的许多价值观在很多方面早已同欧洲的现代价值观格格不入。对于他们来讲,种族歧视、贫富不均、社会撕裂、虐待移民、精英腐败的美国早已不是西方普世价值的真正代表了。

然而,欧美之间的人种血脉、文化源流、价值认同和政体结构的均质感远远大于中国和西方之间的相应纽带。以“共同的价值”为切入口,同时无限歪曲放大中国的“另类”特征,凸显美欧之间的“共性”,展现中国同他们的“差异”,重建美欧伙伴关系,拜登的这个战略对于受尽了特朗普歧视和打压的欧洲人来讲仍然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

拜登上台还不到5个月,便打着“共同价值”的旗號,将被特朗普“极端美国优先主义”冲散了的盟友们又整合了起来,而且还弄得有模有样。欧洲的盟友们似乎又开始紧密地团结在美国的周围了。

然而,模样毕竟只是模样。“共同价值”的凝聚力可能止步于此。价值观念相同并不意味着利益一致。相同的观念和意识形态可以把欧美聚合在一起,但一碰到实际问题,“价值共同体”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由此而产生的不信任。

美国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中国超越美国的政策被许多欧洲人认为有悖于欧洲的利益。他们虽然不一定认同中国的发展道路,但相信无休止和全方位地对抗中国将极大地恶化和压缩欧洲的生存空间。重新以意识形态为线将世界化为两大阵营,回归冷战状况,实现政治“脱节”和经济“脱钩”,这不是欧洲人对未来的憧憬,而是他们当下的噩梦。

到目前为止拜登的一言一行都证明他是一个不亚于特朗普的美国式民族主义者。在追求“美国优先”这个目标上,他和他的前任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在行为举止上文明和绅士多了。 他上台以来出台的所有内外政策都深深地打上了“美国优先”的烙印。这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和其他欧洲领导人奉行的全球主义背道而驰。

5月28日,默克尔应意大利总理拉吉之邀在2021“全球方案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大谈全球联手合作共渡难关的重要性。她开宗明义,直呼当今世界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对美国政府官员和外交官是一个高度敏感的概念,一个外交术语的禁区,已被美国官方打入“冷宫”。美国政府多次在国际会议中拒绝签署含有“一带一路”或“命运共同体”之类字样的文件或声明,以避免造成为中国政府背书的印象 。

而今默克尔不加掩饰地在云端向全球精英大谈“世界命运共同体”,不禁使人对欧美关系回暖的质量产生深深地怀疑。既然德国总理,欧洲政治的领头羊一心一意地像中国呼吁的那样打造一个全球“命运共同体”,欧洲又何来动机和心情帮助美国遏制中国的崛起呢?

换句话来讲,美欧虽然又开始重新走近,但劲似乎并未完全往一处使。虽不能批评为“各怀鬼胎”,但离“同床异梦”的确不远。欧美关系现在看似温馨和谐,实际上暗流涌动,相互提防,战略互信远远不够。

5月31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要求丹麦政府明确澄清,丹麦安全当局是否像欧洲媒体报道的那样,为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监听包括默克尔在内的欧洲高层领导人提供了支持。马克龙面色严峻地指出,“在盟友之间搞监听是不可接受的”。

如果相信美国政治期刊POLITICO5月25日的一份报道,欧盟和欧盟各成员国领导人对拜登政府想当然地认为“无论华盛顿做什么决定,欧洲的盟友都会自动跟上”的傲慢感到惊讶和愤怒。

有几件与欧洲各国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情,拜登政府在做决定时,并没有与他们商量,这让欧盟和欧盟27国领导人非常恼火。按照POLITICO的分析,许多欧洲领导人和外交官虽然感受到了拜登团队的彬彬有礼(这与特朗普团队有天壤之别),但并没有真正感受到盟友间的信任。

拜登与普京6月在瑞士日内瓦会面这件事情,整个决策过程一直对欧洲守口如瓶,对欧洲的盟友们没有透出半点风声。直到与莫斯科达成美俄首脑会见的共识之后,欧洲人才被告知这件即将要发生的事情。

俄罗斯被欧盟视为欧洲的头号威胁,普京在许多欧洲人的眼中,尤其是在东欧和波罗的海的欧盟成员眼中,形象非常不好。他们最为担心的是美俄搞“越顶外交”,背着他们达成不利于欧洲利益的“交易”。拜登政府在事先不与盟友磋商的情况下就定下与普京的会见只能加深他们的这种担心,加重他们对华盛顿的疑虑,埋下不信任的种子。

同样的“先斩后报”的事情也发生在“阿富汗撤军时间表”和“取消新冠疫苗产权保护”的决策过程上。拜登政府在宣布自己的决定和打算之前并没有同欧洲的朋友们进行沟通和协商,而是想当然地相信,欧洲一定会接受美国的“领导”,无条件地接受华盛顿的“顶层设计”,心甘情愿地跟着美国走。

欧洲甘当美国小伙伴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低估这一点,美国会在重建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上栽大跟头,摆脱不了与欧洲“同床异梦”“貌合神离”的命运。

在阿富汗撤军这件事情上,欧洲的北约成员们在发完牢骚之后勉强咽下了这口气。虽然华盛顿的撤军时间表完全只考虑了美国的各方利益,根本没有顾及欧洲盟友们需要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协调和准备的困难。但撤军毕竟是好事,咬咬牙克服各种困难跟着美军一起卷铺盖走人就罢了。

但在“取消疫苗知识产权保护”这件事情上,德国发飙了。拜登在毫不知会欧盟的情况下就宣布建议放弃对疫苗产权的保护激怒了德国和欧洲。几乎是在第一时间默克尔就站出来公开批评美国,指出现在全球疫苗短缺,供不应求,主要是生产能力跟不上,跟疫苗产权保护没有任何关系。

她批评美国严禁疫苗出口,大量囤积疫苗加剧了疫苗市场的紧张,希望美国应该向欧盟学习,放开对发展中国家的疫苗出口。对许多欧洲的观察家来讲,拜登在如此重大的事情上不与欧洲的主要盟友商量就宣布美国的主张实在是一种傲慢和无理。

事实上,欧盟立马陷入了一个非常被动的境地,毕竟放弃疫苗知识产权保护也是印度和南非制药大国的强烈诉求,而中国对这件事情也持相当开放的态度。

一向注重自己的道德操守和国际形象的欧盟似乎有一种被美国人耍了的感觉。很多人甚至怀疑华盛顿玩的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把戏。通过建议取消疫苗产权保护,不仅可使美国从欧洲手中夺回“道德高地”,而且也可转移视线,对冲国际社会对美国禁止疫苗出口、海量囤积疫苗的批评,可谓一箭双雕。

一言以蔽之,欧美关系在拜登政府上台后确实是在迅速回暖和升温,但这个回暖和升温还只是局限于表层上的热络和形式上的华丽,至少到目前为止是如此。

欧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一个地位和领导权的问题。如果美国继续奉行“美国优先”国策,拒绝把欧洲当成平等的伙伴来看待,始終有意或无意、刻意或习惯性地置欧洲盟友的利益于美国利益之下,期待欧洲毫无怨言地将自己纳入美国的全球战略版图,成为美国的一颗棋子,那么欧美关系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

欧洲甘当美国小伙伴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低估这一点,美国会在重建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上栽大跟头,摆脱不了与欧洲“同床异梦”“貌合神离”的命运。

猜你喜欢

欧美盟友拜登
拜登也要打造基建狂魔
普通人拜登
在叙利亚遭美国抛弃,库尔德人从美敌对势力中找到新盟友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8年9月)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7年12月)
好好玩创意营盟友唯我独尊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7年4月)
是对手,更是盟友
好好玩创意营 盟友唯我独尊
“拜登”献吻拜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