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香不欢的宋朝
2021-09-10邢洁
邢洁
在宋朝,从皇室贵族、文人墨客到平民百姓,各类香方、香料、香器大行其道。
那么,宋朝的人们是如何焚香、品香的?在他们看来,香在生活中又占据着怎样的地位,包含着怎样的情操呢?快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将百花香气注入沉香
五代时期蔷薇水传入中国后,聪明的中国人便开始将花香与沉香结合起来,宋人将这样的制香方法发挥到极致。
那时候,香品都有非常美的名字,譬如“朱栾沉”和“柚花沉”等,这些名字都是由花名和香材组合而来的,这些香品用它们的芬芳和雅名共同增添了宋人生活的诗意。
“朱栾沉”便是用朱栾花和沉香熏蒸制成。宋人们将沉香切成小片,与朱栾花重重叠叠地铺在一起,然后将它们一齐放入当时锡制的蒸馏器中,用小火缓缓蒸煮。混合了沉香气味的花液从蒸馏器中一点一滴地渗出,宋人们再用花液浸泡蒸过的沉香,让花香与沉香之间相互渗透更为紧密。在这之后,还要再蒸、浸达三个来回以上,这浸染了花香的沉香片才打造完成。将香片晒干,他日焚之,整个房间有如遍布柑林。
与“朱栾沉”不同,“柚花沉”不用火蒸,而是让花香与沉香自然混合,宋人们把沉香片与柚花层层铺叠,密封起来,隔日再换新鲜的柚花,要如此封制整整一个花期!
通过花染沉香的办法,宋人们在雅致的沉香气味中添入了更多四时的清新趣味。正如我们平日里布置鲜花于房间之中,除了品味赏花之乐,不也是贪图四季香花所散发出的愉悦芳香吗?
万事万物皆可成香
在宋朝,宫廷里有大肆消费名贵香料的风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富贵四和香”,它的原料恰如其名,正是古代四大名香“沉檀龙麝”,此香焚烧时,高贵清妙之意自在其中,但“富贵四和香”的用料之奢侈,令普通老板姓只能望“香”兴叹。
然而,穷人也有穷人的焚香乐趣。用不起“富贵四和香”,贫士们便用果皮、果核、柏叶、蔗滓等制作了“小四和”,陆游的诗“烹野八珍邀父老,烧穷四和伴儿童”中写的,便是平民百姓利用寻常物件享受香品的乐趣。
此外,对于那些追求朴素天然的人们来说,他们还发明了用旧竹片代替沉香与花熏蒸的方式,他们把竹子切成小片,与四季鲜花层叠放入瓷器中,然后小火慢蒸,让竹片慢慢浸染花香,他日焚烧,百花香气便纷纷挥发升腾,这种清雅朴素的香品在当时被称为“百花香”。
焚香度日,以香入诗
宋朝的人们焚香不仅仅是为了它的香气,在当时,焚香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文人们以调香、品香为时尚雅趣,更是喜欢以香事为题吟诗作词。
在众多品香的文人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黄庭坚了,他是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也是首屈一指的香学大师。
黄庭坚六十岁那年被贬宜州,住在嘈杂肮脏的市集内,残破不堪的陋室根本无法阻挡各种叫卖声与难闻气味的入侵。然而,他并不以为意,焚香一炷,神闲气定。众人诧异,面对如此恶劣环境,怎可有如此的安适恬淡?其实,答案就在黃庭坚早年的一首诗中:“险心游万仞,躁欲生五兵。隐几香一炷,露台湛空明。”
在真正的香家眼中,所谓品香并不只是用鼻子去闻香,而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升华,即所谓“鼻观”。对他们而言,香,是日常生活的良伴,是歌咏言志的依托,也是对心灵的净化与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