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板胡回忆录

2021-09-10谢嘉颖

小天使·初中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隔壁家琴声爷爷奶奶

谢嘉颖

不知为何,悠扬飘洒的琴声仍然会常常飘入我的梦境。

接 触

小时候,我常常跟着爷爷奶奶在老家柳树下乘凉,隔家的爷爷拉起了他的板胡,我好奇地踩着吱呀吱呀的小鞋跑去他们家,听着板胡时高时低的音调,看着爷爷上下摆弄的手,声音时而高涨,时而低沉。我一脸羡慕地摸了摸,琴弦震动到我的手,我连忙缩了回去。那种奇妙的触感,疼疼的,痒痒的。

爷爷笑着看着我说:“怎么?小丫头也想学这老东西?”我怔怔地望着他手中琴弓,上面白色的银丝像极了爷爷满头的白发。再往上看看是挺立着的琴头,不像琵琶那样低垂着。后来,爷爷奶奶找不到我时,就来邻居爷爷家找,一找一个准。

从那时起,我便迷上了板胡,迷上了那个拉板胡的爷爷。它是我的梦,可我只能干巴巴地,仰慕它在爷爷的手里发出清脆的乐音。

努 力

二年级学校开展社团活动,我终于有了能触摸它的机会,我懵懵懂懂地开始学板胡的基础知识,那时的教室在五楼,每当最后一节课,总会见到我在那儿的楼梯上爬上爬下,乐此不疲。

晚上写完作业回到家中,我并不像那些孩子在街上外放肆地乱蹿,而是黏在隔壁爷爷家,请他教我的板胡。

“往下按,使劲儿拉,要把弓拉满,把劲按实。太磨手的话可以缠胶带。”爺爷说道,我看着自己还没按两下的手红红的,被弦磨得生疼,再看看爷爷的手,并没有我的光滑,上面长满了一层一层的厚茧,下面的空壳上叠了一层又一层的松香末,是拉弓磨出来的。

只见他按住弦,一满弓拉出来,音色饱满,圆润,悠长。而我一弓下去是磕磕绊绊,撕撕拉拉,音还时不时地断,难听极了。那时的板胡是我上下楼的毅力,是爷爷紧皱的眉头。

荣 耀

再后来,我进入了学校的民乐团。团里只收两个板胡学生,而我就是其中的那一个。

登台表演,考级,转台演出,是那时的我努力学习板胡最好的见证。当坐在台上的一刹那,我看着它,它也看着我,我们之间仿佛有了心灵的沟通。

记得第一次登台演出时,我很紧张,目不转睛地看着它,它挺立的琴头靠在我的肩膀上,安慰我不要紧张;我坐在大厅里,一个人当着许多评委拉着它时,我就成了这把板胡,它也成了我。它是我取得的奖杯,是我耳边大人不断的夸词。

忘 却

上了初中以后,我们搬来了城里。板胡也被我带了过来。我立下壮言要每天练习它,但当我把它带去学校时,我忽然发现,它是那么的不起眼,班里人的吉他,尤克里里等流行的乐器一个个摆在我的面前,我不敢把以前引以为傲的它拿出来,它孤零零地在我的寝室里待了一年。回家时我怎么也不能把它塞进我的行李箱,于是我只好把它背上。

“这是什么啊?怎么这么大个箱子?”有同学好奇地问道。“没什么,一些旧东西。”我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

我把它扔在冰箱的后面,那是家里最隐蔽的地方。我看了一眼,再也不曾提起我学过板胡。

一次回老家,听到隔壁家爷爷还在拉着板胡,琴声还是那么的飘扬潇洒。“隔壁家爷爷总问你回来了没有呢,快去看看。”奶奶招呼道。去邻居家的路并不长,可我的步伐却一步比一步沉重。走到爷爷家门口时,我的双脚像注满了铅,怎么也迈不动。琴声传出来,好像在我面前竖起了一堵墙,上面写着的是“自负”。我的心被猛击了一下,转身跑回了家。来城里时,在车上看着那柳树,看着那曾经踩着小鞋飞去爷爷家听琴声的小女孩,一切与我都越来越远,琴声也渐渐远去了。

星期六,我坐在沙发上打开了电视。“板胡已被我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音乐的瑰宝。”播音员的声音让我内心受到了一阵触动,我抬头望了一眼,它还静静地躺在那儿,上面已经落了一层薄薄的灰,我轻轻地打开了它,看着它的琴头,依然还是挺立着的。

猜你喜欢

隔壁家琴声爷爷奶奶
一把黄豆
染发
陪爷爷奶奶过重阳节
高质量画面
泉水滴答
倾听那琴声
看望爷爷奶奶
可怕的琴声
妈妈的『魔咒』
悦耳的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