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2021-09-10罗金
罗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影响护理工作安全的因素也越来越多,这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仅担负着拯救患者生命的重任,同时还要面临众多的安全隐患。本文对手术室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有效对策。
1.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由哪些?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一旦出现问题,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手术顺利进行,延误患者的病情,并且浪费手术资源,严重的还能够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引起重大的医疗事故。手术室护理常见的安全隐患有以下几点:
1.1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
在手术之前对于患者的资料没有认真核对,导致出现接错患者的情况;在手术前访视工作不到位,手术患者出现护送不当、引起输液管道以及引流管道脱落的状况发生;对于全身麻醉还未清醒的患者未安排护理人员在旁边照顾,引起患者坠床。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体位安置不正确,容易引起损伤,尤其对于一些难度大或者时间长的手术,患者的体位安置不正确,容易致使患者出现体位不当性并发症和压疮的发生。手术室的设备仪器准备不充分,监护仪、电刀、吸引器等设备在手术之前没有试机,在手术中容易出现故障,电刀电极板使用不规范,容易导致患者的皮肤受损严重的造成灼伤。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没有认真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手术名称、手术时间、术中用药等情况,药物摆放位置不正确,导致术中用错药。抢救患者的过程中,对于医生的口头医嘱模糊不清,凭印象用药,导致出现用药错误,术中患者输血前没有按照操作流程检查血型。
1.2沟通不到位
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在手术之前与手术医生没有进行充分的沟通,导致手术准备工作不充分、不到位,手术中所必须的设备以及药品等物品未及时准备或准备不充足,在手术中如果遇到突发状况,则无法顺利对患者进行手术,这种情况极易出现医患纠纷。
1.3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手术室的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技能有待提高,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未患者做好全方面的护理工作,未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工作。例如,在手术前没有仔细查看患者的病情资料,导致患者的手术体位安置不正确,这有不仅影响手术的顺利开展,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出现体位不当性并发症。
2.手术室护理防范对策有哪些?
2.1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强化医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完善手术室护理管理的规章制度。对于手术前的访视制度、手术患者的核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以及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制度等,在护理工作中要按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手术室可以在醒目的位置张贴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且有专门的监督小组负责对护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并配有相对性的奖罚制度。要加强手术室管理中的护理风险培训,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医院的相关的规章制度,能够确保每位医护人员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患者和自身的安全,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手术室的护理安全。
2.2增强医护人员的沟通力度
在术前,医护人员要加强交流沟通,巡回护士仔细检查手术器械和设备是否完好,切实落实每一项工作,充分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此外,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手术方式和步骤,必要时和医生沟通,做好术前和术中的准备工作。另外,护理人员要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要有遇见性,准备相应的风险急救物品,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
2.3綜合技能素质培训
医院要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相应的理论知识、职业技能以及医疗机械设备的使用技能培训,以确保护理人员及时学习到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医疗机械设备,并学习医疗机械设备在操作过程中的主要事项。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工作的开展,促进手术室护理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降低护理隐患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