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9-10付瑞
付瑞
【摘要】目的:分析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医院治疗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多学科康复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所取得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肺功能,保证患者肺功能运转正常,同时患者满意度较高,易于患者接受,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0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较为常见的肺部疾病,又被成为慢阻肺,目前已有研究中指出其致病原因多为环境和机体自身因素的影响,如吸烟、呼吸道感染、遗传等都有可能引起疾病的发生。临床上患者常表现出慢性咳嗽、氣短、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较为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体重下降、慢性护理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鉴于此需采取必要且有效的护理手段帮助患者尽早康复。肺康复是一种效用较明显的护理方式,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显著改善。本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措施应用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所治疗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两组的一般资料情况见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日常监测记录,指导患者按照医生的诊断结果合理规范用药,同时为患者解决一些治疗过程中的疑问,处理患者的突发情况。
实验组:采用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方式,由责任护士、康复师、心理师和营养师组成多学科综合护理小组,为患者开展相应的护理工作。首先,责任护士为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讲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疾病相关内容,以及治疗措施、治疗过程等,加深患者的疾病认识,同时监督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等。其次,康复师负责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结合患者机体情况制定训练方案,包括科学的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适当的肢体训练,如慢跑、快走、以及其他健身器材等。根据患者体质情况确定合适的运动量和运动时间,通常每日0.5h左右最为适当。再者,心理师负责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运用SDS、SAS等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与患者开展积极交流,了解患者真实想法,解答患者疑惑,并讲述成功治疗经验,缓解治疗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此外,营养师负责指导患者均衡合理饮食,为患者设定饮食方案,搭配每日每餐食物能量标准,如多食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保持每日至少摄入30%、15%,保证饮食健康。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呼气流量峰值;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其中肺功能改善情况用方差表示,护理满意度用率表示,P<0.05即为有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于患者的影响是较为严重的,直接威胁其肺功能的正常运转,目前尚未研究得出其确切病因,单从环境因素和自身机体因素进行考虑,则需要全方位的疾病诊断,因此当患者出现邻床症状后需及时就医,以保证病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与此同时,必要的护理干预也是控制患者病情的关键,常规护理干预难以满足当前患者的治疗需要,而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通过组建专业的护理队伍,能够从基础护理、饮食、心理等多个方面为患者提供专业指导,使其得到全面康复照护,更有益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治疗。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的观察组经护理后其肺功能改善情况,即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和呼吸流量峰值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对该护理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采用多学科康复综合护理方式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减少临床症状的发生,还能够获得更多患者的认可,因此在临床治疗护理中可选择此护理方式干预。
参考文献:
[1]游慧敏,危秋平,林硕,黄榕.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1,34(07):168-169.
[2]王霞,郝一玥,范晔,杨丽,高上兰.多学科个体化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21,14(01):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