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思维导图优化语文阅读教学

2021-09-10张雪雪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教学策略

张雪雪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的思维工具,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方法,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对阅读教学进行优化,引导学生清晰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明确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深化阅读行为,促进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做好课前预习,理清课文结构脉络,还可以深化理解认知,降低阅读理解难度,还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围绕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维导图;策略

引言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记忆工具,能够对学生的思维做出引导、梳理,使其明朗化、清晰化、条理化,从而强化学生的记忆,加深理解。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为学生直观的呈现知识间的结构联系,帮助他们从宏观的角度系统掌握知识,从而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更好的践行新课标的要求。

1利用思维导图做好课前预习,理清课文结构脉络

预习是语文阅读的首要环节,是加速学生与文本融合、增强亲近感的主要途径。这就需要教师重视预习环节,加强预习指导,发挥预习功效。思维导图凭借图文并茂的优势成为学生预习的主要工具,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为学生设计框架,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填写框架内容。由于思维导图是以关键词为文字内容,需要学生对课文语句、段落进行概括总结,无形中提高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筛选、整理、归纳能力[1]。例如,在预习《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时,学生先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填写中央图,根据课文内容找出四个主干,分别是路上、上课、下课、印象。接着,再细读课文,找出每个主干包括的内容,如“下课”这一主干包括四个分枝,学生从文中分别找到跳舞、摔跤、做游戏、招来,招来又分出更细的三个分枝,分别是小鸟、松鼠、山狸。按照同样的方法将其他三个主干依照课文内容细化出不同的分枝。这样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就一一呈现出来,最后,学生根据思维导图深读课文,就能更好地理解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见,将思维导图运用在课前预习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对于初步把控课文的感情基调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2利用思维导图深化理解认知,降低阅读理解难度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也能顺利地阅读全文,但在通读全篇课文之后,并不能找出主干,对于一些细节片段也不能深度理解,从而直接影响了阅读理解的效果。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文本阅读,提炼其中的主要信息,梳理文章脉络,找出中心思想,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行降低阅读理解的难度,促进了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2]。例如对于《穷人》这篇课文来说,及就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对文章进行梳理,先要找出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明确桑娜、渔夫、西蒙几个人之间的人物关系,之后对课文故事内容进行分析,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列出相关信息,再重点对桑娜的几次心理活动进行重点分析,从焦急担心到怜爱孩子,再到抱回孩子后的忐忑不安,最后就可以总结全文的中心思想,感受桑娜与渔夫是如此的善良朴实。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思维导图的作用下,课文阅读活动变得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目標明确,最终必将显著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也锻炼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除了课内阅读之外,新课标也对学生的课文阅读提出了要求,当学生掌握了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之后,在课外自主阅读的时候,也能更容易梳理其中的内容和思想,找出精彩的部分,在读书分享会上进行汇报交流,确保了良好的阅读学习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3]。

3利用思维导图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如何让学生抓住重难点高效阅读,是语文教师备课时思考的主要方向,思维导图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归纳整理,将知识点一一罗列出来,将学生从繁杂的语言文字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够直观地看出重难点知识,从而在阅读学习中做到心中有数,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展开文本探究[4]。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为例,这篇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为此,教师抓住西沙群岛的总特点“美丽富饶”设计了思维导图。其中第三、四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落,主要写海底的事物,通过描写海底的生物凸出“物产丰富”这一特点。为了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分析课文内容,绘制思维导图。中央图是西沙群岛的总特点,依次分出第二段、第三、四段和第五段、第六段四个分枝,引导学生为每一分枝加上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空间位置分别注明“海面、海底、海滩、岛上树林”,并找出每一分枝包括的主要内容,如海面主要是描写海水,其特点是“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底包括珊瑚、海参、大龙虾、鱼四部分内容,并用“美丽、有趣、威武、数量多”分别概括其特征。依此是海滩包括的贝壳和海龟,岛上树林的海鸥,并找出对应的词语对其概括总结。这样学生从思维导图中就会明显的看出“海底”这部分是教学的重难点,在阅读中会将更多的时间、精力倾注在这部分上。

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思维导图的运用,促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同时也更有助于小学生接受,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主动思考探究当中,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思维能力,促进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田兴玲.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综述[J].学周刊,2018(10):49.

[2]宁玲.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8(30):102.

[3]黄莉娟,陆飞.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基础教育论坛,2018(05):56.

[4]季彦辛.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13):22-26.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