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吾尔族“萨玛舞”的风格特点

2021-09-10季文伊

文学天地 2021年5期
关键词:步法维吾尔族舞蹈

摘要:萨满舞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舞蹈,它跨文化、跨国界、跨地域。在我国流传于新疆南部喀什、莎车等地区。因神秘的主义色彩浓厚,从古至今传承方式受限,便有了较强的研究价值和人文探索性。

关键字:维吾尔族、萨满舞、风格特点

一、“萨玛舞”概念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中写道:古代维吾尔族在北方草原游牧时期。主要信奉萨满教,有祭天的风气,如高车时期曾“合聚祭天,众至数万”(《魏书·高车传》)。从《旧唐书》“郭子仪单骑见回纥”的记述中可知,回纥军事行动中也有萨满巫师参与。公元9世纪古维吾尔族迁徙到西域绿洲时又把萨满教带到西域。公元10-15世纪西域随逐渐伊斯兰化,但由萨满教所形成的一些风气一直延续下来,或已融入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之中。例如:农村中尚有延请“巴赫西”(巫师)治病的风俗,还有由巫师主持、名为“皮尔”的萨满舞遗存。就连定期去伊斯兰教圣者“哦达木”的马扎(墓地),举行纪念仪式的跳舞、插旗;到“阿尔斯兰汗”墓地跳舞、在树枝上扎各色小布条,都属于萨满教的遗风,只不过渲染了伊斯兰教色彩。

由此可见,萨满教、伊斯兰教的宗教意味,两者文化既独立又相融,再加上维吾尔族本身的民族文化,促成了萨玛舞的文化和风格特点。随着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发展、宗教的开放性,萨玛舞的表演形式和社会功能已改变,但风格特点和基本动律特点基本保持原有。

二、“萨玛舞”的分类

“萨玛舞”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当塞西萨玛,一般在肉孜节、古尔邦节时所跳,也在艾提尕清真寺广场跳的萨玛,被称为大萨玛。5/8拍,多由男班呈现。第二种是则克力萨玛,又被称为小萨玛。主要是求安拉的舞蹈。节奏多为4/4拍,男女班均呈现。

大萨玛与小萨玛主体动作基本一样。一般在教材的选择上男女班教材会与存在地文化规定保持一致。在罕尼卡与麻扎上,宗教功修中跳舞时没有男女性别的禁忌,苏非派的男女信徒除了男女分开进行外,都可以在自己圈子里舞蹈。而在艾提尕清真寺广场上的萨玛舞是不允许女子跳的,所以一般在学校选择教材和作品编创时,会十分注意这点,这变成了教材构建的基本准则。

三、“萨玛舞”的动律特点

其动律特点:基本以主力腿为固定中心作为运动起点,配上步法、跳跃和旋转,使身体整体或部分随左、右摆动,也会出现暂时性停滞。步法主要以颤步、悠晃步、三步一抬、一步跳转、三部吸腿转等。主要动作有一:身体重心跟主力腿向前倒单脚。手臂配合步法,七位打开随身体摆动呈围腰手再七位打开前手围胸,后手围腰;二:重心向前、后倒,单脚为重心,后脚抬起,背手或手臂随动。重拍膝部要有挤压感的下屈后弱拍弹回,整个屈伸动律中要富有韧性和压迫感。主要以1-8点来回交替,舞伴交流,围圈队形时使用以上动作。

除了以上基本动作外,多数以交替方向的跳跃、旋转为主。“萨玛舞”中的旋转作为技巧不仅简单要求会转,更要求质量、速度、控制,干净不拖泥带水。有些萨满经过训练后达数小时。而在苏非信念中人類生存的基本条件就是旋转,如《古兰经》钟的一段:东方和西方,都是真主的,无论你们转到哪里,真主的脸总是在那里。这不仅体现了转在萨玛舞中的思想,也体现了围圈八方向而舞的缘由。

还有,舞蹈中头的方向大多是以重心前后而随动,1-8点来回交替看斜下和斜上,队形主要是以舞伴交流,两列,圆圈为主。而点位则是1-8点来回交替。

无论是在现在的群众生活中,还是院校和演出团体对“萨玛舞”的呈现上,基本形态保留,只是社会功能和表现情绪上变化较大。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萨玛舞”宗教、祭祀的神秘色彩呈现已不多,但从头的方向上可见,维吾尔族对信仰的虔诚,祈求天地庇佑。圆圈队形呈现上也体现了浓郁神秘的宗教色彩。

四、“萨玛舞”的表现差异

喀什地区编导乌麦尔江这样说到:以前老的阿訇(苏非)的萨玛主要是宗教的,祈求安拉保佑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活贫困、健康等问题,宗教色彩是很浓的。我们对这个舞蹈进行改编,先从阿訇那里学习然后改,把天呀、地呀、祈求胡达的动作都改了,改成社会主义新气象的工人、农民的舞蹈,把呼天抢地地向前低头和朝后昂首的以及左右摆动的动作全部改了,以前赞颂安拉,现在变成歌唱劳动光荣的舞蹈,这个舞蹈有了新的变化后,舞台上就可以用了。

在新疆地区男班独有的当赛西萨玛还是男女班共有的则克力萨玛,情绪表现上都转变为一种喜庆、愉悦、幸福、甜美的情绪。整个舞蹈审美呈现上体现了维吾尔族的自信、自豪、勇敢无畏之情。动作呈现出延展、有力的动态特征。

而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采用的是小萨玛组合,步法还是用了三步一踢,悠晃步,颤步等基本步法,但在肢体上加大了整体幅度,如:侧挑身点扛撩手,蹭跳退步正挑身扛撩手短句,单跺跳转短句登。头的视线保留了随身体上下,只是幅度加大。情绪表现上仍保留其宗教神秘色彩,以虔诚的祈神祈天地为主要情感线。

五、“萨玛舞”的音乐

在苏非派的功修舞蹈萨玛中,音乐和舞蹈都是人与神沟通的特殊方式和手段。在萨玛舞仪式中,不同类别的音乐会衬托着仪式中不同过程。仪式最开始主要是配合《古兰经》吟诵而来的诵经调,诵经调的乐风也为阿拉伯风格。其次,是赞圣词,主要由“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颂词时乐风由阿拉伯风格与当地风情相结合,有一定的旋律更方便传承。再次,是箴言诗。阿皮孜用优美旋律唱诵亚萨维或鲁米的诗歌,旋律上没有太大的起伏,较舒缓,旋律常常由教众的哭泣伴奏。又次,是艾里卡-萨玛活动转悠的萨玛音乐,节奏自由,速度平均,音乐旋律不同地域不同特色。最后,是《十二木卡姆》的音乐。除此之外,萨玛舞议会上会有一种长腔的号哭,为了宣泄心中感情。

结语

民族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任何一个民族的舞蹈文化都需要被有利传播,只有经过有利传播,才能与受众者进行交流,只有经过传播交流,才会真正的成为社会存在并将其保留。在传播的过程中,其历史文化意义将潜移默化的进行传播,而作为民族舞蹈的传播者,务必在遵循民族文化,民族审美,舞蹈种类背后的文化规则。

参考文献

1.罗雄岩著,《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王昕著,《功修 祭仪 节庆中旋跳的舞蹈--新疆维吾尔族萨玛舞的研究》,[M],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印刷厂,2010年10月

3.秀华,《试论羌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及成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杂志,第186期

作者简介:季文伊(1994.8-) 性别:女 籍贯:山东省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历:研究生  研究方向:舞蹈教育。

猜你喜欢

步法维吾尔族舞蹈
新疆乌鲁木齐维吾尔族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情况调查
浅谈乒乓球教学中的步法教学
舞蹈课
浅析新疆维吾尔族舞蹈表演
羽毛球上网步法及后退步法简析
步法训练在乒乓球运动队中的应用分析
雪地上的舞蹈
维吾尔族老人长寿三要诀
卷首语
浅析乒乓球运动员的步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