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段少数民族歌曲歌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1-09-10陈春玲

文学天地 2021年5期
关键词:小学低段教学策略

陈春玲

摘要:本文以人音版音乐教材中,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彝家娃娃真幸福》为例,结合其教学实际,以更好的寻求适合小学低段学生对民族歌曲学习的教学策略为目标,探索多种教学途径以及实施策略的有效性。提出以创设情境,游戏体验,及时评价等策略,提高低段音乐课堂中民族歌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低段;民族歌曲;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民族歌曲学习,在第一大块“感受与欣赏”课程内容第四部分:“音乐风格与流派”当中有着明确的要求:“小学1~2年级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并且,在第二大块教学目标“表现”下的“演唱”目标中要求“1~2年级要学唱儿歌,童谣及其他短小歌曲,参与演唱活动。能够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能够对指挥动作做出反应,能够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其中中国民歌1~2首)”教学中笔者在执教低段音乐课的时候对低段民族歌曲教学具有浓厚的兴趣,遂尝试探索民族歌曲的教学策略。

一、民族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现状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每册都有民族歌曲选入教学,笔者在小学低段选取了一些学校就民族歌曲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

小学低段音乐课堂中,较多是以传统的跟唱方式来教学,但是基于低段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在没有理解民族歌曲的基础上,歌唱效果就大打折扣,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没有理解的基础上显得十分单一,亦不能很好的达成教学目标。

在调查中有一课《其多列》,教师在教唱环节就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听范唱,几轮的听唱过后学生基本也能跟随音乐歌唱,教师就开始弹琴教唱,这样的教唱环节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对教师的教唱方法学习兴趣不浓,对民族文化理解不深,歌曲的演唱效果亦欠佳。

2.学生学习主动性未被激发

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动性不能得到激发。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下学生对民族歌曲的学习其实是一知半解的,不能很好的对音乐内容进行理解和审美。学习的主动性不能得到很好的激发。

例如在歌曲《金孔雀輕轻跳》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如果一味的只和学生简单讲解歌曲的基本内容和歌曲发声方法,学生学习歌曲的主动性就会大打折扣。这首歌曲是云南少数民族傣族的儿歌,可以先介绍少数民族的各方面民俗文化,例如傣族人民的服饰,建筑文化,舞蹈等各方面知识,有条件的老师甚至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一段傣族舞蹈,这样在对傣族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学习下学生对傣族歌曲的学习才能产生学习兴趣,积极投入课堂。

3.学生音乐审美情趣未被调动

民族歌曲具有其自身的艺术特色,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融入到歌曲中,感受其中的韵味和音乐美感,体会乐曲所包含的情趣就不能提高学生对民族歌曲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民族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1.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民歌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学生只有在了解各民族的文化、情感、历史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才能萌发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人音版音乐教材有非常多少数民族的歌曲安排在册,通过对少数民族歌曲的欣赏和演唱让学生感受到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了解能够领略到少数民族独特的异域风情,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2.弘扬民族音乐

据了解,我校学生的民族属性基本上都是汉族,对少数民族的服饰、生活习性、文化了解甚少,学习民族音乐能够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民风民俗。例如学习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这首歌曲,学生要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彝族语言文化之后才能理解“阿里里”原是彝族语言文学当中的衬词,表现的是开心,愉快、喜悦的感觉,继而在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这首歌曲时才能把彝族小朋友内心的喜悦情感用轻快、有弹性的感觉表达出来。

三、民族歌曲歌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深入梳理,研究教材

1.教学内容分析

《彝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情绪欢快,表达对幸福生活赞美的少数民族歌曲。这首歌曲虽然短小,彝族歌曲的风格却非常鲜明,尤其是欢快的情绪和每句句尾的衬词“阿里里”等,更有助于学生体会彝族歌曲的特点。歌曲要求学生能够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通过歌舞表现彝家娃娃对幸福生活的赞美;通过唱、奏、舞等活动,主动地有创造性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能用自然的声音背唱歌曲;能准确的唱准歌曲中的一字多音和衬词“阿里里”,并能用声势和打击乐器自信的为歌曲伴奏。

2.歌曲乐谱

第一, 歌曲中反复呈现X XXXXX│X X  X │的节奏型,学生在节奏训练上容易将十六分音符节奏读慢,继而使整条节奏无法完整完成。

第二,曲谱当中多处出现十六分音符 6535学生习唱难度大,既要注意音准又要把握速度;第三乐句出现前十六后八节奏型,学生在习唱过程中容易出错。

第三,歌曲当中频繁出现“一字多音”的情况,学生在习唱过程当中容易将歌词“唱糊”。

(二)课堂实践,探索有效教学方法

1.基于学情,初试演唱

在初次教学当中,笔者尝试带领学生通过听音乐双手叉腰进教室,体验2拍子强弱规律。继而创设情境,通过情景创设:出示名字“222、353、666”,找彝族小朋友的家(用柯尔文手势指示),与彝族小朋友交朋友,用彝族语言阿里里有节奏的朗读方式和他们打招呼以及与彝族小朋友捉迷藏等等方式学习歌曲。然而笔者却发现这样的导入方式过于冗长,导致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由于环节繁琐而愈加呈现疲态,积极性不强。

2.关注学生特性,再次修改设计

(1)乐“感”——巧设情境 感知韵律

教学之初,让学生随音乐走一走、拍一拍,通过体态律动,感受2/4恒拍,初步感受彝族音乐欢快的情绪,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为之后的学习做好准备。教师带领学生双手叉腰律动进教室,并在“阿里里”处加上相同节奏的拍手,具体设计如下。

(2)乐“动”——衬词先行 念出韵律

学生通过踏步、声势感受极具特色的衬词,同时复习和巩固四分节奏和八分节奏的节奏组合。同时,加深称词的练习与理解,体会称词在歌曲当中的情感意义。

案例:

师:小朋友们真棒,刚才这首歌曲里唱到的什么歌词最多?生:阿里里

师:刚才我们在做什么动作时歌曲里唱“阿里里”?生:……

师:你们试着来念一念“阿里里”,注意节奏哦。生:……

师:刚才这首歌曲来自我们云南一个少数民族——彝族,名字叫《彝家娃娃真幸福》。在彝族的歌曲中经常会出现“阿里里”这样的歌词,它没有具体的意思,叫做衬词,表示快乐、开心的情绪。

师:老师想和你们合作念念这首歌词,老师念这边的歌词,你们念这边的“阿里里”,我们试一试。生:……

师:我们换一换试试。生:……

师:今天,有4位彝族小朋友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参加他们每年盛大的火把节,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3)乐“学”——游戏提趣 习曲会韵

教学中,让学生听一听、唱一唱,用手势和色卡感知音高,解决音准难题。学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背唱歌曲。能较好的完成用各种声势为歌曲伴奏,并表现歌曲。通过拟人的方法把四个重难点音型比作四个可爱的彝族小朋友,通过“打招呼”的方式唱熟、唱准音高。

(三)反思总结,概括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加强歌曲意境

音乐作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只强调作品的情感处理以及外在的演唱形式、歌曲的体裁,然而对于年幼的小学生而言这些都显得过于抽象难以深入理解。所以笔者在几次试教过程中悟到,课堂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只有让孩子身临其境,置身其中才能夠使其全身心的投入课堂,享受课堂。

2.游戏体验,学习歌曲韵律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第二大块“学段目标”就有强调,对于1~2年级的学生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的自然嗓音和灵巧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3.遵循年龄特点,探索有效识记方法

小学低段的学生对于文字的识读与记忆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识字不多读句不顺往往是低段学生学习文字、记忆歌词的短板。但低段学生的认知具有形象性、直观性,擅长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的特点,教师应该遵循其年龄特点,积极的探索更多有效手段辅助低段学生熟记旋律,背唱歌词。

4.及时评价,促进课堂效率

在课堂教唱环节,教师在学生学唱过程中出现音准、情感表达、咬字等等细节出现偏差时,应及时给予评价并纠正,在老师一遍遍及时、正确的纠正引导下学生才能一次次在改正中得到提升,才能得到更好的课堂学习效果。

四、反思与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民族歌曲教学是一块重要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在课堂中,学习民族歌曲可以增加学生在民族歌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了解有关少数民族的各种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在今后教学中,笔者将更加积极的探索民族歌曲的教学,丰富课堂让教学变得更加灵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谢舟洲.小学中高学段少数民族歌曲歌唱教学策略和实践.求知导刊

猜你喜欢

小学低段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策略探析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敢“问”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