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化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有效应用

2021-09-10李媛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职化学翻转课堂教学

李媛

摘 要:中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教育阶段,以培养技术型和实用型人才为主,文化知识是学习专业课的基础,所以开设有不少与本专业相关的文化课,化学即为其中之一.在中职化学教学中,不少教师为改善教学质量,都在尝试应用翻转课堂模式,且取得不错的成效.

关键词:教学;翻转课堂;中职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5-0092-02

翻转课堂是新一轮教育改革下的产物之一,指的是通过对知识讲授与内化的颠倒安排,重新调整课堂前后与内外时间,转变以往教学中师生在课堂上并对、并存的模式,属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与革新.中职化学教师需与时俱进有效应用翻转课堂,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使其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充分借助微课优势,有效应用翻转课堂

在中职化学教学过程中,为有效应用翻转课堂,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微课是一个重要载体,这是一类精悍短小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一般情况下几分钟就承载着一节课的重点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所授知识提前制作好微课,课堂上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指导学生一边观看、一边自学,并讨论难点,再结合他们的自学情况深入讲解,使其掌握所学内容.

在开展“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时,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知识点,贯穿于整个中职化学教材,还是难点之一,不仅涉及到氧化反应,还涉及到还原反应,具有极强的综合性.教师可提前制作一个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微课,插入氢气与氧化铜、钠与氯气反应、氢气与氯气反应的视频,把反应过程、特点及物质变化等知识直观呈现出来,组织学生观看微课自主学习,使其据此讨论其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特征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并用此特征判断上述的几个反应,分析化合价改变的原因,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即为得失或偏移,然后探讨这种分类方法同初中所学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上述案例,教师充分借助微课的优势有效应用翻转课堂,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点反复观看、直观小结,优化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二、设计课前学习任务,做好翻转课堂铺垫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的中职化学教学中,由于采用的是“先学后教”这一流程,教师需精心设计课前学习任务,为学生准备好“先学”的素材,帮助他们事先了解学习内容与目标,为课堂深入研究做准备.中职化学教师可利用微信、QQ或校园网等平台,布置线上课前学习任务,指引学生结合教材及其它资料自学,增加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做好翻转课堂铺垫.

在进行“乙酸和乙酸乙酯”教学时,教师布置以下课前学习任务:任务一:学生利用校园网观看学习材料,包括录制的微课、多媒体课件等,主要内容是乙酸的分子式与结构式;羧基的结构特点;酯化反应的概念;乙酸的酸性与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乙酸酯化反应实验中的有关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等,然后完成在线练习,以简单的选择题、填空题与是非题为主,如果遇到疑问可在讨论区留言.任务二:学生看完视频与做完测试后进入到课前准备的探究环节,重点讨论乙酸酯化反应实验的相关内容,要求他们必须提出个人收获或见解.任务三:建立学习小组,在组织带领下一起讨论实验方案,并准备相关材料.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前自主学习任务,为学生指明预习方向,使其通过课前自学与小组讨论初步掌握本节课的主要理论知识,让他们在接下来的实验操作中有所准备.

三、运用小组合作模式,有效构建翻转课堂

在中职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应用翻转课堂,课前环节主要依靠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虽然可以提前了解新课,掌握一些基础、简单的知识,但是他们遇到的疑点与难点也不少.这时中职化学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班内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布置合理的合作学习任务,使其以小组为单位先自学、再合作,然后讲解,科学构建翻转课堂.

例如,在“化学平衡”教学实践中,教师先组织学生利用课前时间自主学习,以教材内容为基本依托,布置这样的合作学习任务: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过程,认识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认识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知道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的涵义;了解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指出具体的影响原理与影响过程.要求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把难以解决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主要有化学平衡概念的建立,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勒夏特列原理的总结与归纳,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等,随后再围绕这几个知识点深入讲解,使其扫除障碍.

如此,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素养,使其体会到学习化学理论的重要性.

四、教师给予及时指导,提升翻转课堂效果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虽然教学中心由教师转移至学生,教师的功能有所弱化,角色发生改变,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讲授知识,但是作为课堂教学的统领者与组织者,仍然肩负着重大责任.中职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侧重点放在疑难点的分析上,或者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和遇到的障碍,给予及时、合理的指导,帮助他们顺利自学,实现翻转课堂的构建.

以“离子反应”教学为例,学生通过事先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初步了解电离的过程,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学会正确书写常见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能从电离的角度概括酸、碱、盐的本质,不过难点在于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这时教师要结合这一知识要点给予及时、合理的指导,带领学生着重探讨给出一种物质,如何判断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使其根据物质结构掌握判断的方法:先判断是否属于化合物,如果是化合物的,再判断是否属于酸、碱、盐、水、活泼金属氧化物,假如是这几类物质就属于电解质,不是这几类的就是非电解质.

针对上述案例,教师通过对难点的及时指导,既可帮助学生顺利突破学习中的困难,还有利于他们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电解质的概念,使其能准确区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五、注重课后评价总结,确保翻转课堂完善

在中职化学教学课程中,翻转课堂的构建既然仅包括教学环节,还涉及到教学评价,同样要进行翻转,突破以往教师评价或利用练习、考试等方式的局限性,这样学生难以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他们没有在评价中升华.这就要求中职化学教师对课后评价总结进行翻转,由学生自评和互评,使其更为清晰明了地发现个人薄弱之处,促使他们有针对性的改进.

在“化学反应速率”教学中,正确书写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完成教学任务以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先进行自评,主要评价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表示方法、测量方法的掌握情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多个因素,以及探究同一反应时,用不同物质浓度边来表示的反应速率等,使其发现自身的不足.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评,要求他们相互提问,指出对方的劣势,重点探讨与总结温度、催化剂、浓度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结合学生的做题情况给予评价,有侧重点的解析难题,让他们学习纠错.

对于上述案例,教师在课后评价总结环节也采用翻转课堂,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价,确保翻转课堂的完善,使其有目的性的弥补不足,提高化学认知.

总之,在中职化学教学活动中有效应用翻转课堂,能够提升化学课堂的精彩程度,不过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教师应积极学习有关翻转课堂的理论知识,且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化学的神奇与魅力.

参考文献:

[1]刘红波.中职学校化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思考与实践[J].才智,2020(03):38.

[2]王生鋒.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资讯,2019,17(18):168+170.

[责任编辑:季春阳]

猜你喜欢

中职化学翻转课堂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应用意识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中职化学学生实验意识培养问题浅析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在中职化学中的应用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