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2021-09-10张新宇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高品质小球分层

张新宇

摘 要:在国内大力实施与推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江苏省提出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高品质的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学科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提倡整体学生共同进步的课堂教学的同时,要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分层教学应运而生.在高品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需结合新时期的教育需求,有效实施分层教学.笔者针对江苏省教育厅关于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的要求,在高中物理课堂有效实施分层教学作分析,同时提出部分恰当举措.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5-0070-02

物理作为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同初中相比难度、深度均跨度较大,再加上学生之间基础水平不同,差异性显得十分显著,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实际教学需求.在高品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引入分层教学,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更新教学内容与方式,使其更好的适应课堂学习环境,让他们共同进步.

一、结合学生个体差异,确定分层教学内容

在高品质物理课程教学中,要想有效实施分层教学,第一步工作就是结合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层次划分.由于他们的成长环境、心理素质、天赋潜能、学习观念等均有所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是在所难免的,主要体现在理解与接受物理知识方面,学习进度上也会出现快和慢的差距.对此,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事先综合多个方面的因素将学生分成资优生、中等生与学困生三个层次,再根据课本知识确定具体的分层教学内容,使之与对应层次相契合,确保他们所学习的内容与自身真实情况相一致,从而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比如,在進行“平抛运动”教学时,教师事先分析学情: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一些物理学习方法,部分接受能力较强的初步具备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已经知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所遵循的规律,及一般曲线运动的特点,实验方面也积累一定的经验.课堂上,教师根据实际学情确定分层教学内容:学困生,学习平抛运动的特点,初速度方向水平,只有竖直方向受到重力作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匀变速曲线运动的加速度为g,注意轨迹是曲线的原因是受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理解平抛运动能够看成水平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上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且这两个分运动是相互独立的;中等生,以学困生的学情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并用此规律解答实际问题;资优生,以前两个层次的学情为前提,锻炼分析复杂运动时分解或合成运动的物理思维方法,将变得问题简单化.

二、制定分层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学习方向

教学目标指的是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学习结果,在课堂教学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整个教学活动需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此进行.新时期教育背景的教育目标从“三维目标”转向“核心素养”.因此,在高品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时,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制定层次性教学目标,按照学生层次将教学目标分为普通级、中级和高级,由此建立起一个系统的教学机制与体系,使其依据个人层次选择相应的目标,让他们均拥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向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行.

例如,在开展“时间和位移”教学时,教师依据课本知识和学生情况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其中学困生:知道时间间隔和时刻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够在具体情况下识别出来,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位置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位移是矢量,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初步了解矢量和标量;中等生:以学困生的目标为基础,通过具体问题引出时间、位移、路程、时刻等概念,掌握矢量和标量不同的运算法则,使其能够将抽象问题处理的形象化,体现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锻炼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交流合作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资优生:在前两个层次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活和物理之间的关系,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现实生活中的时间与位移问题,形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与科学的价值观念.随后教师按照不同目标指导各个层次学生学习,使其在课堂上目的清晰,最终实现预期教学效果.

三、巧妙设计分层提问,吸引所有学生互动

提问本身就属于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常规环节,也是推动教学发展的惯用手段,不过在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设置问题时考虑的因素较少,只是结合知识点出现的顺序依次呈现问题,不利于整体学生的共同思考与学习,导致他们有的思维十分活跃应接不暇,有的则难以应对无所事事.高中物理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需要围绕实际教授内容巧妙设计分层提问,由易到难、由浅及深或由旧及新的提出问题,吸引所有学生均参与到讨论和互动中,使其思维都变得活跃起来,最终他们通过合作分析与解决问题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此时,在讲述“向心力”过程中,教师先播放细绳拉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视频,提出浅层问题:小球在运动中受到哪些力?所有学生均知道是重力、支持力与细绳拉力;追问:这些力的合力方向和向心加速度方向有什么关系?他们知道是相同,小结:这个合力是向心力,能不断改变小球的线速度方向,使之做圆周运动,不会沿着直线飞出.接着,教师讲述向心力定义,带领整体学生一起推导向心力的表达式,演示实验:把小球悬挂起来,使之围绕水平纸面上某一轨道上做圆周运动,提升问题层次:这时小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资优生与大部分中等生都知道是重力与绳子拉力,可告知学困生,追问: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谁来提供?使其合作探究,发现是重力与拉力的合力,随后继续写提升问题层次:如何计算这个合力?怎么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组织他们分组讨论,在实验辅助下继续研究向心力.四、分层设置课堂练习,满足整体学生需求

课堂练习属于知识讲授的延伸与继续,既能够检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还可以让他们发现知识薄弱和能力不足之处,使其有针对性的改进与弥补.在高品质物理课堂教学中,为有效实施分层教学,教师设置课堂练习题时同样应当突出层次性,结合学生学习水平分为常规型、发展型和挑战型,使其结合个人能力选择相应难度的习题,并鼓励他们尝试挑战高层次题目,目的是进阶个人层次.设置分层课堂练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所有学生都有题可做,帮助他们巩固课堂所学,起到加深理解与记忆的效果,使其将个人所学灵活运用至解题实践中.

诸如,在实施“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时,教师可设置以下分层练习题,常规型:甲的重力是乙的2倍,它们从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谁先着地?从某高处放落一颗小球,1s后从同一地点放落另一颗小球,落地之前两颗小球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发展型:一颗小球从高空放落做自由落体运动,第一秒内的位移是s,那么第三秒内的位移大小是多少.物体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第5个0.5s经过的位移是第1个0.5s经过位移的几倍.一石块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第1s内就下落一半距离,还要多久才能着地.挑战型:一颗小球从楼房顶部自由下落,在着地前最后1s通过的位移占全程的9/25,求楼房的高度;从距离地面500m的上空自由落下一粒石块,取g=10m/s2,求小球多久后落地;从自由下落开始计时;第一秒和最后一秒的位移;下落时间是总时间一半时的位移.要求学生自由选择,按照层次逐层练习,满足他们的整体需求.

高品质学校的发展,必定伴随着高品质的课堂教学,高品质的课堂教学,需要实施分层教学.教师需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尊重与认可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教学内容、目标、课堂提问与练习等多个环节均突出层次性,兼顾到整体教学对象,促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均获得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彬.分层设计 提升物理教学效率[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49(02):14-15.

[2]张启龙.分层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210-211.

[3]杨国安.高中物理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应用[J].中国教师,2019(S2):41.

[4]唐鹏.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分层练习[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22):44.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高品质小球分层
春晖十年,鸣响新时代的高品质教育之声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小球进洞了
小球别跑
狐狸教数学
人生若只如初见
盛世国庆 聚“惠”苏宁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