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阳市体育教学创新性研究

2021-09-10郭娇

体育时空 2021年8期
关键词:益阳市创新性体育教学

郭娇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4-025-02

摘  要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具有中国特色体育教学创新发展,促进教育改革創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鼓励教师创新教学,助力教育强市建设,本文主要分析现阶段益阳市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成功的体育教学案例,深化体教融合,构筑具有益阳本地特色的体育教学创新研究体系,从而促进益阳市体育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为全面推进教育强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益阳市  体育教学  创新性

一、当前益阳市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因此,学校体育教学发展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通知要求,各地方结合实际,与时俱进,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发展需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是,现阶段益阳市体育教学方式依然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未与体教融合的时代背景相融合,缺乏站在新时代的视角下进行创新,对益阳市体育教育发展形成了严重制约,对“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缺乏明确目标。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显露出来的主要问题是教师思想固化,教学理念陈旧落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缺乏创新,如此导致体育教学已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学生运动的需求。而这些“学教”问题都会造成所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新时代发展下企业或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一)体育教学理念陈旧落后,思想固化认识不足

思想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动。在新课程改革后,我们要进行思想上的转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为了教育事业贡献终身”的思想。传统的教学思想已经跟不上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往上课仅仅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应付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不能“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缺乏培养学生拥有“长期体育、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虽然新课标、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但目前大多数的体育课堂教学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条化、统一化、脱离学生的现实需求等弊端,严重制约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社会、家庭将升学率与教育质量对立起来,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教学质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严重制约体育教学的改革和提升,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深入学习新课改的内容,采取先进的体育教学方法,让学生的身体、心理全方面得到充足发展,让学生有强壮的体格和成熟的心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缺乏新意,体育教学目标不明确

以益阳市当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例,其课程教学仍然停留在跑(长、短)、跳(高、远、三级跳)、投(铅球),三大球(足球、篮、排)、三小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传统教学项目。排除场地、器材、师资配备等方面的影响外,仅从内容项目的评价标准上进行调整变化根本无法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如果不能在教学内容的本质上进行创新与转变,就无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甚至诱发厌学心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缺乏应有的自由和选择,灌输式的教育无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体育教学质量将大打折扣。体育教学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如果师生之间的交往和形式单一,那么学生永远将成为聆听者,唯命是从,教师选择学习内容,学生适应教学内容;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而学生只纯粹是客体。这种情况必将导致学校体育教学质量难以提升,无法实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体育教学方法单一,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改革

传统的体育课程结构模式是,课程安排简单、单一、变化少,教学形式总是一成不变,每次体育课内容一模一样,内容过于死板,无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学习的承担者。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际调研中发现部分学校体育课程结构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虽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有些教师的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参与度很高,但也存在脱离实际,盲目强调课程内容新鲜度的问题。

(四)教学形式,缺乏创新

虽然新课标、新课改已全面实施,但目前大多数体育课堂教学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唯教材论,一味地采取“器械化”式进行培养,或是采取“灌输式”讲解运动技术动作,不能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知识,机械化的模仿成为“学徒制”教学形式。这种教条化、统一化、脱离学生的现实需求等弊端,严重制约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当学生的思想被固化时,他们就极少会怀疑知识的正确性和教师的权威性,造成了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学习,主动去学,缺乏批判性地分析问题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鲜事物的不断冲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越来越多,枯燥、乏味的体育课程内容是无法激发学生兴趣的。这种灌输式、固化的教学形式必将让学生无法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学生体质状况逐年下降成为必然趋势。

二、构建益阳市学校体育教学的创新路径

(一)统一思想认知,明确教学目标

我们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学校教育不应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应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其体魄,文明其精神,让学生拥有“长期体育、终身体育”的意识。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师是教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可以说教师在体育课堂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一定要将理论知识讲授、技能练习与学生运动兴趣紧密结合起来,开拓创新,注重“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意识培养,将学生能力教育与意识教育进行有效培养,使学生真正能体会到运动带来的快乐,真正将他们从手机、电脑游戏中解放出来,在实践学习中得到收获。学校体育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将问题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等达成体育课程的规定性目标。要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宗旨,强调以学生为本。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向学生灌输“健康第一”的思想,并以学生现有的身体素质为基础,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服务。

(二)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的,不断优化课程结构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地域实际,遵循体育教育规律,坚持体育课程改革创新,建立创新联动机制,形成发展合力,达成体育教学创新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传统的教学内容上看,我们更多只是关注考试要考的,要达标测试的项目,对这些内容教师就会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并配以大量练习加以巩固,而那些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其他运动项目则被忽视,一带而过或者干脆不讲,并直言这些考试不考。这样一来,学生的眼中也只剩下考试这唯一目标,学习内容枯燥、单一。而体育课程的内容结构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养为目的,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和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运动能力。在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中采用趣味性、多元化、多视角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改变传统的体育课程结构,以新时代课改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实现健康第一的宗旨,以求不断优化体育课程结构,走出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由于地域、师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应根据各学校的软件、硬件条件制定适合学校发展、利于学生身体健康的体育课程结构,使现代教学结构代替传统教学结构,以此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化体教融合,助力教育强市。

(三)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在新时代教学现代化背景下,體育教师要敢于大胆创新,敢于突破。在教学评价上,考试似乎永远是最主要的标准,这使得传统课堂教学更加体现出应试的特征,从而使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单一化。紧抓发展机遇,推进体系建设的一系列创新性体育教学改革措施需要教师敢于破除分数制、升学率等评价体制,加强课程教材体系建设,科学规划大中小学课程,分类制定课程标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如此看来,培养学生个体的创新能力与意识才是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真正目标。在体育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从组织者转变为引导者、合作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敢于探索认知的学习能力。为此,可以让学生间分组探究,教师巡回指导,这样的形式既促进了学生间有效的交流与沟通,还提升了学生运动的兴趣,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综合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评价能力。锻炼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能,同时还提升了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能真正体会到“学中玩儿,玩儿中思、玩儿中乐”。教学方式的有效创新催化了体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其有助于在实践教学中配合教学内容有效开展信息化教学,将线上、线下相结合,结合学生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借助多媒体、网络化来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课件,这样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结语

传统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在体育测试中达标才进行的机械式体育知识讲授与示范,这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与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来讲是极为不利的。通过深化体教融合,完善体育教学模式,优化考核机制、建立有效实施管理体系等方法与措施,为推进益阳市“体教融合”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促使学校大胆创新,敢于突破,最终“实现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建立创新联动机制,形成发展合力,紧抓发展机遇,推进体系建设”,进而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贯通、同频共振、立体推进的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性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倞倞.构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J].青少年体育,2019,4(07):109-110.

猜你喜欢

益阳市创新性体育教学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乐为编纂党史正本献余热——记益阳市中共党史联络组顾问钟明星
对党忠诚 纪律严明 赴汤蹈火 竭诚为民——益阳市消防支队侧记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