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探析

2021-09-10赵倩

今古文创 2021年16期
关键词:音乐美学荀子

赵倩

【摘要】 《荀子·乐论》记载着荀子特色鲜明的“中和之乐”和“美善相乐”的音乐美学思想,是基于天道观和“性恶论”形成的,是古代音乐史上的一个标志,推动了音乐美学的发展进步。即使对于现如今的音乐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荀子;音乐美学;乐论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6-0081-02

《乐论》是荀子音乐美学思想的主要载体,是一部系统化的战国重要的音乐美学著作。在此之前,墨子曾提出反对奢侈浪费,从现实主义出发,认为应取消艺术类的活动,其中就包含了音乐。在荀子《乐论》中,批判了墨子所提出的“非音乐”理论[1],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在本文中,将通过研究音乐的表达问题、音乐的作用及审美,对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分析整理。

一、荀子论音乐的表达

从《乐论》可以看出荀子对音乐本质的独特体会。音乐由声音产生,由动作塑造,而人的方式就是改变所有的声音、动作和性的技巧[2]。人们的快乐必须用声音和行动来表达,而生活的方式和声音、行动、思想和感情的变化必须用音乐来表达,并且认为通过音乐的方式,人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古代的“音乐”中,不仅仅是代表音乐,还包括与音乐相关的诗歌和舞蹈。甚至可以说是所有艺术。因此,关于音乐的表达有一个普遍的想法:艺术是情感的表达。在中国古代,艺术与情感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在被讨论。例如,在古代,“诗歌”与“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孔子认为诗歌可以通过“观”“群”“怨”“兴”来表达情感,但他没有指出艺术与表达“情”的关系。从孟子的观点可以看出,“乐”与情感表达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但直到荀子提出“乐”是“人之情不可避免”时,这一关系才得以明确。但是荀子也曾表示,不是所有表达情感的方式都是音乐,音乐必须要“美”的表达情感,而不是真实的情感外露。《乐论》中说道,“音乐”在人们情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要赋予其一定的形式,例如节奏、繁省、不諰等。可以看出,他认为音乐和其他艺术情感的表达形式应该融合。

二、关于荀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础

人既是音乐的制作者,也是音乐的倾听者,从古到今都是如此,当代音乐美学亦是如此,同样将人性的特征作为创作音乐的起点。所以,先秦儒学的人性论既是一个论述的题目,还是荀子思想的主要根据。同时,人在天人关系中的地位也是荀子礼乐教育实践的基础。

(一)性本恶理论

荀子的人性论是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他的论证人性是恶的,善的是假的[3]。荀子的思想本质上是关于如何教化和改造人性的,以恶为本,认为人性恶是人的本能。快乐是人的天性,而不是后天宗教的结果,即使像尧、舜这样的君主也逃不掉。荀子还提出,人为因素可以使人类与生俱来的邪恶,成为好的人性,即伪善。这种观点与儒家先祖孔子的人性观不同,孔子是以人初本善,性近习远为人性观,与孟子“人性本善”“人生而善”的思想背道而驰。孟子提出人性本善是属于上天的恩赐,而不是属于外在的强制,只要“善”的知识能够在“奉献”的基础上实践,那么“人人都可以是尧舜”。与孟子不同的是,荀子认为“如果没有虚伪,那么性就不可能从礼中来”。人性只有经过学习磨砺,才能化恶为善,化丑为美,才能“自我美”。本质上,荀子理论的本质是倡导人们有意识地自身改革和自我完善和持续,将邪恶改为忠诚、礼貌。

(二)天道观理论

在殷商王朝的社会思想中,孔子所提出的儒家思想,以及孟子所提出的“天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在统治阶级中,最高领袖被称为天子,并且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4]。在此背景下,统治阶级倡导“强烈”,可以决定世界上的好运或者厄运,而且它可以奖励或惩罚邪恶。相对于孔子的天是统治的天,孟子之天也被称作为命运之天、统治之天以及正义之天,而荀子的思想是自然之天不会受到善恶的影响,并且有着自己的原则规律。荀子根据自然,提出了“天不是为尧而生,也不是为桀而死”的思想。荀子将人与天分开,去掉了人对天的“人格化”。他认为人与天是不同的,所具备的功能也会不同。荀子认为天具有自己内在的运行规律,而对于人来说,具有自己的自我反省和自律,随着时间流逝,才是最人性的。荀子提出知道自己命运的人不会抱怨上天,因为他认为上天是善良的。所以人的一切行为都应该顺应,否则会得到责罚。

三、“中和之乐”

如果每件事都没有错,那就只有绅士才能做到。因此,如果一个人是公平的,那么这个人的责任就会平衡。在《荀子·王制》中,荀子第一次提出了儒家思想中“中立性”的含义,其礼仪的乐观主义表现出了鲜明的中和色彩。在荀子所提出的《劝学》中,其内容包括:“礼”为文,“乐”为和声。在中国古代的艺术当中,基本精神就是追求中和之美,从一开始的“先王之乐”实践现代西方艺术的精神,传播到中国土地,并且最高境界为中和艺术。荀子提出“中和美”理念中,是以“雅、乐”为基础,注重“以道控欲”的观点,并且在荀子的審美思想中,强调着要以实用主义而非享乐主义的音乐教育功能为中心[5]。

(一)“雅乐”的含义

荀子提出音乐是以情感作为来源,并且是属于人性的自然现象。对于音乐的出现,可以满足人们内心情感及各种欲望的需求,并且是属于人们思想感情的外在表现,也是人自然本性的必然结果。

荀子思想理念为人具有性恶本性,意思为由于人们各种欲望与享乐思想,是与生俱来的,民间音乐是淫于色而害于德的俗乐,因此,对于此类型音乐,并不是属于真正的“乐”,而是属于“礼乐”,但是不能与“中和之美”理念中的审美标准要求相符合。荀子认为雅乐是属于乐教中的“乐”,并不是属于泛泛之乐。荀子提出“礼贵乐低,恶声低”,并进一步强调听其“雅”“歌”之声,便会宽广言、“荀子论乐”。因此,在大齐天下中,荀子中所提出的中和之乐是属于高雅的音乐。为了可以更好地了解荀子所提出的中和之乐,荀子提出了“变本加厉”的方式,即要求人们自觉努力,继续削弱甚至消灭天生“恶”的人。在音乐美学方面,要依靠优雅的音乐和音乐教学来培养符合儒家音乐审美规范的中和之美。

(二)“实用”的音乐

在荀子之前,齐国著名诗人晏婴①提出了“和而不同”的音乐美学思想,是以前人关于“无音”和“和六律灵耳”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晏婴并且提倡“和谐而不同”的音乐,也就是好的音乐的组成部分是不同的音乐元素,是各种音乐元素之间的比较。他认为,如果音乐一味追求合而为一,就会失去内在的美和外在的艺术表现力。只有通过对比和统一音乐中各种对立的元素,在和声中包含对比,在对立的因素和和声中中和,才会产生更好的音乐效果。因此,在晏婴研究分析音乐美的过程中,主要是从音乐美的形成手法和构成要素这两方面进行研究。在东方音乐艺术美中,是以“和而不同”的音乐思想为基本标准。荀子与晏婴不同,晏婴只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待音乐的和谐,荀子更注重启蒙结果的效用。

孔子、孟子、荀子都以“和”为美学原则,可以概括为礼乐思想。从孔子到孟子荀子,他们都强调实用。从浩瀚的中国古代文学中,“乐”作为教学传统,具有悠久的历史。历史上的中国音乐理论美学思想,是音乐一直被称为六艺与《诗经》一起,刘师培先生②说:“古人教会的仪式为基础和人,排名第一的六个艺术。无论一个社会,道德如何腐朽,人如何堕落,一个拥有中庸美德的人总能保持心灵的清净,而这恰恰体现了音乐对陶冶人的独特道德作用。”尊重、礼貌;和谐、音乐。由此可见,荀子对社会音乐的作用和启蒙作用的理解不仅非常全面,而且也非常深刻。

一方面,荀子强调的“声乐之入人也深,化人也迅速”和“荀子的音乐”,这充分肯定了音乐对人们的心灵和性情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意识到乐器的休闲放松作用。同时,荀子也给予充分肯定,严肃而庄严的音乐可以鼓励士气,提高作战效能。所以他主张应该改革,音乐是一个实用工具,进而可以对国家权力起到统一和巩固的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荀子在乐论美学的基础上继承儒家音乐教育的传统,系统地分析音乐的社会起源。他生动地描绘了审美领域“天堂”的舞蹈意义,这些为人们提供有益的启示,进一步深化人们对传统音乐教育的理解。

注释:

①石蔚:《晏婴音乐思想初探》,《管子学刊》2009年第4期。

②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侃 刘师培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94页。

参考文献:

[1]李波.试析荀子音乐批评的主要特点[J].甘肃理论学刊,2017,(5):136-139.

[2]張越.荀子音乐美学思想探析[J].东岳论丛,2015,36(5):147-150.

[3]朱新亮.“性恶说”与荀子音乐思想[J].人民音乐,2016,(9):66-69.

[4]孙旭鹏.荀子天人观新论——政治哲学的视角[J].北方论丛,2016,(1):98-102.

[5]陈阳,王赛.乐善则善善,乐美则美美——浅论《荀子·乐论》中荀子的音乐思想[J].管子学刊,2011,(4):25-26.

猜你喜欢

音乐美学荀子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机场与修理匠(微篇小说)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感性的体悟 理性的传达
不可复制的贝多芬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其价值的解读分析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荀子》:先秦思想集大成之作
知识小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