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要点研究
2021-09-10余挺
余挺
摘 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安装是一项重点工作内容,其不仅为后续施工作业提供必要的辅助作用,也是保护人员安全的关键要素。本文以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要点为探讨主题,分析安装机械设备的具体工作内容,指出当前建筑工程中设备安装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准备环节、设备清洗、放线就位以及固定管理等方面阐述设备安装作业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要点
0 引言
经济技术发展推动建筑行业迈入到现代化发展阶段中,无论是日益扩大的建筑规模,还是不断增加的工程数量,都对机械设备的安装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切实满足建筑施工作业需求,保障各环节完成质量,还需提高对机械设备安装作业的重视,合理把握技术要点,规范安装工程施工的流程顺序,为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与使用奠定良好基础。
1 建筑机械设备安装施工的内容分析
在安装建筑施工所需的相关机械设备前,应对机械设备的具体型号、规模以及运行参数等予以确定,然后运送到施工现场中,这属于前期准备阶段的运输与检验,装配并调整零部件。在后期,则主要涉及到固定安装机械设备,整个安装施工作业可以利用专门的工具设备,确保其在指定位置得以妥善装置,调试运行参数,结合相应的使用需求,验收已完成安装的设备仪器安装质量即可。
2 建筑机械设备安装施工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2.1 没有在安裝前检查机械设备质量
通常情况下,在机械设备安装作业正式开展前,工作人员需要全面检查其组成部件是否完整,并详细检测其实际使用性能,一方面确保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稳定的使用状态,另一方面便于及时发现结构内部可能潜在的安全隐患。安装检查工作需要严格遵循技术应用要求与相关的约束规范,第一时间内妥善处理问题与故障现象。如果忽视了安装前检查工作的有效落实,很可能对后期设备的正式使用造成不利影响,严重时可能威胁到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在运输机械设备的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颠簸现象,进而损坏或磕碰设备部件,严格落实安装前检验工作,也是为了防范此类因素对设备质量带来的影响。当前,在大部分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实际施工中,部分负责人缺乏对检验工作的重视,未在正式开展安装作业前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的二次检验,为后续施工工作以及设备使用埋下不小的质量安全隐患[1]。
2.2 机械设备安装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复杂性、多元化是当前建筑机械设备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无论是复杂的内部结构,还是精细的组装部件,都对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在现代化发展环境下开展机械设备安装作业,如若一味地依赖传统的工作模式,忽视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引入与应用,不仅无法提高安装工程施工效率,还会对机械设备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功能发挥起到一定的制约与阻碍作用。或是引发质量安全隐患问题,直接影响到后续作业工序的顺利进行。通过分析观察大部分安装工程技术应用的实际落实情况可以发现,主要原因在于安装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较低,施工单位也未能积极组织系统性的培训教育活动。在实际安装各类机械设备时,施工人员普遍沿用自身的实践经验,以及熟悉的工作模式,难以满足当前新型机械设备安装的技术要求。在不了解新设备内部结构、不熟悉其使用功能的情况下,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2]。
3 建筑机械设备安装施工要点分析
3.1 落实到位前期准备环节的工作
在前期准备阶段,需重点完成机械设备安装计划的合理化制定,对于大规模的建筑工程来说,其往往涉及到多种类型的机械设备,完善安装计划的细节内容,规范详细的技术流程,一方面有利于对整个施工时间的有效把控,另一方面能够为多种类设备的安装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按照安装计划的具体要求,施工人员需预先做好实地勘查工作,参照设备安装作业的质量标准、安全要求等,全面了解其中标注出的技术安装规范,以及设备的性能参数等主要信息。与此同时,还应加强运输保管与质量检查,严格落实到位各环节的质量把控。
3.2 机械设备的清洗和除锈
彻底清洗机械设备是开展安装作业的先决条件,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机械设备外部可能存在锈斑、灰尘等杂质,清理设备表面关键在于选择适宜的处理方式,如若需要对机械表面的锈斑进行清理,则可以利用砂纸,打磨掉表面的锈斑,然后将适量的防锈漆均匀地涂抹在锈斑位置上。如若涉及到大面积的锈蚀现象,则应将机械设备的外壳予以更换,确保其质量安全,避免在后续实际运行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3]。
3.3 放线就位以及找平调整
安装多种类机械设备,施工人员需要严格参照建筑工程的具体作业要求,对边缘线、标高线以及轴线等予以确定,在此基础上,针对各个作业环节的技术要点,强化施工管理与规划控制,尤其是对细节部分的安装处理,应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在实际安装工作中,还需要对位置、距离等进行测量,在此过程中,应以既定的基准线为标准,不能简单的将墙壁的实际中线、建筑物的梁柱等作为参照物,最大程度上减少测量作业过程中形成的数据误差。保证安装机械设备的准确性,要点在于选定精准的基准线位置,为设备的安装、操作与使用提供足够空间。
3.4 固定管理地角螺栓
机械设备地角螺栓的固定,对设备后续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现阶段,在大部分设备固定施工作业中,安装人员使用最多的技术方式是胀锚螺栓,以及预留孔地脚螺栓。如果在设备地角固定中选用胀锚螺栓法,则无法与预留孔地脚螺栓予以同时使用。在实际固定安装过程中,还需通过测量放线,对中心线的具体位置予以确定。如若涉及到对预留孔地脚螺栓技术方式的使用,则应对螺栓长度予以合理把控,科学处理偏差问题。在垂直埋放螺栓的施工阶段内,需着重把控螺栓垂直度,确保其与标准值间的偏差不超过1%。
3.5 机械设备的装配和组装管理
在建筑机械设备安装整个施工过程中,装配与组装是核心环节,首先,需要使用空气压缩机,吹干完成清洗的设备与零件,然后结合实际使用要求防锈处理零部件。最后,按照安装说明的具体要求,逐一完成装配机械设备的工作内容即可。通常情况下,设备的装配作业应由多人协同负责,减少人为操作问题对组装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
3.6 机械设备的调试管理
调试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技术经验。其中,温度检测是重点调试内容之一,当机械设备处于运行状态下时,会出现正常的升温、发热现象。但如若是在短时间内,设备温度快速升高,则属于一种异常现象,技术人员应针对现场安装环境查明问题原因,及时解决质量安全问题。无规律振动在设备调试管理工作中也较为常见,当设备处于无规律振动状态时,也会伴随噪音,技术人员可以着重复查前期安装环节,找出问题的具体成因。
4 结束语
科学把控安装过程,关键在于保证安装质量,将机械设备的最佳性能充分发挥出来。本质意义上,设备类型不同,其内部结构也不尽相同,使用功能亦会存在较大差异,但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大部分机械设备的安装施工具有大体相同的作业流程。要切实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质量,还需掌握各安装工序的技术要点,优化其整体性能水平。
参考文献:
[1]米桂林,程辉.机电安装项目技术创新探究[J].居舍,2020(35):161-162.
[2]王兴强.电力机械设备安装施工技术及管理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31):67+63.
[3]熊灿平.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研究[J].低碳世界,2020,
10(10):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