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编辑校本教材《中职学生德行培育教程》的有效性

2021-09-10刘超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6期
关键词:有效性

刘超

摘要:中职学生德行培育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良好的德行能促进学生专业的发展,因此,我们中职学校的教学应该在严格的德行培育基础上展开专业教学。为了更好地实施德行培育,我们决定创编校本教材《中职学生德行培育教程》。本文酌从教程的编写思路出发,具体阐述教程编写目标、编写内容及其对德行培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编辑校本教材;中职学生德行培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6-397

《中职学生德行培育教程》是为了辅助和加强学生德行素养培育而特别编制的校本教材,我们从笃学励志、道德底线、职业修为、社会需求和行为准则等方面,参考古今中外的德行素材,针对当今社会的现实需要而进行精选编辑,为便于教学实践,我们还在每篇课文中创设《我身边的故事》和《问题探讨》两个现实版内容,作为教学拓展。该教材的编写不论是编写目标、编写内容还是德行培育等方面,都具备不可估量的有效性。

一、教程编写目标的有效性

首先,我们编写本教程主要是为了深度重视中职生德行素养培育,辅助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给中职学生德行养成指引方向。事实上,教程的编写及其课程的开设就充分体现了学校对中职生德行素养培育的高度重视,通过课程教学,向学生灌输良好的德行知识和心理素养知识,给学生良好德行养成以导向,这样便为日常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从教程设计的培育目标层面看,我们选编的内容都是针对目前中职生存在的现实德行问题,彻合实际地组编的,欲给学生强化心理素养、明辨善恶、为人处世指点迷津。可见,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认真践行这一目标,本教程在中职生德行培育方面,其有效性便显而易见了。

二、教程编写内容的有效性

教程的编写是从笃学励志、心理素养、职业修为、社会需求和行为准则等方面进行选材,以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作向导,收集一些典型故事作事例,设计一个拓展空间供探讨,从而编成五课十五节的教学内容。其中,每课设三节,第一节为名言警句(节选自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第二节为典型故事(由教师根据本校学生实际进行设计,可以是名人的典故,也可以是身边大家熟知的故事),第三节为拓展空间(事先设计具体问题,即本节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供大家探讨)。从教程编写内容的整体角度考察,教程编写特点是思路清晰,通俗易懂,紧跟时势,有的放矢。

具体来说,第一课笃学励志篇是以鼓励学生树立理想,端正学习态度为目的,通过学习前人的经验和名人的论述,在生动的典故中寻找方向、醒悟道理,以身边的现实事例为原点,通过问题探讨而找准自己的坐标。这样,学生有了自己的目标,学习起来就不会茫然,就会努力去争取上进。第二课心理素养篇重点以为人处世之道、人文伦理等为教学取向,以《国学》名句为引论,以历代名人名言为范例,辅之讨论身边的人和事,从而领会做人的真正意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第三课职业修为篇是针对当前中职学生的职业追求和职业道德问题而特设的内容,意欲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塑造良好的修为。重点从职业道德、职业追求和职业行为等方面选材编排。这样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职业取向,铺平职业成功之路。第四课社会需求篇是根据当前社会对人才基本素质的需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进行编排,有利于培育优良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第五课行为准则篇,亦称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篇,本课旨在约束学生的举止,规范学生的行为,不仅为我们更好地管理学生提供条件,而且为我们培育遵纪守法的社会人才奠定基础。

三、教程在德行培育上的有效性

首先从本教材教学的有效性来看,由于教程内容编写严谨,浅显易懂,重点突出,针对性强,这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亦为我们的日常教学建起了方便之门,更为中职学生日常德行培育起到了导航作用;特别地,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检查学生的德行情况,通过教师指导与学生自查自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德行培育,将学生的各种品行(包括优良的和不良的)展示于课堂,让同学们分析讨论,学会辨别真与假、善与恶,必然会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德行素养。因此,本教程的教学对于加强中职生的德行培育是行之有效的。

再从教学应用的实效性分析,通过实施专项课程教学,能够极大地辅助和促进我们对学生德行素养的日常培育工作。尤为重要的是,该教程是专门针对中职学生的现实问题而进行讨论的,问题直击要害,更便于中职学生的德行培育。在日常培育工作中,我们是通过各项管理来实现培育目标的。该教程的教学,不仅为我们的德行管理工作树立了目标,而且为我们德行管理工作的开展建立了一个框架,便于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可见,本教程对培育学生德行素养具有较强的实效性。

最后从社会效应上来评说。本教程的编写思路考虑到了该教程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一,课程的践行有利于培育我国具有社会主义核心素养的合格公民;第二,课程教学的普及有利于培育優良的企业基层建设人才;第三,强化学生德行素养的培育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全民提升。显然,这三个有利于充分彰显了我们创编本教程的良好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王鑫:高职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优化设计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10).

[2]俞国良:心理健康(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8

湖南省衡山县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有效性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论新形势下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有效性的提升
翻译的政治性与有效性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