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阅读的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
2021-09-10朱健
朱健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阅读教学,这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是一个难点。通过阅读使得学生对知识大量积累,对客观事物更好地认知,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出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分析,其心理和智力与低年级学生相比,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对生活和学习能够主动去认知,但是他们缺少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阅读技巧不会运用,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对阅读价值不利于更好地明确,直接影响到阅读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阅读的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6-257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许多教育策略都发生了改变,从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走出来,大多数课堂教学开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中的应用能够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丰富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发现语文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知识,此项学习也是基础学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要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改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念,在此理念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进而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活动进行开展。但是在传统教育模式影響下,教师没有随机应变教材,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往往是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长时间以来,这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传统教学难以适应现代教学要求。一些学校没有进行课程创新,仍然把传统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阅读教学,而学生学习的知识往往都是从教师的课上讲解得来的,仅通过上课老师的讲解来理解知识内容,会让学生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另外,学生的思维具有发散性,在课堂上无法保持长时间注意力集中的状态,学生的课上学习积极性较差,语文知识得不到积累。而教师在课上授课时,往往习惯将文章逐字讲解,对于文章中心进行直接分析,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没有尊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不到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难以提高,对老师的依赖性也会变强。新教育理念明确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身为班级的引领者,应该为学生找到阅读的重点,让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全面指导学生,这样不仅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性。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阅读的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
(一)立足不同文体,渗透不同阅读方法
鉴于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征,所以教师在指导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阅读的时候,也要恰如其分地渗透不同的阅读方法。因此,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结合学生实际学情的前提下,根据文章不同的体裁,精心选择一些阅读方法,并将这些阅读方法润物无声地渗透到形形色色的阅读活动之中。如此一来,不仅阅读教学的效益提高了,而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会熟练掌握各种阅读方法。比如说,在指导学生阅读古诗与阅读现代文时,教师渗透的阅读方法显然是不同的。即便是在阅读现代文时,教师渗透的阅读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因为现代文又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以及议论文等。文体不同,特征不同,采取的阅读方法自然也会不同。显然,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阅读活动的过程中,他们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循序渐进地提升。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出良好课堂氛围
对于语文活动来讲,学生属于个体化行为,教师不能将自己对文章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过程,需要在课堂上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为学生提供成长和进步的平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且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方法掌握和树立正确的三观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空。基于此,从课堂教学角度上来看,对教学资源生成要给予关注。在教学课堂上,对学生的出错不要进行禁止,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和观点不要限制,并对学生进行启发,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当然,语文课程有着浓厚的人文情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在情景中,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时,对于这篇课文阅读进行分析,在课文开始部分就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说一说这部分内容的感受或者是想法,之后,再将相应的情景导入其中,引导学生对作者刻画情景认真进行揣摩,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使得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意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阅读空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主动为学生创设情境。在课下积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大量的阅读资源供学生阅读,保证阅读课的顺利展开,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积累语文阅读知识,养成一套自己的阅读方法。当学生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后,阅读学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艳霞.结合部编教材探究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实践的研究[J].新课程,2020(04):42-43.
[2]林水金.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18):160.
[3]刘小红.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8(12):47.
江苏省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