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区域,大教育

2021-09-10管凤燕

格言·校园版 2021年18期
关键词:手链陀螺创造力

管凤燕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是“有力量”“有创造力”的,他强调把培养儿童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教育的突出地位。如何发现幼儿创造力、如何培养幼儿创造力?从区域游戏入手是个不错的选择。区域活动最受幼儿青睐,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自主地游戏。区域游戏充分体现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在区域游戏中,孩子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探索,自由地进行活动。因此,区域游戏的开展就有了很大的价值。

一、区域活动的内涵之创造力的培养

陶行知强调:“要设法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幼儿的主动式学习,让他们自己动手,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为他们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中解放孩子,把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自主、自由地去选择游戏内容,孩子在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体验活动的乐趣,获得新经验。

例如:在进行区域游戏前教师可先出示材料,问幼儿:“今天的区域材料,你感兴趣的是哪些?”“你打算选择哪些材料来展开游戏?”“这些材料有哪些不同的玩法?”通过抛问题给幼儿,他们借着这些疑问去主动思考,这样的区域活动孩子们会更加主动,更加有兴趣进行,而游戏的材料,如何开展就是他们自主选择,自由探索的结果,这就是创造力培养的价值所在。

二、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是幼儿进行游戏、

激发自我创造力的基础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各类游戏材料。借用陶行知的观点:“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拯救他们?如何能发挥他们的创造潜力?”我们在为孩子们提供区域游戏材料的时候,要先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了解孩子的能力范围,适宜地投放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

例如:像“喂娃娃”这类益智区游戏,小班幼儿刚开始往往是根据饼干形状对应的给娃娃喂,等到了中大班,这些玩法往往满足不了孩子的兴趣欲望,这时候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开放性废旧材料或半成品材料,在区域活动时让一些乐于创新、敢于尝试的孩子投入到废舊材料的“开发”之中,这样不仅满足幼儿的年龄需求还可以使幼儿从中得到发展。

(二)区域活动中在设计时要充分体现卫生安全、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首先,各个区角之间要有一定充足的活动空间,以免造成拥挤,干扰。孩子看起来似乎都是喜欢碰碰撞撞、喜欢热闹的,但其实他们也需要一点小小的独立空间,沉浸在自由的世界里。其次,根据活动方式的不同,区角要安排得当。

如:将相对安静类的区域放置在一起,阅读区和益智区安置在一起,将相对吵闹的区域放置在一个角落,建构区和音乐区可以安排在一侧,不干扰其他区域的开展。教师还可以为孩子设计一个“悄悄话”区,孩子们能利用区域活动的时间进入到“悄悄话”区,将自己的小秘密和好朋友分享,这些区域的创设重点都要保证游戏材料不带危险因素,材料使用后就要进行清洗、曝晒。

丰富而又合理的区域活动创设为幼儿之后的自主发展性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区域活动的价值体现

 (一)自主选择,成为学习的主人,弥补个体差异

根据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

1.要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让孩子尽情地去想象,大胆地思考,发挥无穷的创造力。

2.要解放小孩子的双手。作为孩子的家长和老师,不能包办代替孩子所做的,放开他们的双手,让他们自由地发挥,大胆地动手去创造。

3.要解放小孩子的嘴。孩子的内心世界很丰富,他们有很多想说的,这就要给孩子创造机会让他们表达出来,大胆地讲,大胆地问问题。

4.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将孩子从牢笼里释放出来,让他们去周围的大世界走一走,开阔眼界。

5.要解放儿童的时间。要给孩子一些自由的时间,让他们在自己的小天地有计划地去摆弄,去消耗时间。

6.要解放儿童的眼睛。孩子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带着他们观察周围的世界,去发现自然的一些奇妙事情,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通过这“六大解放”的观点,认识到孩子的创造力的发展可以在自主性学习中体现。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计划制定的,是教师单方面为幼儿选择的活动,并非幼儿自己的选择。然而,区域活动的开展,就完全弥补了这个问题。在区域活动中他们可以有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无压力地进行游戏,完全的体现出自主性。同时在这过程中,教师以幼儿的角色参与到活动中,这样不仅增进师幼间的感情,让幼儿与自己更亲近,还能及时了解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例如:美工区里,优优正在制作漂亮的手链,可是手链貌似做得短了一些戴在手上带不起来了,于是优优拿着手链左顾右看,脸上还露出不高兴的表情。于是,我走过去,说道:“你的手链真漂亮,可以给我戴戴吗?”拿过优优的手链,开始调整扭扭棒,然后戴在手上。站在旁边的优优发现原来是手链长短的问题,开心地说:“老师戴着真漂亮,给我,我要调整一下扭扭棒,这样我也能戴了!”

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体现孩子的自主性、创造性,更使师幼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与沟通;同伴间形成了不断的交往。像娃娃家、治安小分队等这些区域,让孩子在玩的同时不断发现式学习,并且在人际交往、社会角色的扮演、社会行为规则方面得到一定发展,孩子们的头脑、双手、嘴、时间、空间、眼睛得到了解放。

(二)区域活动是主题课程、集体教学活动的延伸

在每一阶段开展的主题活动时,师幼会共同采集一些有趣好玩并有认知价值的材料,并将这些具有意义的材料在开展相应主题时投放区域中,使幼儿身处的环境具有浓浓的主题特色。

案例:《真好玩,我喜欢、好玩的陀螺》

时间:2019年10月15日

记录班级:小1班

记录对象:多多

记录地点:美工区

游戏过程:区域游戏开始了,三个孩子围着我作画,当我一转身,发现多多对拧螺丝产生了兴趣。他独自坐在垫子上,专心地将拧螺丝的两长条上下叠一起,用螺帽和螺丝固定好,他称之为陀螺,随之他又拿出两根短的搭成陀螺,一个人拿两个在地上玩,我说:“借一个我玩玩!”他把大的陀螺送给我,还说和我比赛,看谁的陀螺转得快。不幸的是,我的陀螺转了一会就停了,他的转了好长时间。我故意装作很失落的样子,嘀咕道:“为什么我的陀螺比你转得慢?”边上的孩子纷纷围过来。于是,一场陀螺赛开始了,我提醒他们注意观察:“陀螺应该怎么转才转得快?”“陀螺转得速度与地面有什么关系?”“陀螺的两个机翼是长的转得快还是短的转得快?孩子经我一问,观察更仔细了,玩得也更欢了。

观察分析:根据主题《真好玩,我喜欢》,我们在美工区投放了相应的材料,幼儿通过自己亲手制作——自己游戏——观察同伴游戏——比较游戏,将我抛出的问题一一解答了,我想在教学中应真正做一个有心人。

1.我们应该懂得欣赏。在欣赏中会发现很多教育契机,以赞美的眼光观察孩子游戏,你会发现很多孩子的点子。如:案例中,我没有打断多多在地板上玩陀螺,还解决了很多关于陀螺的问题。他们不但玩得尽兴,还学到了一定的本领。因此,只有在游戏中解放孩子,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孩子们才会带给你不一样的发现。

2.尊重孩子生成的游戏。在活动中,及时了解孩子。在案例中原本的活动是一个手眼协调的拧螺丝活动,结果却是一场陀螺赛。虽然活动内容与活动目标发生了冲突,但这是孩子自发的一个活动,孩子的兴趣很浓,因此我支持孩子的生成活动,让孩子生成的活动开花结果。

3.以同伴的身份参加游戏。活动中,由于教师及时以玩伴的身份加入,孩子在玩时兴趣更浓了。而且我让孩子带着问题参加游戏,孩子在玩时,在观察时、在和别人的陀螺进行比较时,才会发现很多问题,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效果。

幼儿园区域活动在不断开展中丰富和完善,体现其价值所在。小小的区域其实隐藏着很多的教育契机,我想只有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地给予他们自由,幼儿不断地发现学习,创造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猜你喜欢

手链陀螺创造力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不翼而飞的手链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跟踪导练(三)
NO.6陀螺
手链
陀螺画
打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