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策略
2021-09-10白小凡
白小凡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长河洗礼中,传承至今,依旧熠熠生辉,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并开始在幼儿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利用各种方式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激发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促使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培养幼儿良好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6-168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和,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正在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而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不应该被遗忘,因此,从小培养孩子中华传统文化意识尤为重要。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开端,幼儿园各方面的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都有奠基性价值,因此,在幼儿园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思想情感,对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积极作用。本文就在幼儿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以及策略,进行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在幼儿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首先,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记忆,是我们的民族之魂,如今,面对国内外思想浪潮的相互冲击和影响,拥有坚定的、正确的民族文化自信才能让自己的传统文化更加出彩,才能让中华儿女更有凝聚力,幼儿年龄小,处于教育的基础阶段,自小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能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能让幼儿正确面对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其次,对于幼儿而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幼儿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能促进他们自身思想健康发展,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优良的人格品质,利于引导幼儿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将是幼儿成长和发展中的不竭动力。
二、幼儿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创建富有传统文化韵味的园所环境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如果环境优美,人的身心就会比较愉悦,如果环境较差,人们的身心就会产生消极影响,对幼儿也是如此,因此,创建富有传统文化韵味的园所环境十分重要,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下,能拉近幼儿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让幼儿对学习传统文化更加积极,能让幼儿接受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感受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在幼儿活动的楼道中,用诚信友善、尊老爱幼、谦虚礼让等优秀的传统绘画故事图来装饰墙壁,在园所中,用围棋棋盘或是多种样式的剪纸来装饰,在教室中,教师可以利用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装饰一些富有节日特色的物品,营造节日氛围,用现在的各种形式再现优秀的传统文化情境,让幼儿在真实的环境中,时时刻刻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学习到更多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
(二)利用手工活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手工活动是幼儿常见的学习课程,幼儿教师可以在手工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是古人们留下的艺术瑰宝,如剪纸、折纸、雕刻等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流传至今的这些手工艺术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处,散发着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幼儿教师可以从丰富的手工艺术中寻找幼儿易于学习的知识,不仅能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利于教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例如,教师组织幼儿开展“艺术剪纸”活动,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剪纸可以装点人们的生活,也是一种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让幼儿观看关于剪纸的知识,在声、图的情境中,幼儿的注意力能有效集中,然后提供一种简单的剪纸图案,让幼儿观看剪纸过程,并详解其中的含义和步骤,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去理解,可以为幼儿进行课堂展示,让幼儿用备好的剪刀和彩紙,跟随教师一步一步操作,在幼儿能基础掌握的前提下,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最后进行课堂展示。
(三)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大部分幼儿对于传统节日的印象就是放假、吃什么,对于节日的由来和有关活动都知之甚少。传统节日是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教师可以结合身边的传统节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加深幼儿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感受传统节日中的传统文化,也能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助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比如,教师利用端午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应当先为幼儿讲解端午节的来历以及传统民俗活动,并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民间活动,让幼儿对端午节的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丰富幼儿的文化知识,然后可以展示相关端午绘画作品让幼儿欣赏,最后,教师根据幼儿的绘画基础提供几幅端午绘画作品,让幼儿进行模仿,或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如此,不仅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思维创作能力,而且也能丰富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让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更有意义。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在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幼儿学习路上的引导人,要想达到理想的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幼儿教师应当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素养,在尊重幼儿差异性的前提下,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学活动,陶冶幼儿情操,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意识,实现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价值,为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车玲.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策略[J].好家长,2018(51).
[2]朱续杰.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有效开展的策略探寻[J].山东教育,2018(35).
四川省绵阳市少年宫科艺幼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