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役中的记录与呈现
2021-09-10宋有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6-142
脱贫攻坚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战役。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如何在这场战役中找到定位,发挥作用?从2018年起,雅安市文化馆携手市美协、市书协、市摄协联合打造“千村万镜”小康路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目前,该项活动已开展第3季,受到了社会关注和群众一致好评。
1、活动定位
该活动紧贴党委政府脱贫攻坚的中心工作,组织全市摄影爱好者,美术爱好者,书法爱好者,结合自身业务提升,深入到全市各区县贫困村、乡村聚居点、脱贫产业基地等进行采风,以艺术的视角,通过镜头和画框,记录农村发展变化,描绘新农村的乡村振兴,表现基层群众尤其是贫困村贫困户奋力脱贫的精神面貌,展现全市脱贫攻坚成果。
2、活动组织与开展
2018年8月,市文化馆文学调研部牵头,市摄影家协会,市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联合天全,芦山、宝兴的区县摄影爱好者,美术爱好者,在天全启动了“千村万镜小康路”采风首发仪式。近40名文艺工作者和志愿者深入天全老场老场村、新华孝廉村、仁义程家村等开展采风活动。艺术爱好者们一踏进扶贫新村,手中的相机就忙个不停,他们摁下快门拍摄新村美景,拍摄已成规模的脱贫致富产业,捕捉脱贫后群众眼中的希望;美术爱好者有的用相机,有的用速写本,有的干脆就坐下来开始起草画作。之后,采风团又深入到宝兴、芦山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风。在芦山龙门,震后新村翻天覆地,摄影家们连声叫好,在宝兴,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凸显成效的脱贫产业让艺术家们振奋。他们和脱贫群众交流,深入到家中為他们拍摄全家福,通过采访,了解一个村庄的变迁,一代人思想的变迁。2018年11月,首届“千村万镜小康路”美术书法摄影展在文化馆举行。作品全部来自这次采风成果。一张张精美的摄影作品,一件件情深意切的书法作品,一幅幅写意写实的美术作品,呈现了脱贫攻坚阶段性成果,展现了山村群众渴望致富,摆脱贫困之后的喜悦。
2019年5月,“千村万镜小康路”第二季在天全红军村“上巳雅集暨清明”活动上启动。市文化馆组织20余名画家和摄影爱好者参加了红军村的采风活动。呈现画作20余幅。8月,采风团对蒙顶山茶园及周边的夏茶季活动进行跟踪采风拍摄,10-12月沿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线结合脱贫奔小康开展—荥经砂器制作、石棉尔苏木雅藏族传统节日—环山鸡节、蟹螺晒佛节展开专题创作。2019年9月,汉源县委政府还专门邀请全市摄影家和画家到古路采风,在市文化馆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千村万镜小康路”“古路人家”摄影展。展览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2020年4月初,“千村万镜小康路”采风团又踏上了石棉、汉源的脱贫村的采风之路。采风创作组在当地文联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到汉源县的皇木镇、永宁乡古路村以及抗战乐西公路沿线村庄,石棉县新民乡土平村、天信村、挖角乡大发村、草科藏族乡友爱村,迎政乡新民村三索窝等地,用镜头拍下了历经几年时间,翻天覆地变化的村庄。尤其在古路村,这个让总书记牵挂的村子,更是今非昔比,成为了一个网红打卡点,每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
3、活动启迪
“千村万镜小康路”连续开展3年以来,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三年的采风和创作成果,是对脱贫攻坚战役的纪录和艺术呈现。艺术家们不仅通过活动平台,找到了介入脱贫攻坚战役的切入点,着力点,同时通过采风采访和脱贫户交了朋友,成了亲戚,通过作品宣传和推介他们土特产品,助推了脱贫攻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组织采风和创作,努力以积极主动介入重大事件,以优秀的作品记录伟大时代。
(本文作者系雅安市文化馆副馆长 宋有宏)
雅安市文化馆 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