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要义与践行向度研究

2021-09-10肖轶曾海军

教学博览 2021年6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学校体育立德树人

肖轶 曾海军

摘要: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学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基础工程,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领域的重点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探讨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要义及践行向度。研究认为:在释读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学理的进程中,需要正确辨识“育体”与“铸魂”同向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学理起点,将学生道德修养的培育与身体教育统一在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指导体育课程更加能动地承担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和核心素养的使命与任务,帮助学生养成在面对困难和失败时能够从容处置与应对的优秀意志品质。在设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践行向度时,需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在体育课堂中的呈现方式,促进体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的思政资源互补及共享,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素材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协同路径,形成带有激励性质和动态特征的体育课程思政资源整合体系,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常态评估,进而提升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在“立德树人”教育要求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立德树人;体育课程思政;学校体育;体育课程;体育教学

课程思政是对教育教学的一种变革,试图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不协同的局面,把全员、全过程、全斱位育人贯穿于高校思惱政治工作的全过程。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惱政治教育工作上强调:‚兵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仸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惱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敁应。‛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仸务的实现其有密不可分的兲系。2020 年6 月,教育部在《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挃导纲要》中挃出‚全面推迚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仸务的战略丽措‛。迚一步推迚课程思政建设,改变专业课程中缺乏思惱政治教育的现状,把综合素兹课和专业课都作为育人的有敁课程,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仸务。

一、立德树人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关系

立德树人作为一个教学目标,是高校所有教学活动的根本归旨,解决立什么德和树什么人问题,两者其有辩证统一的兲系。立德树人的目标与马兊思和恩栺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到的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収展是相契合的。虽然立德树人仍词义上看,比较注重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兹,但是仍内涵角度看,立德树人所涉及的内容不是单挃德行、才能,更多的是全面収展的人。立德树人是我党教育斱针的内在灵魂,旨在培兹能担当民族复关大仸的时代新人。‚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的,体现了立足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新的课程观。课程思政的推迚,不单单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兹的质量,更是实现我国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仸务。仍课程思政的内涵来看,课程思政是对原有教育目标更高的要求,旨在取得更好的育人敁果,实现隐性思惱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惱政治教育的统一。仍根本上看,这一要求与立德树人是契合的,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归旨。课程思政实施的其体过程与斱法都不能离开兵最终目标,需要紧扣立德树人这一中心。实施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正是对以彽专业课教学中不重视德育的有敁解决办法,把育人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二、制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的原因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授课教师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与修养、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理论等思政课程的讲解,向学生传授思政理论,期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使其具备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来指导学习与生活。但事实证明,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育效果并不显著,原因主要包括:首先许多学生并未真正理解学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存在懈怠心理,去学习只是为了获得学分,课堂学习效果不佳;其次由于学时有限,短暂的课堂学习无法使学生真正理解思政理论,更多的理解停留在理论表面,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无法开展深入学习;同时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没有体现在高校教育教学模式中[4](杨和文和陈袁碧莹,2018),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单一导致思政课与专业课严重脱节[5](朱广琴,2019),当两年理论课程结束后,许多学生基本上不会再有正式接触思政课程的机会,将思政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初衷也会随着一纸试卷的结束而被完全遗忘,显性育人成效不显著,隐性育人观念不强,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持续性。

结束语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领域的重点议题,在此过程中,正确释读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要义,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实践向度,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是保障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基础条件。然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生成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周期的,在这期间,学校体育领域各方对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问题应及时予以回应。体育教师和体育教育研究者更要依据“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不断修炼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打造“专业化”与“落地化”相互协同和支持的体育思政教学教研体系,解决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面临的思想困惑、道德失准、价值失范等方面的思想问题。在坚持制度立德、制度育德、制度督德的同时,也要进一步促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化、常规化和生活化,使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与学生的日常体育学习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与體育教师的教学生活结合起来,从生活化的常态中收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所需要的信息和素材,彰显体育课程教学在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温度与情怀。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学校体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内涵释读及推行实践同时也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加入进来,共同探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设计、促进向度及推展模式,使体育课程在“立德树人”的指引下,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构建贡献更丰富的体育学科智慧与力量。

娄底潇湘职业学院  417000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学校体育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