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管理下大学语文教育的问题与出路探析
2021-09-10赵理君
赵理君
摘要 :高等教育管理下大学语文教育在教材内容设置上、与社会实践联系上、教学模式安排上等皆存有不足。为此,为走出大学语文教育困境应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通过强化语文基础知识、采用模拟教学法、强化语言表达训练以提高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 ;其次,通过发挥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注重课堂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以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挂钩 ;再次,通过发挥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更新教育观念及转变教学方法的方式以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语文
对于高等教育管理来说,教学质量是衡量教学管理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来改变教学管理模式。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课程中非常重要,尤其对于文史类专业来说,语文教育是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教学实践搭建起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
一、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背景
大学语文属于非中文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人文素质和文化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性的意义,在高校课程规划中占有着一定的地位。目前我国教育行业呼吁人文关怀,提倡人文教育,其中人文教育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是最为突出的。在发展纲要中,国家文化发展规划要求我们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对高等学校提出了更多的文化要求,所以高校大学语文课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必修课。
在大学语文改革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和理论,但是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教学课程不符合学生需求等。所以在高等教育管理下,应该对大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原因、面临的困境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从而推动大学语文教学更进一步的深入改革。
二、高等教育管理下大学语文教育面临的问题
( 一) 大学语文课程缺乏明确定位
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课程属于基础类内容,所以需要提前进行规划和管理。尤其是高等教育过程中涉及的专业多种多样,并不是大学语文一本教材就能以不變应万变的,需要老师根据专业的学习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来选择相对的学习内容,而大学语文课程缺乏明确定位是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规划中,对于大学语文的定位较模糊,其中某些专业的课程是否开设或者是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一般都未明确规定。而且对于大学语文的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错误认识,比如,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以技能学习作为主要内容,应该把尽量多的时间放到技能提高上。同时,大学语文课程没有明确定位的情况下,造成了学制时间短、学习课时少。
( 二) 教材内容选择较不合理
对于教材内容出现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编写固定化,缺乏大学语文的学科特色。陈旧的课本教材使语文课堂缺乏个性,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更是有了限制性的影响。教材内容选择不合理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方面,很多老师在选择大学语文教材的时候都是按照初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择作为衡量标准的,对于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应试教育的认知,所以在选择大学语文教材的时候仍然会选择一些和初高中内容相似的教材,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作用不明显; 另一方面,就是高校在选择大学语文教材的时候会出现“就近选择”的现象。经过调查之后发现,各个专业的大学语文教材使用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相似的问题,比如,教材内容针对性不强、配套设施不完善、专业结合度比较低、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等,这些教材的问题需要我们任课老师着重管理。
( 三) 课堂教学缺乏科学性
语文科目无论放在哪一个阶段都属于基础类的科目,那么也造成了课堂教学的弊端,如教学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创新性和发展性等。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致使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缺乏兴趣,也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缺乏科学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教师的教学观念传统。很多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老师仍然遵循初高中语文的教学模式,以背诵记忆作为学生的学习方法,着重关注知识讲解; 二是教学模式传统化。填鸭式教学使课堂枯燥乏味,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缺乏科学性缺乏新颖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受到了严重影响。同时,老师的认知影响了学生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大学语文课堂上没有实践活动、游戏教学,甚至没有作品鉴赏或者是课外阅读的课程,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认真学习。
三、高等教育管理下大学语文教育的对策分析
只有确定好了方向,才能不走错路,其中教学目标就是我们开展大学语文教学的指明灯。要正确认识语文课程中的教学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和方向进行努力。对于高等院校来说,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就是教学目标。在高等教育管理下,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大学阶段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方面地关注学生成绩,而更应该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技能的发展。除了文史类专业之外,大学语文的专业性在其他专业中表现并不突出,这也是很多老师和学生忽视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因。但是大学语文对于人才培养有着极大的帮助。比如,语言组织能力的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大学语文课程的帮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训练学生的语文技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让学生有多项技能,从而进入社会之后能够有更强的工作能力。总之,确立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需要将语文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
结语
总而言之,为创新高等教育管理下的大学语文教育,首先,通过注重语文基础知识、采用模拟教学法、强化语言表达训练以提高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 ;其次,通过发挥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强化课堂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以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 ;再次,通过发挥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更新教育观念及转变教学方法的方式以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方法。
绍兴文理学院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