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

2021-09-10于婷于鸿鑫杨雨衡

科技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

于婷 于鸿鑫 杨雨衡

摘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辛亥革命失败之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到来,为人民为国家带来了新曙光。马克思主义的宣扬和传播,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积极影响。它为长期积贫积弱的国家,带来适合其道路的指导思想。在如今信息技术的高速运转下,马克思主义的宣扬和传播,迎来了新的媒介和载体。本文就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传播,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分析与研究。为马克思的弘扬与传播寻求新的机遇与途径。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弘扬传播

引言:在网络科技的不断进步下,传播信息载体与媒介的手段也层出不穷,并且这样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出行以及学习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更好的弘扬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使当下的人民对其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巩固好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坚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避免现代迸发的各种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争做马克思主义的弘扬者与传播者。基于此,以下进行了简单的论述与辨证。

一、全新挑战

网络发展的时代,信息的传播途径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传播途径多样,载体丰富,传播高速等方面的特征。这在一定意义上,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弘扬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第一,媒体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思想、理论可以拥有广泛传播发展的机会。它们的兴起,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逻辑思维,信仰理念等。一旦网络的管理出现疏漏,人们被多种多样的新思潮影响,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理念。动摇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就会形成不利于社会进步的不良风气。所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第二,媒体时代,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人们可以从各种各样的网站浏览信息,获取知识。逐渐从传统的报纸电视,这种写作者书写,阅读者接受的模式。转变为更灵活的主动阅览模式。人们可以不再被灌输信息,而是可以有选择的主动学习。网络的这一特点,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被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主体地位或许会受到挑战。这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的传播加大阻碍,面临着从热门到冷门的尴尬处境;第三,媒体时代,各种灵活的载体满足了人们的观看乐趣。马克思主义传统填鸭式的宣扬,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生硬刻板的理论传播形式,对马克思主义走进人们的生活产生严重的桎梏。同时这种枯燥乏味的形式,一方面降低了大众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阻碍了大众对于它的理解、记忆。民众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对马克思理论的优越性没有充分的认识,直接影响民众的求知欲望。

二、全新机遇

媒体时代的发展,在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带来新挑战的同时,也给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带来新机遇。传播信息的载体与媒介的增加,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广度与深度。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增加了新途径,新形式,新方法。为马克思主义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弘扬与传播的新思路。对传统的传播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传播技术手段。夯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态的主导地位,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人心的速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经济、军事、科技、软实力的逐步强化。在国际中地位的综合提升,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这些都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弘扬,起着积极的影响。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最佳典范。通过网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详细讲解,使群众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

三、全新路径

面对上述马克思主義传播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此进行科学的调查与研究。为了更有效更深刻的宣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建成,提出了以下应对方式。

(一)确立新媒体传播的主体地位

在网络发展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扬再也不仅限于,报纸、电视以及期刊等纸质媒介。可以充分利用媒体的发展特点,将大数据与马克思主义的宣扬相融合。利用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主流意识地位。同时为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的与实际相结合,让理论转化为实用的模式,可以充分的利用自媒体。通过趣味性极强的短视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带进群众生活。发展大众喜闻乐见的理论宣传模式,创新理论知识的内容。学生也是群众组成的重要部分之一,针对此群体,可以发展微信公众号。通过学校的宣传,使学生每周都可以观看公众号上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小故事。效仿青年大学习的模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带进校园。面对社会人士,就需要发挥政府的组织力。政府可以通过在官方网站定期发表期刊,线下定时在广场表演小话剧。将富含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期刊与话剧,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群众展示出来。

(二)确立传统媒体的辅助地位

在网络的不断进步下,传统媒体的发展受到巨大的冲击。但根据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的老年人高达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33%。其中老年人会运用新媒体的屈指可数,这就需要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可以在公园设立免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期刊,使老年人在业余活动中可以翻阅学习。还有许多老年人喜爱收音机,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当地广播电视台,定期播放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发展史。提升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全面性,进一步发挥媒体的作用。传统的媒介还可以通过电视剧进行传播,近期有关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影视剧就有觉醒年代。他主要讲解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初的发现与成长。确立新媒体的主导地位,传统媒体的辅助地位,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成长。

结语

建立合理有效的马克思主义宣传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想走进群众,使科学民主之光照耀每一寸土地。是党在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的要求,是媒体不断发展所要肩负的责任。借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进步,使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事业扶摇直上九万里。

参考文献:

[1]牛凤燕.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20.

[2]李真.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路径探讨[J].传媒论坛,2019,2(09):6+9.

作者简介:于婷,1985.02,女,汉,辽宁复县,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67

猜你喜欢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浅谈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播音面临的新挑战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
法治类新闻报道的新出路
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对舆论新环境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