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野”的教育故事

2021-09-10刘霞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香香教育教师

“三野”是一个别称,与三个女子有关。这个称号来自一次笑谈。2019年夏天,我赴苏州参加“第五届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活动间隙,大家闲聊,一位熟悉的师长说,香香身上有一股野性。这种形容很特别、有诗意,的确很符合香香生命自由自在生长的特质。香香也觉得不错。明霞赶紧接话说:“我一直觉得自己像野生植物一样,‘野生’这词属于我!”大家笑着看我,问:“那你是‘野……’”?我被十多双眼睛一盯,大脑快速搜索,慌忙认了一个“野蛮”,众人大笑。之后,来自湖南的“野性”周环香、来自山东的“野生”孙明霞和来自四川的“野蛮”刘霞便自取“三野”这一组合名字。这“三野”在学习期间,同处一室,无话不谈,谈教育行走的收获,谈专业成长的突破,谈对教育的思考,谈生命的千姿百态,谈女性间的悄悄话,尽情演绎了“三野”的故事。

野性的香香

从田野里赤脚走出来的香香,面容秀丽,举止大气。跟她相处久了,会发现她身上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属于大自然的、旷野的那种自由、热情、奔放、清新脱俗,正如陆游诗中描述的:“野性从来与世疏,俗尘自不到吾庐。”我初见她,是2018年冬天,在山东潍坊“271教育集團”参加“明霞教师成长联盟”的高峰论坛时。远远见她,我便亲热地迎了上去,大呼:“香香!”她吓了一跳,心里惊诧不已:“这是谁?!”她的惊吓,我当时并不知晓。因之前多次听明霞谈起她,在我心里,我和她已相识很久。

记得是2017年夏天,明霞到成都参加一个联盟学校的交流活动,她告诉我这个活动最初是由香香当校长时发起的,旨在建立一个跨地域的学校发展共同体,互相学习,协同发展。当时我觉得香香颇有谋略,便记住了这个好听的名字。2018年7月,我去宁波参加“第四届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看到她与明霞打招呼,我还没有走近,远远就听到她爽朗的笑声,让我将她的名字和一个生动活泼的人联系了起来。2018年国庆,我去福州参加“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香香没到现场,却是线上的学员,隔屏与我们分享她的教育思考,真诚又睿智,我很是喜欢。2018年冬天,山东相见之后,我们互加了微信,偶尔我在朋友圈里见到她的文字,清澈通透。深交之后,我知道了她的成长故事,佩服她从偏远的乡村一路走来,一直保持着那股欢脱的野性和韧劲;佩服她在普通教师、校长、教育局领导的角色转变中,一直怀揣着对教育的真挚和热情;佩服她追寻着生命化的教育,并影响着越来越多的老师和校长们,从关注学生成绩转变为关注生命个体的完整的成长。

来苏州之前,我向“教育行走”的组委会报名参加TED演讲,可是在截稿前两天还毫无思路。恰遇香香问我一件小事,我便随口一说我的苦恼。没想到,她秒回:“你就讲你带学生玩的故事啊!”我一惊,立马脑海清明,很快以“带着高中学生‘玩’”为主题写出了演讲稿,并被组委会选中。帮我点出一个契合的题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是从我朋友圈散乱的教育教学记录中拎出了一条清晰的主线,为我指明了一个思考的方向。这份觉察、归纳、提炼的能力让我大为惊叹。

苏州相见之后,朝夕相处间,香香随意蹦出的语句,蕴含着大智慧,常常被我不由自主地重复,细细咀嚼。我为她拍照,姿态自然舒展,笑容恣意灿然,那是世界在她内心投射出的美妙模样。她总说:“等你到了我这个年龄,你自然也会懂得这些,有这份心境。”可是,我总怀疑,我无法达到她那豁达睿智的人生境界,因为那需要学识的厚实积淀、人生的丰富体验和野性的自然奔放。

野生的明霞

我与香香相识,和与参加“教育行走”和“明霞教师成长联盟”中的很多朋友相识,都源于山东泰安的孙明霞。2006年,她在网上写教育随笔。我偶然看到后,惊叹于她精湛的教学技巧,更倾心于她在课堂内外对学生真切的尊重和理解,从此一路相随。从她的多本教育专著中,我了解到她的专业成长故事,知道她常常处于无人引领的状态,所以懂得她为什么一下子想到了“野生”这个词。她曾形容自己就像一株野生的植物,自然地生长。野生的植物无人修剪,于是成长为自由的模样;野生的植物无人浇灌,于是奋力扎根于土壤。野生的植物艰难又顽强地生长着,长成了现在的大树,在旷野里,迎风挺立,生机盎然。

明霞在教育专著《只为做一个良师》中描述了自己的专业成长状态:“追求一种不断成长的姿态,不为名利,只为生命的充实和幸福,只为人生更有意义。这种成长,不依赖环境,不仰仗外力,依靠的是不断激发自身发展的潜能,从而成长为自己的导师。”她不仅成长为自己的导师,还成长为许多教师的良师。因为懂得草根教师专业成长的不易,于是她伸出手去帮助一个个学校、一位位老师。慢慢地,一株野生植物成长为现在的一片树林——“明霞教师成长联盟”。这个公益的、民间的教师成长联盟现有40多所学校500多名成员。我、香香……便在这片树林中相逢。树林里,每一株花草、每一丛灌木、每一棵树,都在她的激励和影响下,寻找着自己的专业价值、人生方向,生长成为自己更好的模样。而她,也越来越从容美丽,从心底透出光亮来。

我和香香都曾因为要和她离别而泪目,我们曾分享过她为何让我们如此倾心的原因:也许是因为在她的人格魅力前,我们很有安全感,可以真实地袒露自己;也许是因为她总能为我们指引方向,帮我们驱散成长的迷雾;也许是因为她一直看到我们的进步,鼓励着我们从微小的教育变革开始,改变自己,改变环境;也许是因为她一直在挖掘我们的潜能,推动着我们向前行走而不懈怠……就比如这一次参加“教育行走”,我没有想过要报名参加演讲。是明霞,第一时间督促我:“去!报个演讲。”我愣过之后,想到她坚决的语气,犹豫着找到组委会报名。我知道,她是希望我梳理自己的教育思考和教学实践,希望我能突破自己,走到台前。在“教育行走”的现场,我讲述的教育故事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当我被众人簇拥时,明霞只远远地看向我,冲我微笑。

明霞这般对我,也这般对我们。她几乎熟悉“明霞教师成长联盟”里的所有成员,知道每个人的成长状态。她倾尽心血搭建各种平台,引来多方专家,指导和帮助老师们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成长路径,并鼓励大家在各类活动中展现自我。在“教育行走”的活动现场,成长联盟的老师们分散在会场各处,有的活跃在舞台上,有的在后台忙碌,有的负责活动速记,有的在音控室,有的在分论坛组织活动……活动结束之后,她一一点评大家的表现,肯定每个人在教育行走中的进步。我们的脸上都散发出光芒,那是被别人看到的快乐,是看见自己的欣喜。野生的明霞,带着来自原野的蓬勃生命力,引领着我们,鞭策着我们,带领我们一起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野蛮的我

当我被十多双眼睛盯着,慌忙说出“野蛮”这个词语时,我心里突然闪过一个场景。几年前,我在草原上跨上一匹骏马,问保护我的藏族小伙子:“可以让马跑起来吗?”他犹豫了一下,让马小跑起来。我兴奋地再问:“可以快一点吗?可以再快一点吗……”下马时,这位汉语不太灵光的小伙子想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最后艰难地挤出一句:“你好野蛮。”我一愣,不知道他是想表达对我的赞美还是惊诧,但“野蛮”这个词却随着这个场景留在了我的脑海中,然后在苏州又被翻滚的记忆带到嘴边。

用“野蛮”来形容自己,若是年少时代的我是无法接受的。许是受了言情小说的影响,抑或是受了集体人格的影响,温柔、贤淑、多愁善感等是我以為的好的性格特征,活泼的本性被我压抑着不敢展现。后来我成了一名教师,为了更好地理解儿童,我开始涉足教育心理学,也由此开始学习把目光从外部世界投向内心,去寻找那个隐藏在潜意识中的真自我,并尝试着拥抱她。在苏州,我们仨一起拍照,摄影师敏锐地发现了我们的不同:香香自然舒展,明霞随意灵动,我却是僵硬刻板的。我意识到,那是我们生命力的不同状态。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每个人都可以被看成一个能量泡。”我想,香香和明霞的能量泡是鲜亮而富有弹性的,而我的能量泡是有些暗淡而萎缩的。可当我与她们在一起,笑着用“野蛮”这个词语来形容自己时,我仿佛在安全的气场中展露了本真的自己,伸展出了彩色能量泡。和香香、明霞在一起,让我想到罗杰斯的那句话:“爱,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她们看到了我,接纳了我。

她们于我,不仅是挚友,更是教育路上的良师。和香香聊天,常有豁然开朗之感。我曾和她提起自己专业成长的苦恼,她层层剖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冷静又清晰,让我看清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她谈起在教育变革中所遇的困境和阻碍时,她以自己的成长故事为例,告诫我既要有教育理想上的坚持,又要能适应环境,还要理解人的复杂性,如此才能争取到变革的空间;谈到与人相处,她以自己的人生智慧告诉我,对别人的理解本质上是对自己的认同和接纳。明霞对我的影响就更大了。十余年前初识时,她曾对我说:“我们不是生物老师,而是用生物来教的老师。”在我初登讲台一门心思钻研教学技巧的时候,她的话语振聋发聩,为我打开了一扇更宽大的门,让我的视野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我开始思考课堂上除了知识的传授之外,还可以怎样积极地影响学生的成长,这些思考直接影响了我的课堂样貌。这些年里,她一直在关注我、鼓励我、推动我,让我有勇气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

在“教育行走”的舞台上,我讲述了自己和学生的故事,分享了这样的理念:“高考很近,人生很长。我期望自己不仅着眼于学生的高考,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我知道,我改变不了社会,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我也知道,我改变不了整个教育生态,但我可以营造我的班级生态。”话说得豪情万丈,坚持起来却并不轻松。所幸,我有一股坚持到底的“野蛮”劲,有朋友们的陪伴和鼓励,因而我一路走来,并不孤单。

“三野”的教育行走

野性的香香豪爽大气、思维敏捷,颇有大姐的风范,但又有着特别的温柔妩媚;野生的明霞朴实自然、亲切幽默,有着孩童的天真,与她相处如沐春风;野蛮的我外表柔弱,内心倔强,爱安静也爱疯玩。我们三个人其实各不相同,但为什么我们气场如此契合,会一见如故?也许是因为我们都是本真的人、真诚的人、活泼的人;也许是因为我们的童年都有乡野的气息,给了我们野性的、野生的、野蛮的生命力量;也许是因为我们都有着相似的教育理想……我们一起行走在教育的道路上,一旦相遇,便会相知相惜。

我又想起了在那一日的夕阳下,“三野”漫步在主办学校的操场,手挽着手,走了一圈又一圈。夕阳映照着我们,柔柔的霞光披洒在我们身上。远处,近处,有着三三两两的老师们。我们知道,他们来自全国各地,都是我们的同行者,与我们有着相似的故事。我们一起前行着,追寻着,共同憧憬着:在未来,我们将看到一幅怎样的教育美丽画卷呢?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第十八中学)

猜你喜欢

香香教育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香香国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香香树保卫战
情狐生死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