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道桥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2021-09-10钱甜甜王丽荧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6期
关键词:道桥工程施工技术

钱甜甜 王丽荧

摘要:我国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提高,国民出行的概率不断加大,同时对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公路桥梁工程建设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甚至出现桥头跳车,对行车的质量安全产生严重影响。此外,如果路面平整度不达标那么会增加行车的不确定性,进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加。同时,桥头跳车还会对桥梁自身结构产生一定的损害,进而进一步加剧桥头处连接缝隙和路面的损伤程度。为了降低发生路基路面沉降等不良问题,将道路桥梁结构的耐久性提高,需要加强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高效应用,提升工程整体质量。

关键词:道桥工程;沉降路面;施工技术

1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的问题

1.1路基路面凹凸

在施工企业建设市政道路桥梁之前都会事先对路基路面开展平整度检测工作,并且还会对沉降段的路基路面进行夯实处理。但是,因为沉降段路基路面的土质都比较疏松,因此,路基的密实度可能达不到预期的需求。这使得其在经过车辆长时间的碾压之后,就极易出现路面凹凸不平的问题,严重的甚至还会造成车辆的磨损。此外,建设材料在沉降段路面的建设过程中也是具有不可或缺作用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建设企业一定要对建设材料抱有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假如施工企业采购的建设材料不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就非常有可能会导致路面出现过度膨胀和收缩的问题,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路面出现大面积的凹凸问题。

1.2连接缝隙

在道路桥梁的建设过程中,建设企业为了高效管控桥面的伸缩程度,通常会在桥头利用桥梁伸缩缝的连接手段。但是,如果后期路基路面出现了沉降问题,就非常容易导致桥梁两端和桥头路基之间产生连接缝隙。而再由于车辆长时间的行驶,道路桥梁的压力就会急剧提升,并且连接缝隙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桥梁的正常通行。例如:2003年,长江二桥的两端桥面就出现了缝隙,而有关部门为了开展修复和完善工作,只能关闭通行,这使得长江大桥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综合而言,假如建设企业不能及时对连接缝隙问题开展修复和完善工作,不仅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道路桥梁的承载限度,而且还会降低桥梁的使用时间。当前我国几乎50%的沉降路段都会在桥梁连接处产生跳车问题,其最为普遍的修补手段就是向出现跳车问题的附近路段填充材料。

1.3路基塌陷

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极易产生塌陷问题。因为沉降路段的土质都非常疏松,所以,这就极易导致路面结构受力不均匀而出现剪切力过大的问题,这样一来,不仅仅会使得道路桥梁的承载限度急剧降低,而且还可能会造成道路桥梁出现断裂垮塌的情况。此外,在建设企业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沉降路段开展建设工作时,其建设难度可以说是非常大的。比如:某一沉降路段因为长时间的降雨,就会出现大面积积水的问题,再加上土质较为松软,其在长时间浸泡之后施工难度就会更大。

2解决路基路面沉降问题的几种关键施工技术

2.1保证搭板设置的匹配性与准确性

能否确保搭板匹配度与实际施工要求相符是解决桥头跳车问题的关键因素,因此保证搭板的设置正确性极为重要。在进行搭板设置时应确保所使用的搭板与路基路面顶面互相保持平行,这样才能确保桥面层底标高与搭板顶面之间达成一致,且应确保道路路基路面的高度与搭板顶面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另外为保证后续施工推进的顺利性,需要对市政道桥工程结构进行二次加固,若有距离测量需要应选择橡胶材质支座,其也是确保市政道桥使用寿命与预期施工方案相符的重要基础。应用的支座所放置的位置应固定在搭板周边的一定范围内,此时牛腿与桥台之间的形态为倒立,为市政道桥稳定性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基础条件。路基顶面、牛腿与搭板之间的位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只有保证不同结构之间位置设置的准确性才能确保桥梁与路基之间的过渡完美性,继而帮助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风险。另外在执行搭板施工任务时需要特别注意是否存在大雨浸泡现象,可以选择优质防水材料填补桥头与搭板之间的缝隙,以避免出现雨水倒灌现象,进而确保市政道桥工程建设效果与最终质量不受到雨水侵袭困扰,从而实现延长道桥工程使用寿命的目标。

2.2道桥沉降段结构形式的进一步完善

由于现阶段国家对于道桥沉降路段的结构形式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度量标准,所沿用的衡量制度系统性与统一性仍然处于严重缺乏状态。这就需要工程施工人員应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以自身所累积的工作经验分析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联系周边的实际环境条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道桥沉降问题的结构形式方案。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应融入先进设计手段以帮助进一步提升市政道桥工程路基路面稳定性与使用的安全性,其也是从多个角度将市政道桥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提升的前提条件,为延长道桥使用寿命奠定基础。联合过往施工经验对路桥沉降段结构形式进行深入分析,避免出现土层侧向移动与路基填土位移等现象,应对桥头路堤结构或有桥头沉降现象出现的结构形式进行持续性优化。

2.3保证软土地基沉降监测实时性

一直以来市政道桥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软土地基均是施工处理的难点内容,软土地基本身具有较强的特殊性,整个施工过程较为复杂因此将增大沉降路段路基路面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风险。为保证该类型工程的施工进程推进顺利性,需要保证针对软土地基的沉降监控的实时性。首先应在有监测需要的软土地基位置正确埋设监测仪器,包括孔隙水压探头、分层沉降磁环、土压力和以及温度探头等;其次是需要根据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沉降监测方法,经常应用的几种方法主要有规范法与拐点法。规范法的应用关键在于需要确定控制地面沉降速率与侧向位移速率的标准,一般为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应控制在10mm/d以下,且坡面水平位移速率应控制在5mm/d以内。而拐点法又分为荷载与沉降速率曲线拐点分析法、荷载与侧向位移速率曲线拐点分析法,是判断监测位置附近土体是否出现塑性破坏与地基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关键指标。

2.4确保沉降段路基路面排水工作效果

路基稳定性以及其实际的承载能力与降水同样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因此想要保证沉降路基路面的均匀性,就必须提高对路基路面排水工作的重视。从现阶段的路桥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来看,为满足其实际的使用需求所建设的排水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边沟、截水沟、急流槽以及地表排水管等,为排水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基础条件,也是保证排水作业效果的重要基础。而通过浆砌石片对沟渠结构进行二次加固的形式,能够对路基路面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从而避免出现积水对路基路面造成巨大影响的现象,从根本上降低了路基路面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风险。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的快速提升为市政道桥工程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该类型工程的建设也为人们日常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现阶段我国市政道桥工程建设获得了长久性的发展条件,但现阶段依然存在着诸多影响道桥工程建设效果的问题,要求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提高对此类工程建设过程的重视,以保证所制定解决方案的落实有效性与及时性。

参考文献:

[1]江练新.市政道桥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探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3):84-85.

[2]王文.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20(3):39.

[3]郑志峰.市政道桥工程中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9):218-219.

猜你喜欢

道桥工程施工技术
道桥工程中的裂缝防治措施探讨
浅谈如何加强道桥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沥青摊铺路面技术在道桥工程中的应用
现代道桥工程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探析及修复对策分析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试论在道桥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原因与修复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