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实施途径

2021-09-10王丽红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实施途径趣味性教学小学数学

王丽红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实施趣味性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得积极和主动,还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断提升,并提高学习效率。基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实施途径展开了探讨,希望可以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更好将游戏与课堂知识融合,并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实施途径

前言:

小学数学的知识比较平淡无味,假如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便会令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大幅降低,进而影响学习数学的效率。同时,也会令数学课堂的气氛缺少活力。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实施趣味性教学,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教学问题,令教学方式有效有创新。并且,还应将数学与游戏、生活等巧妙整合在一起,令数学课堂充满乐趣性和實用性,进而有效达到趣味性教学的目的。

一、通过信息技术提升课堂趣味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处在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往往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更为敏感。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在教学方式上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使数学知识更形象展现在课堂上,才会令学生更快速理解教师所讲授的数学知识,进而收获理想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认识可能性》的数学知识中,教师假如直接依据教材授课,便容易令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模糊的印象,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定数量的反应可以性的短视频,如,在纸箱中放入两种不同颜色的圆球,学生去抓取后的不同结果;或是摆放不同的扑克牌,分别去翻取,令学生看到各种结果。开始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可以这样来问学生:“同学们,在一个纸箱中有两个纸条,一张纸条是写着有糖,一张纸条写的是无糖,假如是你抽取纸条,想象一下会投到哪张纸条呢?”学生便会按照自己的心意回答教师。之后,教师再说:“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观看一下这个视频,视频中有一个纸箱,纸箱中红色和蓝色两种颜色的球,且数量相等。猜想一下,稍后中视频中的学生会抓取一个什么颜色的球出来呢?”学生便会集中注意力去观看视频。当这个视频播放完成之后,教师便可以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从中总结出规律了吗?”学生通常会回答不出教师的问题,并且情绪变得低落。此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抓取两种球的可能性均是有的,只是所占比例不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便会领悟到问题的答案:“可能性是没有规律的,可能性只能用大或小来形容。”同时,也会令学生体验到成功乐趣。

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不仅可以提升课堂趣味性,还可以数学课的教学方式得以丰富,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到课堂上,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数学知识的质量。

二、创建生活情境使数学课堂更具趣味性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体现,倘若小学数学教师脱离生活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会令数学课堂的气氛过于平淡,缺少趣味性。基与此,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引入到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应用数学知识的乐趣,进而对数学形成浓厚的兴趣。

比如,在《时间单位的关系》一课中,教师便可以在讲授完理论知识后,通过生活情景来有效使数学课堂更具趣味性。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放学了,小熊与蜗牛共同离开学校,小熊用了1个时到家,蜗牛用60分钟到家,哪名同学来评判它们两个谁用的时间少?”此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1个小时等于60分钟。”这样学生便会清楚这个时间关系。并掌握分钟与小时两个不同的时间单位的关系。之后,教师再对秒的知识进行授课。当学生掌握了秒、分、小时的等量关系后,教师便可以在课堂上导入这样一个生活情景:“体育课上,同学们正在进行行跳绳比赛,以跳绳次数满30次为标准,哪名学生用的时间短即为获胜。其中,有三名同学的用时比较短,小兰用了120秒时间,阳阳用了1分40秒,张朋用90秒。请问这三名学生中,哪名学生是最快完成跳绳运动的呢?为什么?”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讨论,然后再让学生分别来回答这个问题。当学生思考和计算后,教师便可以先让一名学生来回答:“某某同学,这三名同学中,谁的速度最快呢?为什么呢?”学生经过思考便会回答教师:“是张朋,因为1分钟等于60秒,小兰用了120秒,阳阳用了100秒,而张朋用了90秒。”这样便可以使学生通过教师创建情境轻松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并且令数学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使数学课堂不再平淡无趣。

教师通过创建生活情境,不仅可以使数学课堂更具趣味性,还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教学中发散思维,尽情发挥,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通过游戏竞赛使数学课堂充满乐趣

除了通过创新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创建生活情境,教师还可以通过在数学课堂上导入游戏竞赛,为学生创建游戏情境的方式,有效实施趣味性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好胜心强,对游戏十分喜爱,所以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游戏竞赛有效整合在一起教学,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还可以使数学课堂的充满乐趣。

比如,在《20以内数进位加法》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在讲授完进位的方法之后,便可以举办这样一个游戏竞赛,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并快速掌握这部分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有关此部分知识的计算题卡,用于游戏。在课堂上,教师先向学生讲明游戏竞赛的玩法和规则:“五人一组,并且组在10钟之内计算完题上的20道数学题。哪组按时并准确完成即为胜利,否则便是失败。胜利的小组可以获得五支铅笔的奖励。”然后,再让学生通过抓纸条的方式进行分组,这样便可以使学生的热情有效提升。之后,教师便可以将题卡分别发放到每个小组中,让每个小组同时开始游戏竞赛。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竞赛中,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印象,并打下牢固的数学基础。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实施趣味性教学,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使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才会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并且,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学生创建具有趣味性的游戏和生活情境,才会令学生高效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并积极思考,从而提升学习数学知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发元.如何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研究[J].学周刊,2021,3(3):151-152.

[2]刘站美.探究趣味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1):146,148.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第二实验小学 264400

猜你喜欢

实施途径趣味性教学小学数学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路径探究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浅谈趣味性儿童音乐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