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一融四合”模式建设研究

2021-09-10杨明

客联 2021年6期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杨明

摘 要:随着国家对应用型人才要求提高,各个高校都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要根据其思想,调整与改善高校教学的各项工作。对于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来说,也应当在此思想的要求下,开展工作。本文针对四川GS学院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情况,通过调查问卷,进行剖析,提高“一融四合”实践教学体系,希望可以给其他民办本科高校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一融四合

一、前言

目前,在倡导应用型本科教学背景下,各民办高校应响应国家的号召,对本校的专业教学工作进行相应调整,以实现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会计学专业作为民办本科教育的老专业,虽然发展时间较长,但是在实践教学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問题。

本文以四川GS学院为例,通过调查问卷,回收323份,其中大二、大三、大四分别占比28.48%、40.25%、30.03%,深入探寻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最终提出相应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二、民办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介绍

在本次调查问卷中,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对实践课程的感兴趣程度以上的占比58.14%,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当前的实践教学体系仍然满意度不高的情况,所以这就急迫需要改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财务会计相关知识不扎实。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面对很多简单财务相关业务的时候,显得无从下手,更不要谈一些比较复杂的业务处理。通过和同学们的交流过程,发现有些学生当时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没有掌握清楚财务会计准则,存在要么混淆会计科目,要不无从下手的情况,此种种情况,在后续教学时,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授课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实践教学对于授课老师的实践能力要求会比较高。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没有实践教学能力的老师在进行授课,很多的实际业务,授课教师都没有真正把握业务的来龙去脉,那就无法跟学生讲授清楚。

(三)实训教材需要紧跟经济发展。实训教材对于实践教学仍然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实际教材中的业务单一化,实训行业单一化,选取的教材几乎都是传统制造型行业,而涉及到其他新兴行业比较少。而目前的现状下,存在很多的新兴行业,比如像物流行业、商品流通行业、电商行业,所以实训教材应当与时俱进。

(四)实训教学环境有待提高。实训环境作为实训工作开展场所,其配套设施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实践教学软件存在老化情况,实训配套电脑数量不足、电脑设备老化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实训兴趣,最终影响实训教学效果。

(五)实践教学流程需要进一步完善。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好坏,其实践教学流程也是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查看会计学专业各级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学生的实践教学时间略显不足,即使在某些专业课中,安排一些实践课时,由于种种原因,实践课时工作也并未完成。对于与实训相关的教学大纲应当细致化,具有可操作性。

三、民办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一融四合”模式构建

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提出“一融四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一融: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融“教、学、做”于一体;“四合”: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建立校内代理记账公司,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内真账实训相结合:毕业前实习与校外企业实习相结合。以期提高学生的实际业务水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将上述“一融四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要想开展下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

(一)通过“教、学、做”一体化强化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知识。关于“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就是将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有机的穿插在一起,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二者合一。会计学专业课程应当以会计岗位对会计核算知识应用为目的,以对外报告财务信息为主线,以四大假设为前提,以会计六大要素的确认与核算为基础,让学生掌握常见业务处理的企业会计准则,在理论内容的教学中同步实施各个业务单元实训,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提升学生一定的实践水平,最终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不仅提高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的专业素质,而且节约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设备的使用效率。

(二)提高授课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授课教师的实践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很多的方式。借助学院的师资优势,可以建立校内代理记账公司,将模拟实训与真账相结合,不仅锻炼学生,更是提升授课教师的实践水平。授课教师应当利用一些资源进行提高,比如像当前网络资源,授课教师可以自行寻找多途径进行充电提高。

(三)筛选时效性强的实训教材。关于筛选实训教材,一定要清楚当前的最新税法相关内容,一定要了解企业会计准则的最新规定,有目的(按照教学目的)的去选择一些实训教材。注意选择教材的多样性,不仅仅要选择传统的制造业,更要兼顾一些新兴行业,培养学生处理多行业财务处理能力,为将来的多方面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优化实训教学环境。为了让学生毕业后,更好的进入工作状态,实训室最好安装当前比较畅行的一些软件或者硬件,根据学生数量配置数量合理的实训器材,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去。

(五)重塑实践教学流程。关于实践教学,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手工实训与会计信息化分别在不同的学期,而且课时相对较少。所以关于实践教学环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做到“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毕业前实习与校外企业实习相结合”。具体操作如下:

在会计核算中经常会用到职业判断,而职业判断来自扎实的理论水平,还应了解下相应的会计制度。对于某些中小型企业,他们将会计工作划分为若干岗位,比如像出纳岗位、往来款项核算岗位、成本费用核算岗位、经营成果核算岗位、总账报表核算岗位;可以采用一人多岗或者一人多岗,让学生形成工作团队,既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又可以加深对业务操作流程的把握。在组织方式上,设置财务负责人、财务会计、出纳、审核等岗位,定期轮换岗位,使得同学们全面掌握其工作内容。

会计手工帐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通过对学生手工帐的实训,让学生明白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明细账、总账、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为后面进行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打下坚实基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财务会计的工作效率,在实践教学中,应当让学生进行熟练操作,将手工帐与信息化结合,尽量在手工帐环节,选取整套简单业务,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感受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后续在进行会计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学生软件实践操作能力,提升民办本科高校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根据目前对代理记账公司承接相关业务了解,其承接的业务,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而且很多的原始票据缺乏,所以对同学们的业务能力的提升有一定障碍。所以同学们在大四阶段进行实习时,尽量去大型公司进行实习,对自身的业务能力的提高有很多的帮助。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四川GS学院的实践教学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四川GS学院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建立“一融四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来对当前的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希望高校的实践教学水平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改善,最终成为应用型人才,更好的为国家、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黄蕾.基于能力培养的应用型大学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计[J].市场周刊,2016,(11).

[2]付光富.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创新[J].商业会计,2017,(7).

猜你喜欢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以会计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背景的金融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校企互动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会计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探讨
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系统科学理论视角下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民办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会计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