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判性阅读策略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2021-09-10韩佳宏贾玲华

客联 2021年6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阅读

韩佳宏 贾玲华

摘 要:本文运用Flynn的批判性阅读策略,对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阅读策略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研究,探讨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对批判性阅读策略的使用频率以及对学生来说较为有效的批判性阅读策略。

关键词:批判性阅读策略;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阅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信息时代的来临,批判性思维在当下的重要性日益突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要“注重培養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有研究表明,外语专业学生相批判性思维上略显劣势,外语学习侧重词汇语法篇章等方面,而相对忽略了对逻辑思维的训练,由于缺乏思辨能力而难以在面对科研问题或现实问题时通过分析、比较和综合,作出个人判断、提出富有创造力的见解。批判性思维是进行批判性阅读的必要条件,而批判性阅读则是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路径。

一、批判性阅读策略

Baratta Alex指出,批判性阅读需要读者对原材料进行解释,进而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Clegg S. Cyndia介绍了4种批判性阅读策略,即:1)识别论点;2)区分文本的指称意义和蕴含意义;3)了解作者的立场和意图;4)识别论据类型及其可靠性。Flynn L. Linda归纳了七条批判性阅读策略,分别为:预览、预测、质询、标注、分析、概述、评价。Pirozzi Richard 对批判性阅读策略开展了相关实验:将批判性阅读策略应用于英语阅读课堂。他们对学生使用和掌握批判性阅读策略的情况进行研究,研究围绕“区分重要与次要信息”、“推断作者语气与意图”、“区别观点与事实”、“评价”与“表达个人观点”五个策略展开,试图验证学生在学习批判性阅读策略后是否掌握这些策略。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某高校110位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批判性阅读策略在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阅读中的使用情况如何?2)哪种批判性阅读策略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的阅读理解相对更有效?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的方式收集学生阅读策略使用情况的数据并做出分析。

调查问卷包含七个批判性阅读策略:预测(通过预览题目、插图、段落首尾句等,预测文本主题、作者立场及写作意图);分析(对文章的单词和句子、作者的语言风格及态度、文章内的修辞手法、文章结构及作者观点作出分析);推断(区分事实和观点,根据已有信息推测言外之意并作出自己的判断);质询(对作者的观点及论据的可支撑性提出质疑);概述(概括段落及全文大意);评估(评判作者写作立场是否客观、论点是否可信、论据是否有力;识别作者的论证方法;结合生活思考文章的实际意义);自我调节(监控自己的阅读过程,及时做出对阅读行为反应与调整)。

此外,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笔者展开了进一步的访谈,从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取了5位学生进行了访谈,以期了解学生认为更有效的批判性阅读策略。

三、数据分析与讨论

该部分将描述英语专业本科生在英语阅读中对批判性阅读策略的应用现状,并将探究何种批判性阅读策略相对更加有效。

(一)问卷分析

在对调查问卷的分析中,根据李克特量表计分方式,每位被调查者的态度总分越高表明相关策略使用频率越高。

如表1所示,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在英语阅读中使用批判性阅读策略的总体情况的均值为3.07,接近中间值3.00,表明研究对象对批判性阅读策略的总体使用频率处于中等水平。

由表2可以看出,批判性阅读策略的七个维度的均值排序依次为:自我调节(M=3.32)>预测(M=3.17)>推断(M=3.16)>分析(M=3.07)>质询(M=2.98)>评价(M=2.95)>概述(M=2.84)。其中自我调节、预测、推断、分析四项批判性阅读策略的均值相对较高,表明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对这四项批判性阅读策略的使用频率略高于其他三项;而质询、评价、概述三项策略的均值略低,表明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对这三项批判性阅读策略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自我调节”这一策略的均值最高,达到了3.32,而“概述”策略在七项批判性阅读策略中排于末位,仅为2.84。由此可看出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最常使用“自我调节”策略,具有较强的调整与改进意识,与此同时,较少注重阅读之后的梳理与概括。

(二)访谈结果分析

访谈问题与分析如下:

问题一:请依次评价使用频率较高的四项批判性阅读策略?

回答中,学生表示“自我调节”策略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却使用较为频繁的一项批判性阅读策略,该策略能帮助他们提高阅读效率,缓解阅读中的焦虑情绪。“预测”策略能够激发阅读兴趣,使阅读过程更加有趣。“推断”与“分析”策略联系紧密,有学生表示自己会将这两项策略结合使用;也有学生谈到,自己的推断并不总是正确。

问题二:综合来说,你认为七项批判性阅读策略中哪一项更为有效?(请说明理由)

受访者的答案多集中在使用频率较高的批判性阅读策略之中。有两位访谈对象认为“推断”策略相对更加有效,因合理的推断将会有助于提高读者的逻辑能力和理解能力。另外两位学生认为是“分析”策略,他们提到“分析”策略能够帮助自己吸收和运用文章精华。还有一位访谈对象对此题的回答是“自我调节”策略,学生称该策略有助于自我监控和调整,以此提高阅读效率。

四、研究发现

通过对问卷和访谈的分析,作者得出以下结论:(1)英语专业本科生对批判性阅读策略的频率不是非常高。(2)英语专业学生较多使用“自我调节”、“预测”、“推断”、“分析”策略,而较少使用“质询”、“评价”、“概述”策略。(3)学生认为“分析”和“推断”策略相对更有效。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学生应当树立批判性阅读观念,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对英语文本作出独立的分析、评判。其次,学生更应注重培养自己多方的阅读策略意识。最后,英语专业学生应当在平日养成规律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结语

上述各项数据表明批判性阅读策略在该群体中的总体使用频率不高,仍有提高的空间。阅读教学可以训练批判性阅读策略,且对读者的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性阅读能力有极大促进作用。英语专业学生应该对各项批判性阅读策略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以提高阅读能力及专业水平,甚至是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Baratta, Alex. Reading Criticall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UK),2020.

[2]Clegg, S. Cyndia. Critical Reading and Writing Across the Discipline.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1988.

[3]Flynn, L. Linda. “Developing critical reading skills through cooperative problem solving.” The Reading Teacher 9 (1989): 664-668.

[4]Pirozzi, Richard. Critical reading, critical thinking: A contemporary issues approach. New York: 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2003.

[5]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阅读
研讨式教学法对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作用的探究
基于语言迁移理论探索二外日语教学改革
初探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低年级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英语专业学生文化消费现状研究
英语专业大学生词汇学习策略调查
转型期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