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021-09-10王合凯

客联 2021年6期
关键词: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管理

王合凯

摘 要:在当前政府落实宏观经济管控的模式下,实现对相关区域性经济稳定协调的发展,相关区域政府需要在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对于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尽可能实现相关区域资源最大化的使用,并且结合行政、经济、法律的手段来引导相关区域经济正常化的发展。本文简要对当前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模式下区域性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在当前政府宏观经济管控模式下,区域性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地方经济的具体发展需求为导向。同时,我国政府还需要实现各区域经济稳定和谐的发展,解决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与东部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一、政府宏观经济管理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必然性分析

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国家为了确保经济面向正确的方向进行发展,在必要的时间节点必须要实现对经济宏观的调控。通过国家干预的方式促进各行各业稳定、持续的发展。因此,当前我国政府落实宏观经济调控工作主要是为了促进国家经济稳定、平稳的发展与增长,进一步增加就业率,降低普通人民群众的失业风险。同时结合对应的宏观调控政策,还可以保持市场经济稳定以及物价稳定,实现国家收支平衡。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主要还存在发展自发性、盲目性以及滞后性的现象。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单独指望让市场进行自我调节。具体来说,由于市场环境中往往存在盲目追求利益的群体,以至于产生不正当的经济竞争行为。但是由于市场内相互之间的信息回馈速度较为缓慢,使得生产经营者无法快速地实现对市场行情变化进行有效的掌控,从而可能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而结合对应的宏观调控政策,可以解决市场经济运转模式下原有的缺陷,维护市场经济可持续化的发展,因此宏观调控是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宏观经济性质分析以及宏观经济管理局限分析

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经济管控模式中,通常是以政府的政策作为相关经济发展的主导思想。而在我国,主要是以“计划”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并且在当前宏观经济计划中,其包含基本的政策性质、战略性质以及宏观性质。在当前以“计划”经济为主体的宏观经济管控模式中,通过相应的计划以及规划可以实现对经济宏观意义上的管控,同时也是落实宏观经济管理作业的重要方式。对应的“计划”主要是实现对市场生产、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协调作用以及实现市场资源配置最优化的作用。

宏观经济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至于出现管理失效的现象,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之前说到政府是当前宏观经济管理的执行者以及主导者,当政府收集到的信息存在片面、失真的现象时,会使得政府作出有悖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决策,从而造成管理失效的现象。其次,由于宏观经济管理人员受到个人喜好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在对宏观经济管控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颇的现象。其次,在不同区域,不同的利益集团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为了确保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往往可能要挟或胁迫政策制定人员制定相应不合理的政策条款,从而使得市场经济管理失效。此外,在当前政策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相应的时效性,即落后的管控政策可能不适用于新时期全新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所谓区域经济,主要是指在相关区域内由于内外条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方式,其包含浓厚的地理概念。其经济发展具备地理性质,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区域性经济的发展也突破了行政划分线,其主要的发展主要依托于交通系统,但是又存在明显的区域划分现象。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还受到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科学技术的影响。总体来说,区域性经济的发展具备地域性的特色以及相应的自我发展潜力,实现对相关区域内部资源最大化的利用。

同时区域性经济,其内部的资源也能够与其他区域进行相互的流通,实现各区域之间密切的经济交往、协调发展。对应的区域性经济协调发展,主要是实现相关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而对于区域之间的发展,主要是受到中央政府宏观政策的管控,而区域内部的发展主要是由地方政府来进行决策,或地方组织来进行管理。

在区域性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对于地理位置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影响区域性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相关地理区域范围之内,其实际的地理状况影响着区域内部交通环境,农作物的生长以及人口密度等。例如在我国沿海三角洲区域,其实现相关区域港口经济的发展,利用天然的地理优势以及劳动力优势,实现相关区域内部有别于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和完善。而针对我国北京相关经济发展区域,其交通系统的完善性、便利性,可以实现大规模的贸易发展。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相关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结合地理环境,因地制宜地采取对应的发展模式以及发展策略,实现对相关区域现有资源最大化的使用。

三、结合宏观经济调控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新时期我国要实现各区域之间相互的平衡发展、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各区域的地理优势、文化优势,以及经济优势带动各区域相互之间的发展。在该过程中,政府要落实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宏观调控作为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充分地结合各自区域所具备的优势,采取扬长避短的发展策略,建设各区域特色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全面的发展。

对于我国中西部发展不均匀的状况,中央政府应当针对相应的经济发展问题及时地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引投资商向我国中西部进行投资,同时还需要将广大的劳动群体由东部以及北部区域转向中西部,实现相关区域劳动力、资金、资源等相关配套资源的完善,同时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巩固中西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在我国中西部区域承接产业链的环节,政府应当起到宏观经济主体的调控,为中西部区域承接产业制造相应的外部环境,同时还需要由中西部区域政府来做出相应的管理,實现区域内经济的良好发展。

而针对我国区域之间经济以及科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国政府需要加强对落后区域基础设施以及加大教育资源的投资建设力度,时刻秉承科教兴国的发展理念。各地政府需要积极地研究相关区域实际教育状况以及需要达成的教育效果,加大对基础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确保能够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来留住高精尖人才,促进相关产业链可持续化发展。

此外,针对我国区域性人口“空心化”相关问题,我国政府还需要加强对中西部区域经济环境的建设工作,加大乡村经济的帮扶力度,通过提供优质的岗位来吸引广大的人才向中西部区域回迁。同时,相关地方政府也需要对地方性区域环境进行建设、完善,设立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实现相关区域人民群众正常稳定的就业。

四、宏观经济管理方式

(一)经济手段

政府在对相关区域经济进行协调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有效地借助经济手段及时调整相关区域内部产业链的构造,实现对相关资源合理的分配结合各项政策。例如发行国债、下发贷款等,实现相关区域经济发展的正确引导。

(二)法律手段

政府實现对相关区域宏观经济的管控工作中,还需要借用相应的法律手段约束相关区域内部各利益集团以及盲目追求利益者的行为,例如禁止售卖三无食品,采取严格的质量检测工作,引导市场经济面向正常化方向的发展。

(三)行政手段

在宏观经济调控作业中,政府往往需要在相应机构部门的帮助下来对相关违法作业采取强硬的管控方式,以实现对相关区域经济的有效调节。例如为了有效地维护区域环保,针对排放超标的企业以及工厂落实强制性的整改措施。

总体来说,无论是经济、法律还是行政方式,在对区域性经济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借用相应的宏观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并且借用相应的行政方式来实现对相关区域有效的调节和管理。其次,地方政府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经济发展状况来做出合理的规划和调整,实现对相关区域经济宏观的管控。

因此,政府部门在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的调控过程中,需要及时地颁布对应的宪法来起到对市场经济发展有效的指导作用。同时还需要根据经济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发展需求来制定具备时效性的政策以及管制措施。此外,地方政府还需要在宏观经济的管控条件下,结合相关区域内部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合理地制定地方性优惠政策,引导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给予相关企业有效的政策信息,帮助其实现产能的扩大。在宏观经济管控作业中,有别于微观调控直接参与到市场经济的管控方式,宏观经济主要是以全局观、协调管理的手段实现对市场经济正确的引导和管理,统筹各行各业的发展,实现经济良性的增长。

五、结束语

总之,在对我国当前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无论是政策的发布,还是管控计划的编制,都需要全面考量各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确保实现相关区域经济可持续的发展,同时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孔秀明. 探究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新财经, 2019(1):17-18.

[2]宗勇. 区域经济在宏观经济管理下的协调发展和思考[J]. 科技经济市场, 2019.

[3]甘立勇. 浅议新时代宏观经济调控机制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中文信息, 2019, 000(008):72-73.

猜你喜欢

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管理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