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XX站全封闭压缩机棚风险评价及安全管理实践
2021-09-10贾宝祥石晓鹏武丽霞
贾宝祥 石晓鹏 武丽霞
摘要:本文以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气厂作业二区苏XX站全封闭压缩机棚为项目开展危害因素辨识,通过对压缩机棚通风条件改变、设备替换、工程质量等多方面的现有、可能、预想风险的全面辨识分析,明确存在的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风险及风险消减措施,基于风险矩阵开展风险评价,根据风险辨识结果提出针对性安全管理措施,用以对现有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 全封闭压缩机棚 危害因素辨识 风险评价 风险矩阵(RM) 安全管理
1、前言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气厂苏XX集气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苏里德苏木境内,苏6井区北部,于2002年9月建成投产,占地面积7.06亩,最后一次技改时间为2019年11月,对站内分离器、地下管网进行优化改造。
该站设计集气能力为75×10m3/d,设计压力为4.0MPa,天然气经处理并计量后汇同苏6-8站来气进行外贸计量,然后经苏1-3干线输往采气三厂第天然气处理厂。站内主要设备有:天然气压机组2台,DN1500分离器2具,DN1000强吸分离器1具,DN1500闪蒸罐1具,30m3储液罐3具,输水泵2台,20m3甲醇罐1具,200Kw天然气发电机组1台。目前,该站已满负荷运行。
2020年9月29日开始对该站压缩机棚进行全封闭噪声治理施工,2020年12月19日完成,并通过验收和噪声检测,治理后白天噪声最高59.5dB、夜间最高46.8dB,噪声检测结果低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达到预期治理效果。原压缩机棚与改造后全封闭压缩机棚对比内容如下表:
针对压缩机棚以上变化内容,为保证危害因素辨识的全面、准确,本次危害因素辨识包括压缩机棚及其附属设施、压缩机及其附属设施、消防及接地部分、气体、温度检测设施、密闭空间、人员操作、周围环境等五个方面。
2、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2.1危害因素辨识
2.1.1成立危害因素辨识小组
为确保危害因素辨识有序开展,成立该项目竣工后风险辨识小组,风险辨识小组由质量安全环保科牵头,生产运行科、设备管理科、保卫科、工程项目管理室、采气工艺研究所、作业二区配合。
2.1.2确定危害因素辨识的目的和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辨识目的:分析苏6-2站压缩机棚改造变更后存在的危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生产平稳运行;
风险评价方法:经过小组讨论,结合苏6-2站压缩机棚改造后实际情况,小组决定选用风险矩阵评价法作为安全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其余方法在安全风险评估中作为辅助方法。对辨识出某项危害因素,根据风险矩阵图判定这种危害可能产生的后果严重性(S)及产生这种后果的可能性(L)对应数值,二者相乘,得出所确定危害的风险度(R)。然后进行风险分级,根据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2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结果
苏6-2站全封闭压缩机棚改造后,压缩机运行环境由半封闭转变为全封闭状态,风险评价中,重点针对通风条件改变、设备替换、工程质量等多方面的现有、可能、预想风险的全面辨识分析,并选择风险矩阵的评价方法,进行了事故风险评价打分和等级的划分,确定风险共计40项,制定风险消减措施62项。
2.2.1较大风险Ⅱ级
较大风险Ⅱ级3项,包括压缩机棚及其附属设施部分2项和气体、温度检测设施部分1项,制定风险消减措施8项。
2.2.2一般风险III级
一般风险III级7项,包括压缩机棚及其附属设施部分3项、压缩机及其附属设施部分3项、密闭空间部分1项,制定风险消减措施14项。
2.2.3低风险IV级
低风险IV级30项,包括压缩机棚及其附属设施部分14项、压缩机及其附属设施部分11项、气体、温度检测设施部分1项、消防及接地部分2项、人员操作部分1项、周围环境部分1项,制定风险消减措施40项。
3、后期安全管控措施
结合本次苏6-2集气站全封闭压缩机棚风险评价结果及风险消减措施,为保证以上风险消减措施的落实,制定以下针对性安全管控措施:
3.1修订苏6-2集气站巡检表
3.1.1巡检表中增加每周一次压缩机内、外结构检查,主要查看高处护板是否有松动,内部钢结构是否有变形等;
3.1.2消音器附件设施检查,主要检查消音器防火隔音板是否完好,附件设施是否有松动;
3.1.3检查气体检测仪和温度监测仪显示和声光报警器功能是否正常;
3.1.4检查强制排风扇风机运行是否正常,保证风机24小时运行(投用后)。
3.2优化数字化监控平台
3.2.1在监控平台增加压缩机棚内可燃气体检测仪和温度监测仪监控点位,设置报警限值;
3.2.2增加可燃气体浓度、室内温度、压缩机排温、水温与强制排风扇的连锁功能,使其能够实现室内温度大于等于35℃,气体浓度大于5%LEL时的连锁报警和远程启停功能。
3.3增设可燃气体检测仪
3.3.1按照《GBT50493-2019石油化工可燃氣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4.2.2释放源处于封闭式厂房或局部通风不良的半敞开厂房内可燃气体探测器距其所覆盖范围内的任一释放源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5m的标准要求,在两台压缩机组中间位置增设1台可燃气体检测仪,使之满足标准要求。
3.4制定针对性应急处置措施和程序
3.4.1对《作业二区苏6-2站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措施》中站内概况、站内平面布置、灾害类型、现场处置基本程序、现场处置措施、压缩机区可能出现的事故及应急措施、苏6-2站站内平面布置及疏散路线图等内容进行修订。
3.4.2在压缩机棚5个应急逃生门处设置可自发光的逃生通道指示标识,并保证运行正常,逃生门需保持内外无阻塞,严禁上锁,便于向外开启。
3.5强化岗位人员培训
3.5.1作业二区组织集气站巡护人员(包括压缩机运维承包商)针对全封闭压缩机棚的特殊结构、风险点及管控措施、应急处置措施、运行管理措施进行全面培训和演练;
3.5.2组织监控员对重点监控的风险点进行交底,明确苏6-2站压缩机棚的监控重点及应急处置措施。重点关注可燃气体浓度,室内温度、压缩机排温水温等。
3.6压缩机启停标准操作卡修订
3.6.1在检查与准备阶段增加压缩机周围可燃气体检测和浓度确认,可燃气体浓度等于0%LEL;
3.6.2在检查与准备阶段增加检查确认强制排风机运行是否正常,操作人员劳保增加佩戴护耳器。
参考文献
[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Q/SY 1805-2015,生产安全风险防控导则[S].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15。
[2] GBT50493-2019,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2019。
[3]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