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词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大放异彩《赠刘景文》教学案列
2021-09-10王丹
王丹
教学理念
新课标规定:“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诵读最有价值的古诗文也是一种回归传统直觉式的语文教学,在课堂上我遵循多“读”的原则,创设情境,想方设法的把诗句变成景物图,引导学生在观图基础上结合注释充分理解每一句诗意,潜心品析吟诵,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同时文学是语言艺术,音乐是听觉艺术,诗与歌本是一家,通过古诗新唱的教学环节,使学生爱学诗歌、乐学诗歌、读中提高感悟古诗的能力,让“歌”成为“诗”的情感升华,让学生在乐学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字对话、与作者对话,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教材分析
这首古诗选自部编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的第二首古诗《赠刘景文》,是宋代诗人苏轼的,描写的是秋末冬初的景色。苏轼眼中的秋一反悲伤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是硕果累累的季节。通过景物的对比、转化等手法间接表达对人的敬佩,鼓励好友刘景文重拾自信,勇敢面对困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赠、刘”等8个生字,理解“擎、残、犹”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并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词语,从中感受古诗美的意境和深刻哲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学设计中采用了故事穿插、诗画结合、结合注释、古诗研读等方法,通过“欣赏、对比意境”的训练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感悟遇到困难要积极进取;
3、情感与价值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经典古诗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不是教师讲述本人的读书体悟,也不是故弄玄虚的卖弄才华,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故事穿插、诗画结合、诵读强化、拓展积累等环节,使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悟”出情感。
教學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 激兴趣、解诗题
1、师:由单元导读来导入:金秋的阳光,洒在树叶上,洒在花瓣上,也洒在我们的心上。这一单元我们学习的季节是“秋”。
2、解诗题:贝+曾=赠:把自己用过的仍有价值的东西无偿的送给别人。组词:赠送、赠给,我们在二年级学过一首赠写诗《赠汪伦》(复习背诵),今天再来学习一首赠写诗—《赠刘景文》。
【设计意图:在课始让学生背诵有关赠写的古诗,不仅达到调动以往的学习经验,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为学习本首古诗做好铺垫,营造氛围。】
第二环节 读诗文、体韵味
1、提出疑问,初读古诗
①读准字音 ②读通诗句
范读古诗,把握节奏
引申知识,了解古诗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生是否正确读准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古诗】
第三环节 明诗意、悟诗情
1、学习第1句 荷尽已无擎雨盖
①学生自己找出景物(荷花)
②师生配合:学生观察不同季节荷花的变化,教师引导读出作者内心得情感—伤感“哎”
③学生自读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从这些景物变化当中体会到作者的心情。
④初夏—盛夏—秋末冬初荷花的变化(本节课重点),通过注释重点讲解“擎雨盖”。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比不同季节荷花的变化,借助注释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词语,从而在“读”中“悟”出精髓。】
2、学习第2句
菊残犹有傲霜枝
①学生自己找出景物(菊花)
②观察秋末冬初菊花的变化(衰败、有霜)
③比较荷花和菊花——荷花枝条折断、菊花枝条傲然挺立(傲霜枝)
看到此情此景,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惊喜、惊讶——“咦”(体味作者情感的变化)
④介绍诗的写作背景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荷花”与“菊花”的不同,用声音由“哎—咦”表现感受作者内心情感的变化,提高课堂效率。】
3、学习第3句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①学生自己找出景物(橙子。橘子)
观察秋末冬初的橙、菊——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哇”!
③读中感悟作者情感的变化
④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教师采用多次层进式的引读让学生再次体味古诗。
4、深入主题,感悟升华
①解决课堂疑问
②体味作者情感
【设计意图:用“荷花”和“菊花”称赞刘景文品行高洁;用“橙子”和“青橘”鼓励刘景文,引出本课难点—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第四环节 情迁移、收硕果
1、介绍作者生平—苏轼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拓展课外古诗《秋词》刘禹锡
【设计意图:一节课的古诗容量是很小的,所以拓展与作者心境相关的古诗,积累优秀诗文,巩固课堂效果—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改编诗句送给学生(古诗新唱)
文以载道,古诗不仅是诗人的情感寄托,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瑰宝。习近平总书记说:“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采用古诗新唱这一寓教于乐的环节,激发学生背诵经典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及人格修养。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读书黄金时!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在学生参与,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新。简单的“诗画结合”及语气词的加入,让学生体验轻松学古诗的新课堂;
趣。多媒体及情境教学的加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创造了浓浓的学习兴趣;
实。乐中悟、悟中学的教育理念,学生基本能做到当堂成诵。
虽然学生课堂学习兴趣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注重了诗画结合,怕学生失去兴趣而忽略了“用典”也是学习古诗词必然要关注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和学生一起在博大精深的古诗词文化中“与诗为友、与词有约、传承经典、弘扬文化!”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明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