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培养技能型金融管理人才

2021-09-10李浈

商展经济·上半月 2021年6期
关键词: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技能

摘 要: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教育部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和地方共同举办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在此形势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成为改革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推手。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培养技能型金融人才,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人才的社会接受度和认可度,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实战能力,更有助于提高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能力。

關键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金融管理人才;技能;实践成果

中图分类号:F 24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11.30

1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政策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指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文件提出,要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办成面向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基本覆盖职业院校主要专业群,对接产业需求,反映国家职业教育水平,以及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学生技能赛事。

2014年5月,正式成立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院校技能竞赛工作委员会,该会是围绕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开展研究、组织、服务、评价和咨询活动的全国群众性学术团体。《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指出,将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作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把每年举办一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写入《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任务、项目一览表》中。由此表明,国家和部委高度重视职业院校开展技能大赛这项工作,并将其作为评价和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并逐步推广。

2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培养技能型金融管理人才的现实意义

2.1 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和实践

随着每年每届全国金融与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大学生证券投资交易模拟大赛等金融管理技能大赛的开展,对大赛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发现,技能大赛不仅仅考查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考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这表明,在大赛中,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战能力,二者缺一不可,甚至运用知识的实战能力要重于纯粹的专业知识。因此,学生必须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对于知识的运用更加熟练于心,得心应手。为了在大赛中取得满意的成绩,学生在金融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中,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同时,“以赛促学”的模式要求学生以团队作战和教师指导的形式完成金融管理技能大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

2.2 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战经验融合在教学中

金融管理专业教师教学方向由重教授专业知识转变为锻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通过对大赛内容和要求的研究,以及对大赛合作企业的实地调研,清楚了解企业真实的人才需求,总结出金融行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从而以此为基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提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教学设计,将理论知识融合到大赛技能培训的过程中。

2.3 有助于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举办金融管理技能大赛,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学生既是专业知识(高职院校教学)的需求方,又是市场实战人才(企业人才)的供给方,而职业院校教学作为技能培养平台,其作用尤为重要。但是长久以来存在这样的矛盾:在院校教学中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要的人才往往不匹配,两方存在脱节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样的矛盾和问题,为了培养匹配企业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与企业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举办金融管理技能大赛,为企业培养金融管理人才。同时,教师将企业的要求和整个金融行业的要求融合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中,从而通过提升知识与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企业需求的人才。

3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金融管理专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模式既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又是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更是高职院校提升综合实力、寻求更好发展的自身需求。但是,由于体制、机制、政策、观念等限制,目前我校金融管理专业“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

3.1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未真正在课程中体现

本学院金融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未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嵌入其中,很多课程设计主要还是以理论为主,这种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实战能力非常欠缺。

3.2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课程设置主要以理论知识教授为主,是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的一大原因。相比理论课程,学生对于实训课程的积极性稍微强一些。这也表明,目前课程设计须增加实训部分,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增强实践性,因此通过“以赛促学”可以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3.3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人才培养方式未得到重视

在传统学校教育中偏重理论,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也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往往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4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培养技能型金融管理人才的实践

国际级、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往往要求相对较高,而且对于参赛人数有限制。此类型的大赛只有少数优秀学生能参加,对于全体金融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达不到全面培养锻炼的效果。因此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的基础上,学校还须增加校级技能大赛,这就需要加强与金融企业的合作,共同举办以为企业培养人才为目标的金融投资大赛。这样校级、省级、国家级等不同级别的赛事体系,可以兼顾全体金融管理专业的学生,从而达到为企业培养输出高技能优秀人才的目的。

4.1 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办金融投资技能大赛

积极与金融企业洽谈沟通,由企业提出专业岗位人才技能要求,校企双方将要求设计在技能大赛中,组织金融管理专业的学生参加技能大赛。

4.2 “以赛促学”,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相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生更喜欢实操课程。因此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要更倾向于将理论知识以实践的方式来讲授,这样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自然会随之改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之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将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以赛促学”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都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中偏重技能实践锻炼,增加动手操作,使学生拥有真正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并通过大赛竞争激励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4.3 “以赛促教”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变教师教学方式

技能大赛为学校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手段,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通过大赛的实践检验,符合金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学校需要根据大赛的目标,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符合金融管理岗位需求的人才。所以,高职院校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的、技能性的课程。

深入金融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金融管理人才的技能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和金融管理专业岗位群。根据企业需要的人才,教师须加强实践教学,学生须锻炼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金融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须完善和优化,实现学校培养的人才匹配企业需要的人才的目的。

同时,改变以往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技能为根本原则,将比赛内容和要求融合进课程教学中。将教学设计与比赛流程和环节联系起来,在课程中增加相关教学培训。另外,可以运用情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模拟比赛情景,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对大赛有所了解、有所准备,而且有利于学生技能的锻炼。

结合金融管理专业技能和校内外各类竞赛项目,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确定专业核心主干课程。教师将分解的竞赛知识点和技能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项目展开教学。让教师与企业方共同参与到金融投资大赛的设计和指导中,与企业进行深入沟通,了解企业需要的工作技能,从而将这些所需技能融入到新的教学方法当中,以赛促教。

5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培养技能型金融管理人才的实践成果

5.1 健全教师教学团队

对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师资力量的强弱,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技能大赛,指导老师积极指导学生,从而获得了指导经验并进行教学改革,进一步带动金融管理专业教研室全体专任教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通过组织比赛、指导竞赛,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教师的教学质量及专业技能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达到了“以赛促学”的目的。在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技能比赛的同时,相应的奖励措施的制定实施,增强了教师指导的积极性和动力。另外,为了加强培养学生的金融管理实践技能,学院为教师教学团队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企业投资管理人员。这样既有利于校外支持教师教学团队,也有利于指导学生竞赛。

5.2 建立学生参赛机制

持续组织与参加技能大赛,既需要教师团队的指导,又需要学生参赛队伍不断更新。因此,建立学生参赛机制,既有利于技能大赛良性循环地进行,也有助于专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时间为2年,只能参加2届比赛。需要每年在低年级学生中选拔种子选手,经过赛前培训,挑选合适的选手参加本年比赛。这些选手经过参加本年比赛,获取了一定的比赛经验,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从本届参赛选手中选出下一届的组长,并保留优秀的比赛选手,组建下一年的比赛队伍。同样,学生参加比赛获得了奖项,学院将给予选手相应的奖励。

5.3 融入竞赛内容于课堂

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也体现了院校对金融管理专业学生技能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指导老师在指导过程中根据技能大赛组委会及举办方的比赛项目及内容,了解当前金融行业的动态以及未来的就业方向,从而适当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培养目标。将竞赛内容融入相关课程中,从而在日常教学中,将比赛要求和内容转化为教学相关内容,使全体学生的实践技能得以提升,有利于学生未来职业技能的培养。

6 结语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对于整个学院来说,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新尝试、新实践。以技能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一大目标,通过课程开发、课程设置、教学设计等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院的办学水平的提升。

学生是技能大赛的最大受益者,通过技能培养,通过在大赛中锻炼,塑造自身高技能的本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更好地应对未来实习工作中的挑战。这样也达到了“以赛促学”的目的。

教师是技能大赛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技能大赛的直接受益者,运用“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使其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技能教练。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培养技能型金融管理人才的探索与实施,使学院、教师、学生都能达成相应的目标。

参考文献

Hawley.A.B,Human Ecology: A Theory of Community Structure, 1950.

Dougherty. Employability:A psycho-social construct, its dimensions, and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

Mayhew. Peter T Knight. Embedding Employability into the Curriculum[M].Higher Education Academy, York,2004.

Davis. The key to employability: developing a practical model of graduate employability[J]. Education Training,2007,49 (04).

傅建源,张桂英.以赛促教教学相承以赛促学学以致用——由2014全国金融与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引发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25).

赵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探讨——以湖南省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为例[J].科技资讯,2019,17(12).

崔娟娟.以赛促学,以赛促教——2018全国金融与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的思考与教学模式改革[J].山东纺织经济,2018(11).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李浈

猜你喜欢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技能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提高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的策略分析
“以赛促教”学习方式在足球教学与训练中的运用
敢拼才会赢
高职学生对“双证融通”和“以赛促学”认知度与参与度的现状研究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