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议价能力与企业社会责任绩效

2021-09-10周勇华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7期
关键词:绩效社会责任供应链

周勇华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企业的发展,当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经典理论之一,提出了“利益相关者观点可以回答企业应当对谁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标志着将利益相关者理论正式引入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利益相关者管理方法提供了一个确认和分析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框架,使公司可以将具有普遍性的企业社会责任根据特定问题分解为针对特定利益相关者的特定责任。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为企业社会责任开辟了广阔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供应链;议价能力;企业;社会责任;绩效

引言

供应链议价能力越强,意味着企业对主要供应商或客户的依赖越强,企业的经营业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能够与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故大供应商或客户更加能够对企业起到监督治理的作用。从主观意愿的角度上看,在主要供应商与客户的监督下,企业更加有动机履行社会责任。另外,主要客户与供应商的存在使得企业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成本,供应链之间稳定的“合作效应”能够降低企业的成本黏性。从客观上看,成本费用的降低使得企业更加有资源投入到社会责任领域,从而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绩效。

1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竞争力

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向广大利益相关者实践受托责任的直接表现,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与利益相关者保持有效的联系。同时,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具有强烈的需求,二者之间的依存关系为企业在资源稀缺的资本市场中占据稳定的竞争优势提供了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履行社会责任不是简单的响应社会需求,而是关注各利益相关者共同期望的一种战略性企业规划,并能够在一定期限内转化为稳定增长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周转能力等财务竞争实力。另外,依据信号传递理论,社会责任履行其实是企业向外部传递其财务综合实力信息的一种载体,或将受到利益相关者的关注。社会责任表现良好的企业往往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突出的营运能力和超前的创新理念。虽然社会责任并不是一种资源,但它是企业从外部获得各种资源、经营环境和财务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所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传递的是其良好市场信誉和品牌形象的信号,有利于增强利益相关者的信心,使其更愿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以及进一步提升员工及消费者满意度。此外,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那些具备较高财务竞争实力的企业为了展现自身优势,将尽可能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向外界传递与众不同的信号,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从而赢得各利益相关者的信赖和支持,降低融资成本,并减少因缺乏利益相关者的信任而徒增的履约成本,吸引更优质的资源,为持续扩大企业已有的财务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供应链议价能力与企业社会责任绩效

2.1企业社会责任、外部资源获取与技术创新

积极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有助于企业降低信息成本,提升企业透明度,缓解融资约束,进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外部资源支持。首先,積极的社会责任表现能够向银行等债权人表现出企业经营状态良好、善待消费者、社会责任感强等正面信息,以便于他们对企业未来的经营业绩和可能面临的风险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增强企业从银行获取新增长期贷款的可能性,延长银行的贷款期限,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可能的资源,从而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越强,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融资的能力也越强。其次,政府部门掌握着关键资源分配的权力,是企业获取外部资源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国企业存在着基于互惠交换的理性捐赠行为。政府补贴对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有决定性影响,且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非国有企业,表明中国政府对经济和商业环境的干预是普遍存在的。为此,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公平互惠原则,企业可以通过社会责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政府支持和帮助,如参加扶贫、公益、救灾、公共服务等政府举办的公益项目,积极向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力所能及的资源,与政府形成良好的互惠交换关系,进而获取更多的稀缺资源,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综上分析,企业社会责任能够通过增加金融机构信任度和建立良好的政企关系以获取更多的银行信贷或政府补助等外部资源,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

2.2供应链议价能力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越大,最终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绩效降低

行业竞争程度的高低能够影响到企业与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高度竞争带来的信息效应有利于减轻信息不对称,企业之间交易成本降低与搜寻成本的减少使企业之间的可替代性增强。因为行业竞争越激烈,客户越容易找到替代企业,企业在与客户的谈判过程中越是处于相对劣势的市场地位。同理,当企业所处行业市场竞争度越高时,上游供应商也更容易找到客户,从而导致企业的可替代性进一步增强。处于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的企业会主动关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并维护与之建立的社会网络,取从而企业出于维护稳定的供应链关系而倾向于采取“被迫”接受利润被挤压的方案,利润挤压带来的资源约束最终导致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绩效降低。相反,若企业所处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较低或者垄断程度较高时,说明行业内企业的竞争对手较少,企业的可替代程度较低,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寻找替代者较为困难,企业拥有的谈判优势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供应链议价能力提高而带来的利润挤压,从而企业可以在社会责任领域投入更多的资源,提高社会责任绩效。

结语

总之,一方面,企业应妥善处理履行社会责任与提升财务竞争力之间的内在关系,转变履责理念,拓宽管理思维,将打造“品牌”、“口碑”、“社会影响”等“软实力”作为企业提升财务竞争力的差异化战略,自觉履行民间资助、兴办慈善、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将企业发展与政府、公众的迫切需求相结合,积极协同政府处理社会问题,并不断加深政企合作,拓宽合作方式,如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等;另一方面,企业应该认清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积极参与教育、卫生、环境、民生等与提升区域经济质量相关的事项,将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市场开发、融资筹资等经营事项与区域经济质量发展相协调,使区域经济质量在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竞争力之间的正向调节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巫奕龙,唐浩博.随俗浮沉还是战略为先———企业社会责任价值传导机制研究[J].商业会计,2020(16):26-32.

[2]张瑞军.浅析“产品质量”“创新驱动”“社会责任”与企业的战略发展[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08):197-198.

河南工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3

猜你喜欢

绩效社会责任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营改增”对水上运输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