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生活而设计

2021-09-10吴余波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7期
关键词:视觉艺术

吴余波

摘要:在世界文化一体化的视觉艺术大环境下,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是改变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现状的重要措施,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是让教育回归生活的关键。

关键词:视觉艺术;教学内容生活化;为生活而设计

一、美术课设计应用领域教学课程的理想与现状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主张“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当前,回归生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各门课程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体现的重要特色。梅洛.庞蒂的《眼和心》描述了哲学和视觉艺术之间的通道,在观察这个周围世界之前,世界已经不可避免的很物化的存在人们眼前,所谓的物化就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所有物化的一切构成了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通过视觉艺术养成了对事物外在形式的感受能力,这些事物的外在形式一经设计的介入,就往往展现了客观世界的丰富和美丽,设计作为人类进步的必然产物,其目的就是服务于大众,而通过美术教育,帮助学生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来了解自己与他人,为他人服务的设计,以达到使生活更美好这样的目的。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美术技能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美术技能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新课标的出现,激发了很多的教学探索与创新,但在传统的设计应用领域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1.在传统的设计应用领域中相当多的教学还是停留在原来手工制作活动上。大家总是简单的学习一种抽象的技能,而不是和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具体形象的活动。教师和课本向被动的接受者学生,传授静态的技能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缺少关注过程的体验和发展批判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传统的设计应用领域中,很多课只是为了设计而设计,设计是什么,设计就是把思维物化,所以设计的核心是思维,是观念。这就需要摆脱传统绘画教学的思维方式,进入到为他人服务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不但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技能的作用和意义。

二、设计应用领域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实践意义

将知识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以生活经验为教学起点,能很快在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恰当地设置与学生原有经验相冲突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学生易形成对待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教师来说,以上理论都是显而易见的,而构建生活化的设计应用领域教学内容的课堂有其较为特殊的实践意义。

首先把教学活动围绕生活活动主线展开,建立起设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设计服务于学习,服务于生活。这些必将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其次设计是一门注重实践与创造的课程,将其课堂内容生活化,能够培养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解决问题的开始。教师通过教学对美术技能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能为学生展示创造力提供广阔的舞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三、设计应用领域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策略

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的生长点,构建生活化的设计应用课堂是是新课改的需求,是改变当前教学现状的重要措施,对实现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那我们该如何构建生活化的设计应用领域课堂呢?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实施以主题活动为主线的教学过程,展开注重实践的教学评价,都是实现课堂生活化的有效途径。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是让教育回归生活的关键,这就需要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间建立紧密的联系,让学生的设计活动基于现实的生活世界。下面,我将设计应用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策略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

学生如果能够将所学的设计应用到学习(特别是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让设计服务于学习,必定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更会使其对重新认识设计这门课程的价值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结合

学校每年一度的校运会、艺术节是学生展现自己的舞台,是学生踊跃参加、并愿意花时间投入的活动。将设计应用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结合,每次都能赢得高涨的学习氛围,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究其原因,即是将课堂引向了生活,关注了他们的情感与态度。学生在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学校的活动采用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三)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结合

学生的生活离不开家庭,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生存亦是从家庭生活开始。家庭是最接近学生的外部环境,无论怎样的家庭氛围,都使得学生学习的途径、资源拓展了,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家庭生活的品味,为建设和谐社会出一份力。

(四)与学生的信息化生活结合

许多学生家长和其他学科的老师往往视计算机和网络为洪水猛兽,然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信息化生活离我们却是如此的近,家长和各学科老师也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请学生通过网络课前调查方式,然后在课堂中汇总需求,根据需求提出方案,并分析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学生经过这样的创造活动之后,成就感强烈,后续学习较为枯燥的理论学习也未见兴趣明显下降。

生活化的课堂就是要贴近学生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这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生命價值的提升;构建生活化的设计应用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将课堂引向美好生活。教师要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来提高设计应用课堂教学的效益,更要帮助学生树立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回段鹏·当代艺术与学校美术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

[2]侯令.《美术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宁波奉化区居敬小学 浙江 宁波 315500

猜你喜欢

视觉艺术
陈科磊、路畅、吕金鸿、于孟祺作品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数字媒体中的视觉艺术
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
爱“拼”有奇迹
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
中国传统图形与视觉设计
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创新思考
浅议后现代主义、视觉艺术与数字插画
书封与现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