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三峡 新移民 新画卷

2021-09-10陈科龙

今日重庆 2021年6期
关键词:云阳县船票三峡工程

陈科龙

萬州区南滨路上,一座造型独特、外形棱角分明的灰色建筑格外醒目,远远望去,宛如耸立在长江边上的一块巨石。

这便是2016年10月开馆运行的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

进入纪念馆,需要爬上一坡石阶上到二楼。拾阶而上,倾斜的墙面构成了连续的、转折的“崖壁”,“崖壁”上还有大大小小的洞口以及“一线天”般的玻璃天窗,让人恍惚中有置身陡壁长峡的错觉。当我们还没从这种错觉中回过神来,《伟大壮举 辉煌历程》三峡移民精神展,就在眼前拉开了帷幕。

百万移民“舍小家、为大家”Millions of Immigrants “Giving up Their Houses for the National Interest”

“131”“2”“10”“106”“393”“221.5”……

走进《伟大壮举 辉煌历程》三峡移民精神展序厅,一面硕大的数字墙向我们展示了三峡工程取得的伟大成绩:三峡工程移民人口131万人;三峡库区共搬迁建设2座城市、10座县城、106座集镇;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离数字墙不远,讲解员夏云霖正声情并茂地为一群参观者讲解一座青铜群雕:“这件群雕作品名叫《三峡明天会更好》,艺术性地再现了三峡移民扶老携幼告别家乡的场景。”

在夏云霖的讲解声中,我们走近了这件共刻画了16位人物形象的青铜群雕:最上方有个小男孩,手里拿着纸飞机,挥舞着小手,眼里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中间有一对母女,母亲脸上挂着泪痕,可以感受到她对家乡的不舍和眷念;旁边还有一位移民干部,他搀扶着年迈的老人正在往新家园走去……

来到三峡大坝沙盘处,夏云霖向大家提了个问题:“有谁知道三峡工程最高蓄水位是多少吗?”

“当然晓得咯,175米。”抢答的婆婆名叫张帮玉,也是一位三峡移民。20多年前,她响应国家号召,搬迁到了长江对岸的钟鼓楼街道陶家坪社区,她的老家则早已沉入江底。

除了像张婆婆家一样就地后靠、就近安置,131万三峡移民中还有很多离开了故土。

徐继波,是第一个响应外迁移民政策的报名人。他的故事,夏云霖已经讲过无数遍,而每次他都会专门向参观者介绍展柜里的8张车船票。

这8张车船票是徐继波捐献的,分别是4张云阳县南溪镇移民客运车票和4张云阳县外迁崇明县船票。船票上印着“2000年8月13日11时”的开船时间,手写的乘客姓名已经有些模糊难辨了。

“徐继波共有八兄妹,全都是移民,但只有徐继波一家4口是外迁移民。在离开家乡前,徐继波的父亲为他准备了一棵黄葛树苗,希望他能把三峡的根深深地扎在上海崇明的土地上。”跟随夏云霖的讲述,大家来到一面巨大的照片墙,其中就有徐继波抱着黄葛树苗泪别家人的画面。

“三峡百万移民‘舍小家、为大家’,铸就了一种新的三峡移民精神: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在一面移民笑脸墙前,夏云霖以“三峡移民精神”结束了这次讲解。

那面移民笑脸墙上,赫然印着四个大字:“美好明天”。

安居乐业移民新画卷New Picture of Immigrants Living and Working in Peace and Contentment

“我也算是新移民。”夏云霖今年25岁,是个高高帅帅的小伙儿。

夏云霖出生在云阳县故陵镇,因为三峡工程,从小就随父母搬到了万州,“我高考享受了移民加分政策,现在每年都还会领到一份移民补贴。”

大学毕业后,夏云霖本可以留在重庆主城,但得知有机会回到万州为大家讲述三峡移民的故事时,他没有丝毫犹豫。作为一名“95后”讲解员,同时也是三峡移民,夏云霖说他有责任把父辈们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把三峡移民精神永续不断地传承下去。

透过纪念馆观景台的玻璃窗望去,眼前是“高峡出平湖”的壮美景观。对岸西山公园著名的钟楼曾经是万州的制高点,如今就矗立在滨江路,平静的江面几乎就在它的脚下。它的身后,西山的古木依然苍翠,而林立的高楼则展现出城市新生的活力。

的确,这座曾“万川毕汇”“万商毕集”的古城,如今也因三峡移民而成新兴之城。作为三峡库区搬迁建设的两座城市之一,万州还是三峡库区移民人口最多的城市,达到26.3万人,占了库区移民的五分之一。

位于百安坝街道的学府社区,正是一个移民社区。这个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小区里,道路干净整洁、健身设施配套齐全。

55岁的陈顺莲是1999年搬迁到这里的第一批移民,家里三室一厅宽敞明亮,实木地板、沙发桌椅都抹得一尘不染。见到陈顺莲时,她正在家里对着电视练习健身操。

“做梦都没想到有这么美好幸福的生活。”刚搬到学府社区时,陈顺莲也曾经不习惯:出门没有公交车,到最近的菜市场至少要走半个小时。但是经过22年的建设发展,城市生活日新月异,曾经的不方便早已不成问题,陈顺莲越来越享受现在的生活。

如今,女儿大学毕业后嫁到了成都,丈夫在西安工作,陈顺莲有大把的时间琢磨生活。除了组织姐妹们跳跳健身操、到全国各地旅游,她还热心于社区志愿工作。

“哪家有啥难题,就去帮一帮。居民有啥诉求,就想法去争一争……”陈顺莲说,学府社区虽然是一个移民社区,但是大家早已把自己当做这里的主人,大家都想把自己的家园建得更美好。

在前往学府社区时,我们经过一条“宁波路”。这条路,是宁波市对口支援建设的。漫步在万州,除了“宁波路”“上海大道”这样对口援建道路外,我们还看到“上海中学”“宁波小学”,这些学校同样是以对口支援城市命名的。这些名字,也正彰显了三峡建设中,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

猜你喜欢

云阳县船票三峡工程
红色的船票
三峡工程高清影像公布 等
火星船票“开售”啦!
关于优化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研究
旅游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船票预定中
重庆市云阳县塑造移民旅游城镇的对策研究
重庆市云阳县旅游发展现状评估
规模第一的水利工程
泰坦尼克号生还者船票拍出3300英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