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研究
2021-09-10于淼
于淼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最为常用的武器。通过恰当的课堂提问,可借助设疑、解疑、反馈等环节,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活跃课堂的氛围、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等,最终完成高效课堂的构建。但是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没有掌握提问艺术,致使高中语文课堂提问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假提问”,例如:无疑而问、随意发问、一问到底等,无法发挥课堂提问的效果,制约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一、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现状分析
当前,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提问的时候,存在诸多问题:(1)对课堂提问认识不够。教师对课堂提问认识不够全面、深刻,片面地认为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就是活跃课堂氛围。在这一理念下,教师在开展提问的时候,提出的问题比较宽泛,事无巨细、处处设问,难以实现课堂提问的目的;(2)问题与学生实际情况不相符。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没有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以至于所提出的问题跳跃性大、没有层层深入,缺乏思考的价值等,以至于学生只顾着思考问题,忘记了课堂教学的应用价值;(3)提问灵活性低。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更加关注问题的答案,忽视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以及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等,致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4)学生思考时间少。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提问之后,并未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思考时间。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学生思考时间过短,无法对其进行回答,难以实现课堂提问的应用价值。
二、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的重要途径
(一)把握提问时机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时机尤为重要,直接决定了课堂提问的效果。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施教者,必须要精准把握提问的时机,在最佳的时机内,抛出问题,才能真正发挥课堂问题的价值。以“荷塘月色”教学为例,教师在讲到“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是热闹是她们的……”教师在观察中发现班级中多数学生都是一脸迷茫,此时教师就不失时机抛出问题:“为什么作者认为自己什么也没有”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最终得出相应的答案;因此,要想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学生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精神涣散、存在疑惑的时候,就可以及时抛出问题,并借助课堂提问的辅助,使得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完成。
(二)实施多元化的课堂提问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虽然课堂提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如果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一直沿用某一种提问方式,就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最终丧失课堂提问的应用价值。基于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提问的时候,必须要实施多元化的课堂提问。(1)设置悬念提问。思维都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教师在设置课堂提问的时候,必须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价值,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置悬念,使得学生在问题悬念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2)设置问题情境。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开展课堂提问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在熟悉的问题情境中,唤醒自身的求知欲望,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以“雨巷”教学为例,教师在开展课堂提问的时候,就结合《雨巷》的背后故事,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对教师的问题进行思考;(3)巧妙设置追问。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优化课堂提问的时候,可依据上一个问题,对学生进行追问,使得学生在一连串的问题引导下,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最终找到正确的问题档案。以“奥维斯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为例,教师首先提出了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多次说‘奥维斯辛没有什么新闻’”?待到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教师再次追问“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借助有效的课堂追问,真正实现了高中课堂提问的价值;(4)借助假设开展引导。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优化课堂提问的时候,为了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思考,还要结合课堂问题,对文章中出现的既定事实进行假设,从反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反面对比的问题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祝福”教学为例,教师在开展课堂提问的时候,就借助了假设引导的对比提问模式,教师结合祥林嫂第二次回到鲁镇的实际情况,设计了问题“如果祥林嫂不回到鲁镇,而是一直住在山上,那么她还会不会死?”
(三)学会倾听,强化师生互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改变以往“主宰者”的心态,将自己转变为“倾听者”。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提问的时候,结合学生的思考答案,给予充分的倾听,并在倾听的过程中,善于捕捉学生思维上的活化,最终实现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完成高效的课堂提问。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教师结合“作者情感把握”设置问题,并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展开思考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结合“课堂提问的实质就是师生互动”的内涵,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思考,将其科学地表达出来。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则给予耐心的倾听,肯定学生思考的角度和方向。如此一来,真正实现了高中语文的课堂互动,实现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四)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具有针对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才能获得良好的收获,最终促使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提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时候,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提出问题之后,适当停顿,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要想真正实现课堂提问的价值,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必须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学生对其展开思考和分析,最终得出答案,实现课堂提问的价值。否则,如果抛出问题之后,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就会导致课堂提问流于形式,无法实现其应用价值;其次,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注重课堂提问的针对性。确保设置的问题不能单独针对优等生,也不能以优等生作为主要的提问对象,必须要对差等生给予足够的关注,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均可在课堂提问中得到发展。
(五)重视课堂提问评价
在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性的时候,教师还要注重课堂提问后的课堂评价。具体来说,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回答过程,并通过点头示意、微笑等肢体语言,使得学生意识到教师在认真倾听学生的观点;即便是学生在问题回答中,出现了错误的现象,教师也不能打断学生的发言情况,而是耐心引导学生讲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肯定学生的优点,并指出学生回答中存在的不足,最终引出正确的答案。如此一来,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评价,提升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是唤醒学生内在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实现高中语文深度学习的关键途径。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要立足于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把握提问时机、实施多元化的课堂提问、学会倾听、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具有针对性、重视课堂提问评价,不断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真正实现课堂提问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