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管理措施探讨
2021-09-10吕康清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教育事业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也就有更多的人来关注高职院校。而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就是为社会输出实用型人才,不断加强学生的管理工作,以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为学校培养的目标,以岗位所需求的技能为学校主要培养的技能。高职院校是社会人才的主要输出地,会迎来许多机遇和挑战,这也就意味着高职院校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些,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就多了起来。本文以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为出发原点,努力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根据社会提供的岗位所需要求进行培养,同时不断强化学生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实用型人才,学生管理,就业导向
通过社会提供的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为目的对学生的培养,可以有效的为社会输出,有用型人才,同时还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传统的教育之中,往往注重理论知识,而不注重实践,这也就导致了许多学生缺乏动手能力,使得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是很难得到很好的培养的。通过调查与分析市场需求的人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适应工作后的岗位。高效的存在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社会提供许多专业型人才,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就业岗位所需要求为核心,对学生进行专业性培养,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新模式下的高职教育,可以更好的为社会输出更加专业的有用人才,也可以更好的促进校企之间的合作。
在强化学生的管理工作之中,高职院校必须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策略,切实的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解决学生就业困难,心理障碍,技能匮乏等一系列困难,因此,这也就要求学校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就业意愿,并根据学生的个人真实情况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并及时开导与鼓励学生。
一、时刻关注社会所需求的人才
高职院校的教育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跟进时代前进的步伐。在以往的教育之中,高职院校往往侧重于理论的教学,而不注重于实践,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较差。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许多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因此,老師的主要工作便是让学生更加了解工作的内容,以及带学生深入了解有工作的其他方面,使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明白社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和要求。
高职院校在开展实践活动时,要始终与相关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在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之下,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场所。与此同时,再进行于企业合作的同时,可以积极引进企业的先进思想与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生产培训基地。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鼓励与引导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去。同时要及时与学生沟通,解决学生心理障碍和所面对的各种困难,以防他们产生抵触心理。在教育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外国先进的教育思想,积极建设高职院校教育。在社会竞争复杂的今天,教师应当促进学生养成大局观念与开拓的视野,加强国内竞争力的同时,密切培养国外竞争力,使得学生成为一名真正的技术型人才。
二、施行就业理念的不间断教育
高职院校应当在学生刚入学时就进行就业方面的专业培训,与此同时,安排适当的课程向学生介绍该专业的历史和就业前景,以及当前状况,让学生心里有了底,从而促使他们更早的安排自己的职业规划。
当学生到了大二年级的时候,学校就应当逐步开展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科学的指导,使得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的专业,从而形成自己的职业规划,同时熟练掌握就业所需技能及相关知识。当学生步入大三,也就是即将毕业的时候,要做好就业的宣传,同时让学生具有更专业化,更强大的专业技能,并且让教师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存在的困难及心理障碍,及时鼓励与支持他们,并对他们进行指导,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打算。
除了这些必要的工作之外,还应当适当开一些工作交流会,不断拓展毕业生就业的生存空间,并及时鼓励与支持学生参加这类活动,让学生时刻了解自身的发展情况,根据自身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找到合适的工作。
三、强化就业指导人员的素养
就业指导人员是一座连接学生与企业的桥梁,一方面要及时与企业的招人单位沟通,换取信息,获得最新的就业信息,另一方面,要根据最新的需求信息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工作指导,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找到更适合的工作岗位。因此,就业指导是一项繁琐而复杂的工作,因此,这也就要求就业指导者要有丰富的经验。对就业指导者而言,他们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及时关注社会发展状态,认清当前形式,跟上社会发展角度。这也就要求就业指导者要通过一系列办法,不断增强自己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帮助大学生进行指导工作。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足够重视就业指导人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状况,以及素质,要能够确保学生得到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能够确保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岗位,从而培养出一批批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四、强化学生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指明确教学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法,它是以科学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强化与改进。目标管理是一种更加注重最终结果的一种管理方式。目标管理通常分为两类,积累是设定最终的目标,然后通过采用多样化的管理模式,通过结合最初的目标判断工作效果,第二类管理方式是激励管理模式。目标管理是当下最流行的一种管理方式,能够普遍的应用于各大高职院校职中。它的主要优点也是能够从被动化为主动,以较高的积极性来完成最初设定的目标。目标管理是管理者进行设定,目标通过最终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评价,从而使得评价结果更具科学和有效性。
在当下这个形式复杂与设计万变的当下社会,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就有了许多新的要求与规定。在目标管理模式之下,要时刻注意学生管理,改革的民主性,科学有效性,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解决。尽管如此,在实际情况之中,学生管理的改革涉及的方方面面非常广,也非常杂,如果想要每一方面都切实的落实,需要对高效的管理模式和制度的方面进行不断的改良与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强.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农家参谋.2019(07)
[2]曾繁雄.从就业导向角度谈高职学生管理工作[J].职教论坛.2012(05)
[3]韩梦擎.就业导向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实践与反思[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02)
作者简介:吕康清, 男,汉族,1986.08,河南省民权县人,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硕士,讲师,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渭南 7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