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的CT和MR表现及诊断作用探讨
2021-09-10邹海华
邹海华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和MR表现及其诊断作用。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间32例经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对其CT和MR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2例患者的CT和MR影像诊断准确率高达81.95%;32例患者中,22例起源于胃,10例起源于肠道,17例病灶最大直径小于4cm,15例病灶最大直径大于4cm。病灶表现为圆形或者类圆形的肿块,边界尚清,增强多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CT和MR检查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提高诊断效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CT及MR表现;影像学诊断;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常见的间叶组织起源的消化道肿瘤,可以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胃及小肠较常见。患者临床可表现有腹胀、腹痛以及饱胀感强烈等,当肿瘤较大或恶性度较高时,可会引起消化道出血或腹腔内出血,患者还可伴随乏力以及贫血等症状【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间经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的32例患者。本组病例患者年龄在28-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2.15岁,其中女性患者15例,男性患者17例。其中13例患者临床出现腹部疼痛,9例患者出现腹胀,5例患者出现黑色大便,剩余5例患者表现为呕血。32例患者中有15例进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余17例患者进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
1.2方法
CT检查:患者检查前4小时禁食,Siemens 64排螺旋CT,扫描参数:120kV,160mAs,层厚5mm,层距1.5mm。患者均行平扫及增强检查。采用碘海醇作为造影剂,使用剂量为1.5ml/kg,注入的速度为2.5ml/s,静脉注射,待注射后30s行动脉进行扫描,70S后行静脉扫描。
MR检查:患者检查前4小时禁食,采用Siemens Verio 3T核磁共振进行检查,行平扫及增强检查,采用传统序列检查:包括冠状位、 矢状位、轴位 T2WI 以及 T1WI、DWI。增强检查使用Gd-DTPA高压注射,注射剂量为0.1mmol/kg,速度为2ml/s,动静脉扫描时相同CT检查。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行CT/MR检查后的结果,了解使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式对患者的确诊率。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n%)代表率,X2 检验;计量((x±s),t检验。文中所生成的数据均借用SPSS20.0数据包处理,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2 结果
2.1对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32例患者中22例起源于胃,10例起源于肠道;有8例位于腔内,15例为混合型,9例为腔外型;17例病灶最大直径小于4cm,15例病灶最大直径大于4cm;18例表现为圆形或者类圆形,14例为不规则形态;在边界上,13例边缘清晰,19例边缘欠清晰。统计发现CT检查确诊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准确率为78.56%,MR检查确诊的准确率为81.95%,两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24)。
3 讨论
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认识的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技术越来越成熟,部分靶向药研发应用,靶向药物的使用可以对间质瘤细胞进行分解,在清除过程中也不会对其他组织造成伤害,由此患者可以获益。在影像学上,MR及CT检查是协助医生对患者间质瘤诊断的重要手段【2】。平扫时,偏良性间质瘤表現的信号更为均匀,最大直径在5cm以下居多,肿块与周围组织的分界也较清晰,侵犯周围组织的肿块很少。而恶性较大的间质瘤在CT或者MR检查上信号一般提示欠均匀或不均匀,肿块直径多大于5cm,且与周围的组织分界不清,肿块可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者不规则形,密度或信号欠均匀或不均匀【3】,肿块可出现坏死、囊变,可同时伴发转移,但淋巴转移少见。增强时病变一般呈明显不均匀或欠均匀强化。该肿瘤可出现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食管到肛门都可见,也可能表现为腹腔肿瘤或者胃肠道外部病变【4】,发生率以胃部居多。
综上所述,不论是CT还是MR检查,胃肠道间质瘤存在一定的影像学特征,可以很大程度上的帮助临床医生诊断、造福患者,为诊断是否为胃肠道间质瘤以及良恶性程度,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万中.胃肠道间质瘤的CT临床诊断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03)536-537.
[2]邢攸刚.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及MR表现及影像学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研究.2020,28(10):147-149.
[3]龚海鹏.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及MR表现及其影响像学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003(018):68-69.
[4]刘成建.胃肠道间质瘤的CT和MRI诊断探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03):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