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

2021-09-10陈荣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

陈荣

摘要:在教育改革日益推进的背景下,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引起了社会群体的关注。当前,中学语文教育思维、理念已经难以符合当代学生知识、文化发展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抓住中国传统文化与语文融合点的同时,关注学生兴趣点,利用优秀文化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促使其发展自身核心素养。本文立足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对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策略。

关键词:中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

作为具有长远发展历史和文明的古国,中国传统文化中凝聚了先辈精神文明,以及多元艺术、哲学、文化等内容,这恰好能够在语文教材中得到体现,为孕养学生人文品格、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提供了良好资源条件。

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发展背景下,诸多优秀文化的价值容易被人们忽视,而外来文化则是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 语文教师应注重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让学生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成长,使其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自觉发展自身语文核心素养。

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作用

教材是供学生学习和教师施教的范本。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包括了关于勤学、修身、爱国、和谐等精神品质的文本材料,通过学习和解读其主题和内容,能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传统文化汇集了千年来历代先贤的先进思想、品质,对当今时代学生发展具有着深远的影响,学生可以在学习传统文化内容时反思自身行为、理念,以促进其思想道德境界得到提高,使其不断沉淀人文素养,起到促进其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

例如,烛之武、屈原等文人墨客的良好品德,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民族精神,能够刺激学生主动成为保护、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使者。

二、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发掘经典诗词内涵,传递先进品质

在历经多次修订和完善后,语文教材中包罗的知识、内容已经极为全面。因此,教师应在钻研和发掘教材资源的同时,站在国家、民族、处世等角度分析其中的内涵,将教材中的文化内涵与学生现实发展相结合,切实发挥优秀文化价值。

例如,在选取经典诗词《归田园居》这部分内容时,这一诗词主要是讲述作者回归田园后心情上的愉快,更从侧面表达自身对厌恶世俗黑暗的观察、不同流合污的情操。

因此,教师应在讲解和强调基本知识点的同时,要组织学生以独立诵读、团体诵读形式感悟其中的情感,深入地体会作者传递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让学生在思想上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也可以体会其对官场黑暗深切厌恶之感,让学生们主动学习公平、正义的先进品质,促使其将这些品质体现在行动和行为中,使其主动珍惜自然资源,将公平正义践行到生活和未来工作中。

(二)应用科技产物,欣赏先贤品德

经济发展与科技产物具有一定关系,当前多种教育技术和手段更是引入到了课堂实践中。为了将时代活水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使得传统文化以别样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教师应掌握一定的教育信息素养,以动态画面复现传统文化情境,让学生从积极感悟中获得启发。

例如,在讲解《陈情表》这部分文化经典时,教师可以搜集古代“孝道”文化的正面案例、图片,以及课文相关的动态视频, 组织学生们一边翻译课文内容,一边思考视频中提出的问题,如: “你如何看待忠孝难以两全?”这样,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思考和感悟传统文化内容,促使其主动反馈新的见解,如有学生认可这一看法,并引申出不应“愚孝”。在视频、图片等信息化资源辅助下,学生们可以从课文中联系实际,促使其积极地进行总结, 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真正感悟传统文化的真谛。

(三)兼顾哲学价值,发扬优良传统

在语文教材中,关于传统文化主题的语篇都具有丰富的思想內涵、文化和美学价值,对高中生人文素养极具教育价值。例如, 在讲解《离骚》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提到的事物,如香草与臭物、善鸟与恶禽、灵修美女与谗佞小人等, 让学生以对比形式分析事物存在的对立且统一的关系,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进行思考和探究,促使其思想、哲学素养得到提高。

同时,教师可以抓住人文性元素,借助传统文学传递文化魅力。例如,在讲解《师说》这篇内容时,教师可以从作者提出的“从师求学”原则入手,让学生们结合文章写作背景、意图感悟古代尊师重道的优秀传统,使其结合现实实际了解韩愈的良苦用心, 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在现实学习中尊重、理解教师,促使师生良好关系的形成,更能起到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语文教学是贯彻课程改革使命、传递先进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师应正视传统文化与课程教学融合的作用,通过发掘高中语文教材内涵、利用科技产物打造文化氛围、强调哲学文化价值等方式, 让学生主动汲取优秀文化蕴含的营养,使其主动沉淀自身文化、人文素养,促使其成为弘扬、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时代使者。

参考文献:

[1]耿红卫,高朝冉. 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教学策略[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21(1):55-57.

[2]段泽运 .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J]. 中学语文,2016(1):29-31.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安徽 芜湖 241000)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