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
2021-09-10胡国荣
胡国荣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263
一、家庭教育不可替代
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认为:分数是学校的任务,性格是家庭的责任。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是学生品德的培养师。人的发展过程中,德育比智育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能力比分数重要。人45岁以后的成就决定因素不是学历与智商,而是态度与性格。哈佛大学阿列博克教援选择哈佛大学268名学生进行跟踪研究,发现真正能帮你迈向繁盛人生的正相关的因素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共情协作能力高、锻炼充分,保持健康体重,童年被爱,青年时能建立亲密和谐关系;而与男子气概、智商、家庭地位、性格内外向等关系不大。现在的教育是多元化的教育,是立体式、多层次的教育,表面看来,是学生之间的竞争,暗地里却是家长之间的竞争,由此可见,在学生的教育中,家长的作用不容小看,更不容忽视。家长必须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树立家长也是教育者的理念。
在家庭教育方面要注重学生“学会分享、学会敬畏、学会合作”等方面的培养。
1、学会分享 让孩子从此不孤单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的一项调查研究《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学生考虑过自杀的占样本数的20.4%,做过自杀计划的占6.5%,过去12个月感到孤独的男生占50.1%,女生占56.9%,诱因排前两位的是.学习压力和早恋问题。
学生出现极端行为表面看應试教育是罪魁祸首,根本原因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对象大多是心理封闭的学生。怎样让学生快乐起来,分享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换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分享是与他人和谐交往的基础,是获得快乐体验的重要源泉,是培养个人乐观、豁达心理的重要途径。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与成功,使自己心胸更开阔,变得更睿智。家长要告诉孩子,自己有烦恼很苦闷时,要向人(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倾诉,卸载自己的心理包袱,不被负面情绪所拖累。
2、学会敬畏 让孩子心中有天地
人的社会属性要求人必须具有敬畏之心:敬畏规律、敬畏规则、敬畏生命、敬畏知识、敬畏师长、敬畏他人,因为只有敬畏生命才会尊重生命,敬畏规则才会遵守规则,敬畏知识才会渴求知识,敬畏父母才会孝敬父母。只有心存敬畏,才会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才不会唯我独尊、独来独往。只有心存敬畏,才能与人和谐相处,不致被人厌烦。心存敬畏,在学校就要遵守校纪校规,在社会就要遵守公德法律。一个懂得规矩,并且自觉地遵守规矩的人,才能够时刻按照规矩办事,才能够使自己进步。不要幻想什么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由带来的是绝对的放纵,绝对的放纵必然没有什么好结果。
3、学会合作 让孩子将来更优秀
科学家发现:大雁群飞比单飞可多飞12%的距离。现实生活中人们是离不开人和人之间合作相处的,没有合作精神,也许能取得一城一地局部的成功,很难有全面而辉煌的成就,懂得与人和谐合作,就能收获春华秋实,反之将是伤痕累累。现在的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有些在家或在校的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不够合群、不善于与人合作的弱点,缺乏团队精神,家长要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培养。
4、学会安全 让孩子生命离危险
学生安全是沉重的话题,安全教育永远在路上。学生安全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齐抓共管,而家庭教育是首要的。
学生安全知识内容繁多,如:生产安全、交通安全、纪律安全、饮食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心理健康、突发事故、自然灾害等等。安全防护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家长要加强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学校在进行学生安全教育的同时,应组织家长进行安全教育方面的相关培训。
二、家庭教育有章可循
1、掌握孩子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学生精力充沛,好奇心强;他们信息广,知识面宽;他们成人意识强烈,但情感脆弱、自控力很差;他们有美好的愿望,但付诸行动时又缺少毅力;他们想摆脱老师和家长的束缚,但又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做父母的,一定要细心观察,悉心引导。第一在教育上更应讲究方式方法,态度不能粗暴,语言不能过激,要把握好尺度,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学会宽容与理解。第二家长要尽量抽时间与孩子们在一起,经常与孩子沟通,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一起看待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第三要学会防微杜渐,不能问题出来了才想到去关心孩子。要不断地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与精神,要使他们不断地学会“自强、自立、自律、自理”。
2、全面准确地评估孩子 不娇惯溺爱 不拔苗助长。
“事可为而不为是一个懦夫,事不可为而强为是一个蠢汉”。对学生的评估不能过高,也不可过低,过高和过低都会导致家庭施教的不准确。错误和不准确的估计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情绪。同时要多给孩子一点信心,做孩子成长的强有力的后盾,要多鼓励,给他们以自信,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耐心地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不足,共同制订计划帮助他们改正缺点。
3、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在现代社会里,家长必须依靠学校让孩子接受系统的知识学习,在这一点上,家庭无法替代学校。另一方面,品德教育、习惯养成、性格培养等教育任务,家庭教育是主角,也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合作,才能完成。作为家长,要支持学校工作,支持班主任决定,学会处理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分歧,一定要维护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老师也必须维护家长的形象),这样教育才能形成合力。 教育孩子遇事要冷静思考,孩子和其他同学发生口角或矛盾,向你述说自己的委屈时,要让孩子从自身找原因,多做自我批评。
江西省修水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