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创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Scratch编程的教学方式
2021-09-10朱姮
朱姮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Scratch是一款图形化的编程软件,操作简单,交互性强。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享受创造,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将Scratch引入信息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Scratch编程;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238
引言
对于陌生的事物大多数人先持排斥的态度,一个新事物出现后,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去接受。尤其是长时间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部分家长和教师认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教学中可有可无,甚至在课程设置上也会忽略信息技术课程,而更加看重语、数、英等课程的比例。即使有些学校设有信息技术课程,但是部分教师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程序设计实际操作的教学,对于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并没有任何显著地提升。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教师应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对Scratch编程教学产生兴趣,热爱编程学习。
一、制订科学目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Scratch课程中目标的制订,是让学生认识到Scratch软件的操作方法,理解Scratch的指令以及使用方法,并且能有效运用Scratch软件制作丰富多彩的动画、游戏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Scratch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教师要制订科学的目标,将操作方法、使用方法以及知识迁移等有效地融入目标之中,并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地掌握技能、运用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和逻辑思维,并且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Scratch入门篇《初识Scratch》时,学生并未真正接触过Scratch软件,因此本节课是Scratch学习的起始课、入门课。所以,此阶段的学习,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延伸学生学习的行为。首先,针对学生的这种状况,教师就可以初步将教学目标制订为:第一,初步了解Scratch操作的界面,进而记住Scratch软件各模块的功能;第二,记住Scratch的基本编程过程,体会到各模块之间的功能;第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促使学生形成拓展性思维。以上三个教学目标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操作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综合发展,既让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又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这样的教学目标不仅抓住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点,更能有效引领学生成长。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例如,呈现一个Flash动画小猫,或者学生喜爱的其他动物及其动态图片和视频,并且视频中小猫的形象与学习的编程内容一致,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教师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
二、在独立完成中锤炼创意编程技能
培养学生创意编程能力是小学阶段开展Scratch教学软件的重要目的。因此,教师要转变单一的软件介绍或编程理论知识的学习,从创意编程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立足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赋予学生更多自由想象的空间,践行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理念。由于课堂时间较为有限,学生很难通过一节理论课或者上机实践课就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要进一步优化课堂时间配置,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课堂和课后时间联动起来,完成问题的分析、推理和总结,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和合作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相关知识点的记忆,锤炼学生创意编程技能。
以《吃豆精灵》的教学为例,在相关动画的操作中,学生需要利用键盘中“上、下、左、右”功能键来完成对精灵行动路线的控制。在进行背景绘制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创意的目的。除此之外,在“条件判断”指令和“侦测”指令的教学环节,在指令意思的讲解之后,教师应该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所学指令的实践操作之中,通过实践来检验所学知识点,强化独立编程意识,并在实践检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克隆飞机大战》的教学为例,在软件界面的介绍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对比脚本参数修改之后的效果变化情况,让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和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到Scratch软件的趣味性功能,主动参与到软件的应用和学习之中,提升编程技巧和能力,并在软件中进行创新和创造,让自己的创意成为现实。
三、借助多媒体演示范例
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范例的整个操作流程。新课标要求教师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尽可能联系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塞车游戏》时,教师可以在网上找到无人驾驶汽车的视频,课堂导入创设的教学情境时为学生播放视频,这样将编程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拉近了学生与课堂的距离。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也能让学生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编程创造的素材也来源于日常生活,可以通过故事、动画、游戏等方式展现出来。选取日常生活化的案例进行Scratch编程教学,有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更加轻松地接受学习知识,提高编程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教授《动物表演》時,教师可以设置学生熟悉的场景,例如,学校的六一表演,元旦汇演等场景,再让学生展开思考,为每个人物添加脚本。在选取生活案例进行再创造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编程课程进入小学教学体系是必然的,甚至可以预见未来编程会和阅读、写作、计算一样成为学生的基本能力之一。小学阶段重视编程的学习,引导学生用编程实现自己的创意,抓住学生发展的黄金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犇.项目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探究——以Scratch教学为例[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03):15-16.
[2]郭嘉俊.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Scratch编程教学[J].教师,2019(06):79-80.
[3]杨海楠.基于云平台的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编程教学的实践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